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

2017-05-08 07:58杜玉帆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职业

杜玉帆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并正式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协同创新,作为占据高等院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也应有所作为,应针对自身特点开展相关的协同创新。高职院校根据政府政策、行业发展、企业需求,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根本,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四大办学功能充分发挥,共同提高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因此,高职院校应从企业的视角,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因素,了解和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行为规律及需求,有利于选择适应协同创新的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借鉴与参考作用。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设计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广州市200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重点从企业背景、企业用工情况、校企合作情况和职业教育集团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调研时间从2016年10月份开始至2016年12月份结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48份,有效问卷119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企业背景

在调研的企业中,私营企业有92家,占77.3%;外资企业有10家,占8.4%;国有企业有6家,占5.4%;合资企业有4家,占3.4%;其他有6家,占5.4%。其中从属服务业的占42%;制造业占16.8%;IT和金融业各占12.6%;建筑业占3.4%;流通业占1.7%。单位职工人数500人以上占43%;300-500人占5.4%;250-350人占8.4%;150-250人占8.2%;50-150人占37.8%;10人以下占3.4%。

(二)企业用工情况

1.企业员工招聘来源

表1显示,企业在聘用员工时,愿意选用应届职业院校毕业生,其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再次是应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单就高职生而言,在工作中虽不如有工作经验人员上手快,但起薪水平低,数量多,且易管理;相对应届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职生有一定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在招聘员工的来源中占95.8%。所以,高职生还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

2.企业员工素质要求

了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按企业实际需要培养合格人才。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企业最看重员工素质情况如表2显示,居前几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素养98家,占82.4%;团队合作与沟通97家,占81.5%;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89家,占74.8%;积极进取84家,占70.6%。这表明当前企业对员工自身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视,这也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3.高职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3显示,关于目前高职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流失率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专业技能不强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多数企业认为,高职生吃苦耐劳精神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稳定性,自制力差,个人主动意识不强,进取心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差,责任感不强,缺乏自我批评意识,社会经验不足,环境适应能力需提高,心理承受力差。此外,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差,工作经验缺乏,动手能力有欠缺。产生上述现象,一是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过分强调待遇而从未考虑自己为企业做了什么,能为企业做什么。二是期望值过高,缺乏对企业的正确认识,过于美化企业的工作环境、弱化工作強度、强化工作待遇,当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现实与想象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落差,难以接受,采取一走了之手段,很多学生还返回学校要求再次寻找工作机会,总幻想后面会有更好的工作。三是制度约束力不够。没有任何措施、制度约束学生随意走开的行为,所以纵容了学生的这一做法。四是对专业没兴趣。许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是因为家长的意愿、该行业收入情况、学费的多少而非发自学生内心兴趣,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等因素,他们缺乏自制力、没有责任心,难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三)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1.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学校的重视,但企业参与度并不高,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53家没有开展校企合作,占44.5%。有66家与学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占55.4%;但合作方式多样分散,校企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已开展的合作基本属于较浅层面,多是参加院校举办的招聘会、订单培养、为学生、教师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等学校主动型方式。企业主动型的合作办学方式如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报告)只占合作企业的28.6%,委托院校进行员工培训仅占23.5%,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仅占19.3%,设备仪器资源使用仅占16.8%,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技术咨询的仅占16%,委托院校进行员工学历提升仅占16%等,企业在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并不高。企业“冷”的根源在于:一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不甚明晰,甚至部分企业存有认识误区,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参与高职生的培养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企业没有培养学生的经验等。二是学校除了提供劳动力外,很少能为企业提供其真正需求的东西。高职学校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力量薄弱,难以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术支持;高职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入职初期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不能令企业十分满意。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分析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分析调查中,企业最愿意参与的是参加院校举办的招聘会,其次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前三者的合作意愿分别达到60.5%、44.5%、38.7%。这说明企业很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将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查显示,企业最不愿意的合作形式是共建实训室(技术中心)、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设备仪器资源使用和捐资助学。企业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因,很少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专业建设或教学,为学校投入实习实训设备的更少。企业虽然可以接收学校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但因为技术和商业信息的保密问题,一般并不情愿学校教师深入企业。由于企业接受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实习,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生产可能会受影响,有些企业还要承担因学生技术不熟练损坏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等方面的风险,企业只有义务和责任而没有利益,所以在设备仪器资源使用和提供实践机会上积极性不高。

