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秋
当前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在教学中实施了一体化教学改革,迈出了教改实践的第一步。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对一体化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实施的规律作了一些大胆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一体化教学的质量。现就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现状,应如何实施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进行一番探讨。
一、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错出现。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
2.一体化课程的特征及内容
①一体化的课程目标,应包含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或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社会能力目标或职业素养目标;
②每一教学单元的学习内容一体化,教学内容要求一体化,即讲练结合,教学做合一;
③配套一体化教材;
④一体化学习评价;
⑤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⑥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
⑦一体化教学场所,职业氛围浓厚。
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职计算机专业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并重的专业,训练设备以PC(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络(局域网)为主。一体化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明显优势,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1.教学条件受局限
(1)教学场地及设备达不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一个合格的一体化教学环境必须同时具备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设备和一体化教室等。而有的学校有实习设备,无一体化教室;有的学校有一体化教室,无实训设备。
(2)一体化教师缺口较大。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目前一体化教学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学校的师资。因为一体化教学要求: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一体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一体化。一体化教师是能否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学校一体化教师缺口较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比如,理论教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实习指导教师理论基础较低,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理论指导。这就使我们的培养模式没有以能力为本位,未能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使学生养成学会学习、学会技能、学会合作的职业习惯。
(3)缺乏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因学校投入的设备和师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很难找到符合大部分学校使用要求的一体化教材。一些学校在选教材问题上有很多误区,往往是看出版社,不看教学内容,不考虑学生就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背离了生产和教学实际,不利于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4)教学资源不丰富。部分学校由于教学投入不够,很多一体化教室不具备开放式的网络资源,缺少大量供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案例习题库,如果一体化教学现场学生不能实现知识查询,学生不能在大量的上机练习中不断强化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势必会影响一体化教学效果。
2.教学实施不系统
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是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的说明书。然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时间安排及教学的具体组织上仍不尽合理。例如,同一专业相关的课程,有的采用一体化教学,有的采用传统教学,学生难形成能满足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的技术能力;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时间过短或太分散,不便于完成模块化的学习;同一科目的一体化教案的编写、课堂的组织、考核要求因教师不同而相差甚远,直接影响同一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监控不全面
由于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和特点使教学监控的难度加大,评课人员随堂听一两次课,不能全面反映教學质量,团队教师的艰辛付出,没有得到正确的反馈和评价。因此,对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监控的方式方法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三、提高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应对之策
1.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具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计算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和幕布,使计算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上课时教师一边讲授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一边就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边讲边练;第二种方式是在计算机房的计算机网络中加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通过软件的方式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功能也可以实现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因此,改造和建设集理论知识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多媒体、投影仪、实物投影、实时监控录像、计算机网络等视听设备综合运用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室,是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一体化教学师资应该向“双师素质型”教学团队的方向发展,“双师素质型”指既是专业理论教学的行家,又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能在教学中很好地贯彻一体化教学思想,能够因材施教,带动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高水平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前提,具体措施如下:
(1)校内教师技能培训。我校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理论型教师参加校内技能培训,2010年后所有教师都有计划地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师资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利用无课或假期下企业挂职实践,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下企业实践是走上讲台之前最重要的培训;还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组织实训课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有計划地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2)积极从校外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
(3)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我校计算机专业建立初期采用“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模式,解决了老教师对新知识接受慢、年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积极组织两年一届的全国计算机技能大赛,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同时,也是给老师增加压力 “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模式,不仅培养了一批技能高手,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年轻的专家型教师。
(4)鼓励教师参加“双职称”评定。如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参加“高讲+工程师型”评定,实践课教师参加“高级工程师+讲师型”评定。
(5)教育理念培训。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总结不出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培训我们不局限于理论、实践培训,还经常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培训。我校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各类教育理念方面的培训。通过对国内外的先进职教理念学习和消化吸收,总结出了适合我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3.校企合作开发一体化课程和教材
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服务,学生在企业是否受到欢迎,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是否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因此,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一定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要认真倾听企业专家的声音,虚心接受企业专家的意见。我校在开发一体化课程和教材过程中,就先后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典型产品融入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一致。
4.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
实施一体化教学,开放式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库的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自主性难以体现。随着国家数字化资源库的建成和各校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学生将会有更加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使一体化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除了精心编写教学案例以外,还要设计大量供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案例习题库,让学生在大量的上机练习中不断强化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
5.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提高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质量。校外实训基地能提供全真的实训场景,学生执行的规范都是职业标准,实训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岗位。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能有效缓解学校实训基地设施、空间、指导教师不足的矛盾。校外实训基地一般由企业精通业务的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实习和实训指导,这些兼职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分享实战工作经验,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从掌握理论知识到掌握实践技能的跨越。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实训是一种接近准员工的现场工作和培训,能够全面提升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6.完善教学监控体系
构建针对一体化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我校的具体措施是建立由教学督导员、学生信息员、计算机教研室组成的三级监控体系,从教学运行、学生活动、教学质量管理三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最后由教学督导员、学生信息员、计算机教研室三方进行评价。
我校通过一年多来的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改革,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实用型”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技工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