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效率的教研引领高效益的教学

2017-05-05 00:57杨英娜
未来英才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题教研成果

杨英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教育科研做支撑,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 一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觉得教师的任务就是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而教育科研投入的精力太多,耗时又长,对教学“有害无利”。其实不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教师要上好课,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程知识之内,还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作支撑。不可否认,一个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一定会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更为深刻透彻,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准确,教学过程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而且,只有对教育科研高度关注,才能使教师及时的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充分弥补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这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在中小学的课堂上,研究型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多的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大声说,要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就要在教研与教学之间搭起一座通畅的桥梁,要通过高效率的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效益的教学成果显现。

一是提高认识,积极营造教育科研氛围。我觉得,要使教研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广大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的認识,要让他们知道中小学教育科研到底是什么,尤其要弄清楚“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观念。俗话说“卖啥吆喝啥”。我们的职业是教师,教师就必须要研究教学,必须突出“教啥研究啥,研究啥教啥”的实用性、指向性原则。只有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认识,他们才不再感到教育科研是神秘的,才有可能去尝试,去研究。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可以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并为解决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而不断地学习与思考;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让每一个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提高研究意识。只有注重研究,才能实现由“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的转变。对于新上岗的教师,让他们尝试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直接性问题”,如“差生提高的策略”、“课堂提问的方法”等进行研究;对于有一定教龄的教师,让他们围绕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应用性问题”,如“启发式教学如何操作”等进行研究;对于骨干教师,让他们围绕教学中的一些“反思性问题”进行研究,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模式。使所研究的内容更切合教学实际,更具有针对性,更实用。

二是创造条件,引领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必须要经常组织教师通过实地考察、观看录像、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建立教学教研qq群等形式,向教师传授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加大投入力度,购置教育科研活动必需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为教师大胆探索、锐意科研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并支持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经常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学名师、看名课”活动,让教师利用空节时间去听课、观摩,并开展“向名师学习找差距”的评课活动,引导教师从所看、所听、所学、所感中谈感受,并形成反思性文章在组内交流,由此,提升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和参与热情,增强了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是典型引路,大力推广科研成果。课题成果的推广是教育科研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必须认真对待,一个课题立项了,研究了,结题了,要总结一下有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具有怎样的价值,应该在怎样的范围推广。不管是在哪一级立项的课题,在申请结题的时候,主研人必须要总结出这项课题在操作层面有怎样的动态操作成果,要先通过学校的审核,否则,不能准予申请结题。在学校审核的时候,必须坚持这样的标准:其一,能够直接应用。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同类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效果很好;其二,能够迁移或渗透。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更大的范围,如语文学科的研究成果直接迁移到英语、数学等学科教学或者通过提炼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效果也很好;其三,能够发展提升。在推广成果的过程中,对原来的课题进行再研究、再深入,使研究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进入到一个更高级阶段。

四是要关注教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本应该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教学与教研犹如两翼,平衡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推动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每一名实验教师,从确立课题的那一刻起,都必须严格做到把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备课的时候要思考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如何体现教研课题的思想,上课的时候要想着教研,课后要反思有哪些不符合课题的理念,如何改进提高。要随时记录好实验的情况和数据,要随时写好教研反思,要定期写好阶段总结。

纪伯伦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早已忘记了当初出发的原因。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建立有赖于我们不忘初心全身心的倾情投入,有赖于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去审视、甄别和反思,有赖于我们真研究真实践。一切都在进行时,一切都在探索中,让我们在这种宝贵的行进中去打造新形势下更加科学、轻负、高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课题教研成果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