3.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出现“一头热”的现象,为弄清楚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笔者设计了相关问题。据调查,制约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如图1显示,占居前三位的是: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缺乏合作机制和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

在调研中,部分企业也意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因为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合作的平台而止步不前。一方面,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做依托,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学生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学校指导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在企业的管理、安全、薪金待遇等都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学生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企业在安全和管理方面不愿承担责任,监管难以到位,这就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此外,校企合作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也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职业教育集团情况

参与调查的企业有81家了解职业教育集团,占68.1%;不了解的23家,占19.3%;有合作的15家,占12.6%。“与职业教育集团开展的合作项目”中,实习就业有56家,占47%;人才培养有17家,占14.3%;员工培训有11家,占9.2%;技术服务有5家,占4.2%;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合作企业。与职业教育集团暂无合作的有54家,占45.4%。有94家愿意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并开展相关合作,占79%。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我国职教领域的重大改革之一,职教集团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实践平台。学校应借助职教集团平台,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担任教学任务,共同开发课程。由企业引入真实项目和校企合作开发项目,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学院的课程教学和项目评价,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来推动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发展,校企共同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证。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

(一) 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

(二) 发挥行业企业指导作用,建立人才培养支持机制

一是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树立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因此高职院校要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办学,了解企业用人标准,生产岗位实践需要,注重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和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开发课程,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二是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剖析工作岗位,分解工作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不仅是理念倡导,而是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 发挥院校主导作用,建立实习防范风险机制

现在的学生第三年实习基本上变成了就业,学校监管和指导不到位,直接把学生推给企业,学生面临着到社会人的角色巨变,由此出现不适应和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企业则因为没有学校的参与而将学生作为员工而非实习生看待,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企业对高职生质量和校企合作的怀疑和不积极态度。高职院校首先要切实做好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工作,重视学生第三年的實习管理工作,设立驻厂教师,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严格落实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把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综合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做好常规教学中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不应局限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视文化基础课,加强素养培养,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最后突出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善于合作,能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选修课、专业课堂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激发潜质,提升专业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学校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到社区、福利和慈善机构做义工、志愿者的机会,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内涵,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勤谨敬业、负责任等综合职业能力,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基本的准备。

(四) 发挥职教集团推动作用,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动力驱动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要根据成员各自的优势、特点和分工,合理配置人、财、物和信息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地方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定期开展专业调研,根据相关产业各职业岗位和技术的最新变化及要求,对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有效对接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专业群;职教集团内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由校企共同适时修订;牵头院校建成与行业(区域)相对应至少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或省级特色专业,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内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职教集团内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实施教学时,应遵循“教、学、做合一”原则,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同时,职教集团应构建行业、企业、院校、家长、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每年对职教集团内用人单位人才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进行跟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同时及时反馈给学校,有针对性地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满意度。

(五)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建立社会服务长效合作机制

随着企业竞争愈来愈激烈,高素质员工队伍和推陈出新的产品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和科技的研发。高等职业院校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国家重视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加之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对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了解,寻求与高职院校合作动力不足,阻碍了双方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应强化市场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主动为企业开展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企业生产、培训、科技研发和应用需求,推动双方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孙志勇,乐明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7(1),181-183.

[2]邵长剑.基于校企合作谈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养基地建设[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60-62.

[3]刘志民,吴冰.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43-147.

[4]周晶,赵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性障碍形成的机理及破解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6(13),24-29.

[5]刘晓宁,刘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规范、认定与评价[J].职教论坛,2016(25),26-31.

[6]欧阳恩剑.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12-23.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