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新词的英译策略

2017-05-06 07:46张强周黛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问题

张强 周黛娇

摘要:近年来,汉语新词不断涌现,渐成流行之势,其以一种充满新意的表达样式,冲击着人们的惯常思维和语言生活。当前,我国各种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对外交流空前活跃,新词英译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由于缺少必要的方法经验,许多译者在新词英译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文章在梳理各类新词的基础上,概括其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英译策略,以期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助益。

关键词:汉语新词;流行词语;问题;英译策略

一、引言

新词的不断涌现、运用,往往发展为一种潮流趋势,新词的域外传播、接受,与翻译实践密不可分。新词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词”?不同专家、不同文献有着不同的解释。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认为,新词既包括采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词语,也包括增加了新的义项的词语。一般来说,凡是被赋予新的、特殊的含义,为人们所广泛运用的词,都可称为新词。其特点首先在于,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其次,具有多元性、多维性和时效性。新词通常有着多重含义,在不同语境下可表现出不同含义。正因如此,汉语新词英译工作呈现出很大挑战性。本文所论述的汉语新词,侧重于当下汉语流行词,涵盖经济、政治、网络等诸多领域,例如,经济领域的“安居工程”“次贷危机”“透支”;政治领域的“中国梦”“考拉外交”“光盘行动”;网络领域的“逆袭”“女汉子”“点赞”,等等。这些新词在特定的场合、情境中,应用十分广泛。汉语新词,特别是汉语流行词,作为一道新奇的文化景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而对其英译策略的探究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扩大汉语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二、新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百余年来,我国的翻译事业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在文学作品、哲学社会科学等专业领域的翻译成就也不容小觑。然而,随着汉语新词以一种新的意涵和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日益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许多译者由于缺少必要的经验和方法,一时间对新词英译感到困难重重,往往面临“译”不达意的问题。经过分析总结,笔者认为,新词英译中的问题大體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词“旧译”,忽略“新”的含义

尽管新词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说的“新词”也可理解为“旧词新义”,即将某些旧词赋予新的含义。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深谙旧义、难以摆脱旧义的影响,便有可能译错。例如,在2014年6月份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翻译题中,出现了“土豪”和“大妈”两个词。从其“旧义”来看,“土豪”指欺压佃户和仆人的乡村地主;“大妈”则是对中年妇女的称呼。我们通常会将“土豪”译成“Local tyrants”,而将大妈译成“Middleaged women”。其实不然,因为根据其新的意义,“土豪”一词,现在用于指花钱如流水或四处炫富的人,而“大妈”一词,现在则特指不久前金价下跌时大量购买黄金的中国妇女。因此,为避免混淆,在翻译时可将其直接音译为“Tuhao”和“Dama”。对于流行新词,人们一般都知道其所具有的新含义,但为明确起见,亦可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用附加的文字对核心词进行解释。但不管怎样,如果简单按照其旧义进行翻译,将会导致错误。

2.思想停滞,落在时代后面

新词之所以“新”,是因为它是时代的产物,是新时代人们统一的思想与表达方式的结晶。新词不一定绝对新颖,可能只是用新的称谓代替旧的称谓,但却在无形中达成了一种共识,体现着时代的变迁。例如,“精装书”一词的惯译法为“Book”,然而根据其分类,应译为“Hardcover Book”;又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成为生活必备品,而一般的电话也就改称“Landline”(“在陆地上的电线”),这一新称谓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再例如,医学上的“自然分娩”一词,过去译为“Childbirth”,但随着助产药(Labar induing drugs)、硬膜外麻醉(Epidural onesthosia)、剖腹产(caesarean sectwns)等药物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翻译该词时,人们逐渐达成新的共识,即译为“Natural childbirth”,而以“Medical childbirth”对应于“医学分娩”一词。其实,在这方面,“新词”的翻译若按其旧时表达来译,虽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在语言沟通或书面用语中略显滞后。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汉语新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3.缺少斟酌,用词不够严谨

