杨应宜
进行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百色市田林县乐里镇中心校(以下简称乐里镇中心校)结合实际情况,将师德建设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建设教育活动。
一、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师德水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思想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会碰到不一样的教育现象,然而有的教师因为忙于教学,忽视了这些教育现象背后蕴含的教育契机;有的教师即使发现了这些教育现象,也只是随便处理一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缺乏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为了让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乐里镇中心校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读书学习活动”,除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还给教师们推荐教育专著、文学名著等不同种类的书籍,列出教师应读书目,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漫谈》等。教师们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把握教改动态,提高教学本领和道德修养。另外,学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个星期用一节课的时间让教师们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为了让教师的读书交流活动顺利进行,学校还专门开辟了教师读书网络平台,下设不同的专栏,如“读书笔记”“好书推荐”等,供教师们互动交流。很多教师在读书后,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案例,和大家分享读书的收获。
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后,教师们的视野开阔了,思想提升了,在工作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有了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活力和生机。
二、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内化师德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实践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路径,教师的品德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以,只有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才能优化师德建设,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乐里镇中心校从剖析教育教学典型案例人手,组织教师们围绕教育教学案例,共同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针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问题,经过交流讨论,学校提出在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总量方面进行控制,建议低年级学段不留书面作业,中年级学段的语文、数学可适当留一些书面作业,但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一个小时;高年级学段可以布置探究性、实践性较强的作业,鼓励学生动手探究。学生作业改革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为了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乐里镇中心校开展了“结对子帮扶活动”。教师与学生进行“结对子”,落实帮扶责任。教师帮扶的对象主要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家庭贫困的学生。每位教师对帮扶对象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帮扶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找出帮扶对象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比如:每周与帮扶对象谈话一次,并做好谈话笔记;帮助帮扶对象协调好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将这些与师德建设相关的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以此提高师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创新机制,推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根据现有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采取的师德建设措施都是统一培训,如开展师德讲座、学习师德榜样……这样的师德建设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乐里镇中心校创新机制,推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首先,建立全新的师德培训机制。围绕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依据教师的性别、年龄、岗位等,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开展学习培训,如班主任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教龄长的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次,健全师德评价考核制度。学校列出考核细则,给出具体的考核目标,使师德考核更具操作性。如将考核内容分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考核的成绩纳入评优评先、學习进修、职务聘任的标准。此外,学校根据师德建设情况,创新机制,采取民主测评的方式,如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对师德建设状况进行评议,总结经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推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师德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乐里镇中心校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得到一条经验,那就是师德建设必须依托于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让教师们在教学实际中意识到师德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情感的共鸣,进而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注:本文为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重点课题《教师成长研究》子课题,课题名称是《教师师德成长研究》。课题编号:CTFl20918——JS1279.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