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华南理工大学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影响
刘 丹
(华南理工大学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门诊体检的高校教职工体检患者90例,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B组采用常规教育,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以及满意度。结果A组的优良率(91.1%)以及满意度(93.3%)均高于B组的(68.9%、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满意度,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健康教育;高校教职工;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健康体检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在不断的提高。健康教育是健康体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强化以及塑造健康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本文为了研究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影响,特随机抽取本院1年内门诊体检的高校教职工体检患者90例进行研究,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门诊体检的高校教职工体检患者90例,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6~52岁,平均(39±12.7)岁,其中妇科疾病4例、心血管疾病6例、高血压10例、高血脂12例、脂肪肝13例。B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8~51岁,平均(39.5±10.7)岁,其中妇科疾病6例、心血管疾病12例、高血压8例、高血脂10例、脂肪肝9例。接受治疗前所有患儿家属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采用常规教育。包括宣传预防保健知识,发放小册子以及健康讲座等。
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具体如下:常规教育同B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1)组建健康小组:由护士长、主治医师以及护士组成,负责体检前后以及离院三个阶段的不同工作,而后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评估个体情况:了解患者的遗传史、治疗史、病史、经济状况、教育程度、性格、职业以及年龄等,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课件内容,保证课件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可行性[2]。(3)建立“一对一”的沟通解答机制,及时的解答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疑惑。而后要进行随访追踪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提醒患者及时复查,避免疾病恶化。可以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微信群,定时发放一些健康保健知识,在群里鼓励患者[3]。(4)营造良好的体检环境:如果医院的环境秩序差,环境杂乱,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差,患者记忆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不配合体检。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仪表端庄、态度专业、语言亲切,最大程度的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去体检。(5)制定健康调查问卷:制定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脂肪肝、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调查问卷,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用药方法、危害性、日常保健以及如何预防等,了解患者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而后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优良率以及满意度。制定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80~100分表示优,60~80分表示良,60分以下表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满意度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态度、技术、沟通方法和健康指导。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优良率
A组的优良率(91.1%)远高于B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优良率(n,%)
2.2 对比满意度
A组的满意度(93.3%)远比B组的(71.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满意度(n,%)
健康教育是指对于人群或者个人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认知干预,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患者的思维认知、生活习惯以及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进而为患者提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5]。本文采取了规范、专业、系统的健康指导,为每一个体检者有针对性的制定可行的、科学的健康管理措施,切实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另外,在体检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加强体检者与医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体检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加强体检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给予一定的院外指导,实现院内院外的和谐。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A、B两组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不同,发现A组不论在优良率,还是满意度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采用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提高,对自身疾病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1] 钟冬梅.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32):281-282.
[2] 崔宏玉,刘 红,邓 婉,等.健康教育对提高体检人群满意度的效果探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2):168-170.
[3] 王秀芸.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群的干预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4):179-180.
[4] 刘变叶.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群及住院患者行为干预的效果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3,26(4):106-107.
[5] 肖小玲.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对特色服务体检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322-324.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94
B
ISSN.2096-2479.2017.06.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