汉语新词虽说是现代人们根据新的社会现象或潮流趋势所“创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却不可过于随意。尤其对于在经济、政治、科技、新闻等领域中出现的带有专业性、规范性的新词,译者更应注重翻译的严谨性。然而,很多译者为图方便、简练,或为趋从大流,在某些新词的翻译上没有仔细斟酌,脱口而出,有失恰当。例如,作为高频词汇的“中国梦”,笔者所接触到的对其译法有“China Dream”和“Chinese Dream”两种。那么,到底哪种译法更为恰当、严谨呢?有说法称,为与“美国梦”(AmeficanDream)相对应,“中国梦”应译为“Chinese Dream”;也有说法称,“China”是个国家概念,“Chinese”是个民族概念,从“中国梦”的定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Chinese Dream”更能表达出普天之下炎黄子孙为其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由此看来,是不是“Chinese Dream”作为“中国梦”的翻译更恰当一些呢?其实不然,从更严谨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由“Chinese”一词所构成的短语多含贬义,如“Chinese restanrant syndrome”指“中国餐馆综合症”,暗讽中国饭菜质量差;再如“Chinese whisper”意思是“中国式耳语”,指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走样的消息。然而,当前的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其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国梦”是伟大中国走向复兴、强盛的美好愿景,是一个积极的、褒义性词汇,因此,在官方报道中,将其译为“ChinaDream”更为严谨。

4.中式英译,机械而又单调

新词之所以流行,不仅在于它所包含的新义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更在于它新颖别致,富于生机和表现力。然而,很多译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新词的创新性,采用机械的中式英译方法进行翻译,造成很多新词译文单调、呆板。例如,网络新词“呆萌”,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木讷却十分可爱,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人;如果交谈时希望形容对方“呆萌”,而将其译为“Dorky”(呆傻)和“adorable”(可爱)的话,会显得过于呆板,但如果将其译为“adorkable”就会变得既准确又生动,给“呆萌”一词的译文注入活力,平添魅力。又例如,“正能量”一词,许多译者译为“The fight energy”,不仅机械、呆板,而且未能完全体现出该词的真正含义。其更为恰当的译法应为“The positive energy”,或根据新出版的《正能量》一书,将其译为“Rip it Up”。

5.文化差异,导致语意不明

由于各国文化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翻译汉语新词时,如果忽视异质文化间的差异性,就可能导致译文语意不明,出现交流困难。例如,不少译者将“单身贵族”一词译为“Single nobles”,然而,在与外国人沟通时,他们容易将其理解为“没有婚娶的贵族子弟”。其实,把它译为“The singles”,即可涵盖其意。

三、汉语新词的英译策略

尽管汉语新词以全新的姿态出现,使译者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只要细心揣摩,认真归纳,便会找到一系列应对策略,从而避免前文提到的那些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项英译策略可供参考:

1.音译法

任何词汇的产生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新词的出现便是为了适应表达与沟通的需要。在对外交流中,为了便于他人理解,特别是在某些新词因文化差异而易产生歧义时,直接采用“音译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例如,新词“山寨”音译为“shanzhai”会比译为“copy catting”“knock-off”等让人更容易理解,更快进入话题。类似的词还有“不作死就不会死”,可音译为“no zuo no die”等。“音譯法”是用我们熟悉的汉语拼音去翻译语意较为复杂的新词。这种翻译方法并未改变词组原意,而且对初译者来说较为简单,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2.直译加注法

直译法是很多译者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准确、直接地译出原句或原词。例如“代沟”直译为“generation gap”;“团购”直译为“group-buying”“team-buying”等。这些新词可通过直译准确传达出其意思。然而,由于直译法通常无法顾及原词的某些隐含成分,对于一些言简意深的新词,仅凭直译法(或音译法)并不能确切地表达出其包含的所有信息,容易造成接受者理解上的偏差。例如,“过劳死”可将其音译为“karoshi”,“打酱油”可直译为“get some soy sauce”,然而,这样的译文,接受者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此时可采用加注法,即通过添加说明、解释、词源等相关信息,来弥补因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的翻译空白,使译文更加便于理解。例如,通过加注法,“过劳死”则可译成“die from overwork”,而“打酱油”可解释成“Its none of my business”。类似的新词还有,“囧”可译成“dumb founded”,通过加注解释为:“Young chinese people use it to express embarrassment.or a bad mood”;“凤凰男”通过加注法可译成“Phoenix man,which refers to a man who grew up poor and in the countryside.but later moved to a big city and married a city girl”。可见,运用“加注法”翻译后,词意更加明了。

