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

2017-05-04 06:43龚迪柯
职业·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导图节点思维

龚迪柯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是知识可视化工具的一种。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科教学设计,旨在为枯燥的专业理论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即摆脱传统以听和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人的知识、态度、观点、情感等以图形方式准确高效地表达出来,被受众正确重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促进知识的高效传播。

一、拨开思维导图工具的内涵——百“闻”不如一“见”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进行过调查,中国小孩的计算能力(主要由左脑负责)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主要由右脑负责)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而这些和我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习惯不无关系。特别是在技工学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对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的处理依然没有良好的对策。所以如何有效地用一种方法或组织形式,将理论课堂唤醒,笔者认为思维导图不失是一种尝试。

首先,分析思维导图的主要特征及对应的优势。它能有效地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赫然在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发射,要点主次分明;分支出一个关键的图像或者写在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字,将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的分支上,层次分明;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各部分连接紧密、有机统一。

其次,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笔记方法,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是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是用一种模拟思维网络系统进行的记忆、归纳和创造的工具。它是以加拿大心理学家佩维奥(Pavio)提出的双重编码理论为基础,利用人类总是试图以左右脑同时对同一事物进行认知加工的特点,充分运用符号、颜色、图像、精简的文字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有主次、有层次地组織,进而展示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因此它打破了原来以听和讲为主的授课方式,替之以听和看相结合,以知识可视化程度较高的方式展现课堂,以达到学生有效参与课堂、理解课堂内容的目的,可谓百“闻”不如一“见”。

二、以一节园林专业理论课果实的分类为例,解析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优势

就园林专业理论课而言,植物基础部分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偏向理论的,园林植物的果实这一部分内容就是典型代表。按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是以课本内容为蓝本,以黑板、纸、笔等为工具,经过教师的构思,在纸上完成教学设计,这样的设计通常被课本原有知识框架和呈现顺序所束缚。主要通过讲解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呈现形式单一,学生有效参与的时间也较少,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有效达成。

而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正是综合利用头脑风暴等发散思维和联想,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都列在图上,在头脑中整合形成全景图后再全面构建知识体系,然后设计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方式。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创设各种情境,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各种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难点进行突破,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科学,课堂效果更加突出。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思维导图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质量,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思维导图并不能保证教师一定能做出最好的教学设计,它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学设计本身。下面笔者就以中职园林学科园林植物果实的分类教学设计为例,来论述思维导图教学设计的一些优势。

1.阶梯式呈现全景,教师课堂构建的完美蓝图

利用思维导图制作的教学设计包含隐性的教学设计和显性的教学设计两部分。隐性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准备、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反思等内容,一般不在课堂直接呈现。而显性的教学设计部分则主要包括:教学活动阶梯式的呈现顺序、呈现内容、学生参与课堂的环节、节点内容的设计等,是课堂中直接呈现出来的内容。教师一般要在隐性设计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流程,设计所要呈现的知识节点,安排学生参与课堂环节,落实教学目标。所以在思维导图上阶梯式地呈现了教学设计的全景图。

思维导图和传统教学设计相比,逻辑性表达较清晰,结构简洁,语言精练,并带有直观的提示图标。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果实的分类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以课程的中心任务——植物的果实类型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既可以以复习、导入、讲授新课、总结、拓新的方式进行设计,也可以就植物果实的类型直接构建重要节点,展开课堂内容,中间辅以学生的讨论互动等环节,这样可以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

此外,在思维导图设计中,将各个关于教与学的活动与关于学生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相关节点用连线联系起来,通常情况下后面的子节点是前面节点的延伸和拓展,这样就构建起了教学设计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就能产生有机连接。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节点层次分明,前后连接紧密,整个课程要点了然于“图”。

再者,以思维导图呈现的教学设计比传统的教案形式更有优势的是逻辑和结构的呈现方面。用导图作为载体,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意图。教师随时在过程中增加或删除节点,或者调整各个节点之间的逻辑结构,使方案设计更加趋于完善。

2.图文并茂的节点展示,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消化剂

以思维导图呈现的教学设计在表征具体事物及具体事物特性方面,比传统的教案形式更具优势。它以“图”作为沟通媒介,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学习互动也会由此展开。

实践表明,在果实的分类课堂中,由于图片引发的学生思维碰撞和讨论达10余次。因为知识的可视化程度显著提高,使得学生对课堂知识信息的加工、理解、记忆、再忆提取等效率大为提升,这是传统教学设计的课堂无法比拟的。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要求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和控制他们集中注意力,紧紧围绕主题内容展开思维讨论。通过发散讨论并有效归纳,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拓展和丰富,集思广益,形成新的由学生共同参与内化的课堂知识结晶。在互相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每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加强了课堂的互动,避免了理论课“一言堂”的现象。

3.教学设计模式直观通用,教师类似教学设计的范例模板

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个中心节点,即围绕课堂中心主题逐步展开。对于任何一张思维导图,假设将中心节点抓在手上向上提起,则其他节点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倒置后的思维导图就形成一棵“树”,即“树状拓扑结构”。

思维导图的结构特点使得教师在进行类似中心主题突出、知识呈现具有一定结构和层次的教学内容的处理中,可以重复参看这一模板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形式基本可以复制,只要改变里面的授课内容即可。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效率,同时软件的使用也使得教学设计的修改更加便利,即便在课堂中发现问题也都可以随时进行修改。

4.学生课堂有效参与,课堂组织效率提升的催化剂

清华大学教授范钦珊谈教学和思维能力培养时,说“老师要引导思维,不要代替思维,更不要窒息思维;学生要积极思维,不要被动思维,更不要拒绝思维”。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互动,在平等、自由、愉快的氛围中针对讨论主题交换看法,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发表观点,实现思维碰撞,最终达到实现课堂目标,教师往往少有有效策略。

在果实的分类一课中,笔者将各种鲜艳诱人的果实图片引入课堂,激发学生讨论和思维参与。然后利用MindManager软件设计的园林果实大家庭结构树建构课堂主要知识体系,利用清晰的结构呈现,辅以每个节点的图片展示和多次的提问讨论,完成学生知识的第一次构建。接着笔者在下一个结构层(练一练环节)设计了一个PPT动画连接,可以让最少9名、最多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果实连连看”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对课堂知识进行一次主动的查漏补缺和回顾巩固,完成课堂知识的二次构建。教师在把握这一课堂时,知识点已经完整地在软件上展现,课堂就像是一次旅行,在每一个设定好的节点停留,看完“图文并茂”的风景后,再完成观后的评论或讨论,接着奔赴下一个节点的“风景”。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讨论和总结,课堂气氛活跃,学习主动性有效增强,这使得课堂组织效率大大提升。

三、小结

总之,作为知识可视化条件下教学设计的一大利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快速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和创新思维能力,更在促进园林专业教师教学设计阶梯式全景呈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参与互动有效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园林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以听为主、枯燥繁琐地罗列知识为主的教学设计方式。通过合理的知识建构,为教学搭建一个更加直观、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学生喜“闻”更能乐“见”的教学设计模式。笔者发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在许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用,而不仅仅是在理论性较强的领域。随着教师不断的尝试和經验积累,相信其强大的思维功能必将使其向更多的专业领域延伸和发展。

[作者单位: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慈溪技师学院(筹)]

猜你喜欢
导图节点思维
思维跳跳糖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