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助力常州教育变革

2017-05-08 23:25余汇
江苏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

【摘 要】近年来,常州的教育信息化从规划引领,机构调整,重心下移等三方面进行探索,使得常州教育信息化的“新常态”初步形成,同时又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创设教育新生态,进一步形成了常州教育的“新范式”。

【关键词】常州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教育新范式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38-03

【作者简介】余汇,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南京,210013)编辑,一级教师。

“十二五”期间,常州遵循“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教育内涵不断提升,教育品质进一步彰显。“十三五”期间,常州教育发展有着怎样的总体思路?带着这样的问题,本人和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进行了对话。

余汇:“十三五”期间,常州教育将以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为统领,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请问丁局长,“十三五”期间,常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丁伟明:对于常州教育而言,如何基于数据来研究教学,进行课程的架构,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过去做得更多的是“教育+互联网技术”,也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是一种浅层次的结合;“十三五”期间我们更加注重的是怎样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优化教育结构、调整教育流程,并通过大数据来促进教育研究。所以,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服务于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数字化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数字化平台,以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的数字化平台。我们希望通过上述平台,对传统的教育结构进行再造,使得我们的教育结构更加符合人的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从而满足不同人的学习需求。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应用驱动等举措,助推区域教育转型升级,让数字化教育改革发展的“红利”辐射到每一个学生,实现每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到2020年,常州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常州教育将利用学校评估、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综合服务等平台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挖掘各类数据,促进对教育的再思考。基本思路是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导向,整合资源整体发展,实现螺旋式上升,生态式发展,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的常州教育发展样式。

余汇: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系统的教育工程,仅靠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请问丁局长常州是如何解决这方面存在的“孤岛”问题的?

丁伟明: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八个字:创新组织,优化制度。推进教育信息化,我认为仅靠一个电教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作为教育行政的重点工作。所以我们提升了电教馆的行政职能,在教育局专门成立了一个处室,就是信息处。由这个信息处来统领全系统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我们又把教研室、教科所、电视制作中心、电教馆这四个部门统筹起来,由教科院牵头,让技术和学科融合,围绕课堂改革来推进教育信息化,这就是组织再造的过程。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将教育信息化与日常工作相融合,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比如,我们架构了全市教育督导网络平台,实现了督导的信息化。

同时,我们始终在寻找评价的突破口,比如如何利用证据和数据来实现我们教育研究的改变,由经验式的体验走向科学探究的道路。我们一开始选择了20所幼儿园,对幼儿园学生的学习环境、日常作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数据收集,在这个收集的基础上来分析幼儿园发展的状态和它的内涵动力。这样的一个研究给我们整个常州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20所幼儿园的研究成果成为我们近300所幼儿园持续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基础。在幼儿园发展的这样一个研究基础上,我们又逐渐向初中、高中迈进。我们还通过数据的收集和证据的采集来研究学校发展的可能。再如,北环初中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学校,90%的学生是外来人员子女。但这所学校是市民心中的好学校,这有它生長的自然规律,我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数据挖掘来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并逐渐向高素质迈进。现在全市有50所学校在进行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挖掘,来进行学校的评价分析。在这过程中,我们最担忧的是每天被现行的教育体制淘汰下来的学生。由于个人的积累、能力、情感不同,每堂课几乎都有淘汰下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常常出现一个特征就是“双差”:学习差、品德差。这些学生如何去培养、如何去挽救,成为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而这个重点我们又特别关注的是初中生,因为初中生的分化更为严重,为了利用网络给这些初中学生以发展提升的可能,能够让他们享受三年充实的初中生活,所以我们建了一所“青果在线学校”。

我们利用这个网络平台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校外学习条件。通过这样一种资源提供来弥补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我们架构的这个平台上让几千名初中学生获得了成长的喜悦,获得了发展的可能,我们不在乎这些学生考了多少分,而在乎他们的心理、道德、情感的综合发展。在“青果在线学校”这个平台上,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学校校本课程和资源课程,让这部分学生在其中去学习、去体验。同时又围绕数学、实验、英语这三门学科提供更为丰富、有趣的资源,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学习的乐趣,找到人生新的希望。这是“青果在线平台”为几千名初中学生提供的一项服务,受到了家长与学生的欢迎。这个平台不仅可以线上线下互动,每周还派出优秀的教师到社区为这些学生提供线下服务,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又有教师在线提供帮助,面对初中学生只有一个平台是不够的,要有线上线下真实的互动才能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

余汇:常州教育非常重视课程建设,特别是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十分注重把课程、教学和互联网有机融合。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常州是如何融合课程,共建教学生活的?