3.语意译法

语意译法,或称“意译法”,主要用于翻译因巨大民族文化差异而难以直译的新词。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意译体现出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出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特性。意译法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翻译方法,其具体表达方式可有多种。例如,网络新词“神马都是浮云”采用意译法可译为“nothing matters to me”;“给力”可译为“brilliant”或“awesome”;“炒作”可译为“publicity stunt”,如果炒作过火,吹嘘过头,则可译为“overhyped”。意译法不强调译文对原词字面意义和外在形式的直接、对应性呈现,而是注重译文与原词基本意思、精神的一致。它使翻译表达更加简洁明快,更加契合目标语言国的文化特质,更加便于接受者的感知和理解。

4.创造性译法

以上提及的“音译法”“直译加注法”“语意译法”等皆为前人所总结,然而,对新词来说,这些译法略显陈旧。有鉴于此,我们不妨采用“创造性译法”,即针对不同类型的新词,根据不同语境,创造性地将其译出,力求做到准确涵盖其义。例如,“日光恐惧症”,可表述成“害怕日光”,然后可译为“fear of sunlight”,亦可将其理解为一种严重折磨患者的疾病,译为“Heliophobia”。又例如,在二十国峰会上出现过的“考拉外交”,可按照创造性译法,将其译为“koala diplomacy”。根据不同语境、语意,恰当、灵活地运用创造性译法翻译新词,会使译文更富新意、更具时效性。

四、新词英译的重要原则

在汉语新词英译过程中,为使翻译更加准确、贴切,除可运用上述策略外,还应注意坚持两项重要原则:一为情境统一原则,一为文化考量原则。新词是在特定领域、时刻、情境和文化中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词。其翻译也应根据其所产生的不同领域、时刻、情境和文化而进行。

1.情境统一原则

新词的产生通常与其所在领域、语境密切相关,不同的情境会为新词的产生提供不同的土壤。因此,在新词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将情境统一作为一项重要原则,以防孤立地看待和翻译汉语新词。具体来说,对于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的新词,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翻译,都应抱持严肃、严谨、认真的态度;而对于网络流行词语的翻译则可灵活一些,意思表达贴切,不给沟通造成障碍即可。例如,常见的经济类新词“经济适用房”可译为“eco nomically affordable house”,“安居工程”可譯为“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urban residents”等,其翻译用词都格外注意。至于有些含义丰富多元的词,更需结合特定情境加以翻译,如“无手机焦虑症”一词,由于其本身具有多义性,可根据不同情境作出不同解释,自然译文也多有差别。一方面,“从来都不关手机”可认为患有“手机焦虑症”,此时可将其译为“obsessively cheeking for missed calls,email sand texts”,而当单独说“手机焦虑症”时,则可译为“no-phone phohia”。

2.文化考量原则

文化考量原则是新词英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另一项重要原则。前文提及的翻译问题中,有的直接与忽视中外文化差异相关。新词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如果忽略文化因素,便达不到新词英译的目的。一名合格的译者,只有对本国文化和异域文化都有全面而透彻的了解,在翻译时严格遵循文化考量原则,才能避免因文化差异问题而出错,贻笑大方。例如,在翻译“计划生育政策”一词时,有的译者将其译为“family planning policy”,就不够恰当,因为在一些实行鼓励生育政策的西方国家,“family planning policy”一词指的是鼓励生育政策。因此,在充分考虑国家间社会、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将“计划生育政策”译为“(chi.nas)one-child policy”才能真正传达出其确切内涵。

五、结语

本文在对“新词”的概念、特点、产生和运用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汉语新词英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了总结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笔者认为,面对当前汉语新词不断涌现、英译不足之处较多的情况,译者应在准确把握汉语新词含义的前提下,运用多种策略进行翻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语言实践和话语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译者在对汉语新词进行英译时,应注重其时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按照“结合语境,联系文化,与时俱进”的原则,力求使译文达到“信、达、雅”的完美境地,让汉语新词的表现力、文化力和生命力在英语世界中延伸。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