丁伟明: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课程,一个是教学。我们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要实现三个转变,但这三个转变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课程是否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我们的课程是否基于未来的课程。但是我们进行录制课程比较中发现,现在录制的课程更多的是互动,是面向过程的,学科的育人功能没有得以彰显。有三个基本点还存在大的问题。

一是教育的民主问题。我们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育的民主思想这些年已经提得很少了,以人为本,以帮助每个学生来替代教育民主思想,这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教育民主思想不能真正在教育过程中落实,使得我们的课程是刚性的。

二是知识观问题。知识是让学生拿来掌握、借鉴、应用的客观真理,还是被学生用来质疑、批判和运用的对象,我觉得这是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三是方法问题。教学是如何基于探究、基于合作的学习,而不是基于记忆的学习。所以在利用教育信息化改造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理解课本,重新挖掘课程中的价值,只有把这些东西弄清楚,教学流程再造才有可能实现。

常州中学历史课程再造就是一个案例。常州中学是一个理科见长的学校,把历史作为高考的学生很少,那么如何为这部分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教学,让他们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能够由历史照亮未来,走过他的整个人生。常州中学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对历史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的彻底再造,形成校本化的学校历史课程体系,架构了历史学科体验室,形成了历史学习的评价体系,然后进行教学流程的整个再造,把辩论、演讲、戏剧、话剧等等都作为学习平台,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然后让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課程教学的再升级,从而实现了学习过程整体创新。

还有一个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评比特等奖案例“如何改造初中的地理课程”。我们基于能够改变的问题寻找数字化的突破,确定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进行地理课程的建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留守”和再造。“青果在线学校”在为学生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优秀的学生也登陆“青果在线”,利用平台资源提前学习、拓展学习。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又大幅度增加了“青果在线”的服务功能,大幅度丰富了课程,线上线下的各类课程都在这个平台上汇集,同时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也在这里萌芽、生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寒假暑假作业的再造,基本实现了寒假暑假作业线上完成。同时组织名师登陆“青果在线”,为学生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学习教育。现在我们围绕课堂的改变,发现真正的课堂,开始探究信息环境下课堂行为的大数据分析,这是我们构建的方向。常州有16所学校参加了中央电教馆的大数据分析课题研究。

余汇: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创设教育新生态,需要系统构建,整体推进,不懈坚持。请问丁局长常州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丁伟明:上面我所回答的第二和第三个问题都属于为创设教育新生态做服务的,但整个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系统的技术架构。

从学校层面,思考每所学校如何架构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文化。比如旅游商贸学校是一所职业学校,他们打造的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校园生活,从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学评价、学生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架构,形成三大基础平台。

从职能部门层面,我们组建的教科院干什么,每一个学科如何推进教学信息化。教科院通过微信息、微研究,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来推进教学的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北郊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在校长的带领下,坚持用技术和思想来开展教育教学,“十年磨一剑”,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今年11月份全国信息化交流会议上这所学校有个演讲,介绍怎样通过十年努力重建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介绍他们流程再造的框架结构和网络平台上的数据板块。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我们还始终坚持通过研究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们以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发展研究项目为抓手,通过研究形成基本范式,从研究的领域走向常态化。为了有效推进这一研究项目,我们以天宁区为基本单元,用6000台平板电脑支撑这个课题的研究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常态化。那么,在这一背景下,“青果在线平台”怎么办?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青果在线”在中央电教馆的支持下形成了“青果在线学校”,这所网络学校与实体学校联合起来共同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个网络教学平台与实体学校形成共同联盟探究教学方式的转变。“青果在线学校”不断拓展,形成了系统化、生态化的支撑亮点,“青果在线学校”还将继续发展下去,整体提升。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将建90多所“e学习”学校,使得每一所学校都围绕课题、围绕项目,用信息化研究的课题或项目推进教育新生态建设。通过几年努力,使常州近千所学校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渐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发展,为学生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从而形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常州教育的“新范式”。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