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学习向更深处漫溯

2017-05-04 11:07范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追求挖掘反思

范玲

[摘 要]深度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度,数学课堂教学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深度学习;挖掘;反思;课堂;追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88-01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投入活动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把数学学习的关键点锁定在“深度”与“学习”上,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真”学习,强调学生真正参与思考,让数学课堂教学散发灵性,充满思维的张力。

一、立足难点突破,深度挖掘

教材的深度包含了知识与思想的深度。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更应该是研究者、开发者。教师只有从整体、本质上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内容,才能将数学思想与难点的突破相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用字母表示数”的例题: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需要5根,摆3个需要7根……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教师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将本节课当成学生感知“代数语言”的起始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对象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结果。直接以教材中的封闭例题为学习材料来突破难点,稍显单薄,此外,这样静态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对未知探究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字母表示数的本质:函数关系就像个盒子,放进去的量经过关系加工后变成另一个量。教师可以做一个数学“魔盒”,引导学生一次次验证,使抽象的知识在边玩边思考中变得简单而有趣。“魔盒”这个载体蕴含着函数思想,学生在玩中悄然感受着字母表示数的特点,使难点的突破变得简单。

二、巧设问题情境,深度思考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巧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方向、有深度,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结论,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课始,教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林林星期天邀请了6个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拿出一袋奶糖,并告诉林林袋子里一共有38颗糖果,分给6个小朋友,可以将糖果全部分掉,也可以剩下一部分(教师边讲边出示图与数字)。想想看,林林可以怎么分?”这个综合性的问题情境是极富挑战性的,学生思维的触角开始伸向原有的知识经验:我应该从哪里开始思考?经过思考,很快就有学生抓住了数字的关联性:6个小伙伴,每人分1颗糖果,分掉6颗;每人分2颗,分掉12颗;每人分3颗,分掉18颗……每人分6颗,还剩下2颗。此时,教师便可揭示课题。有时开门见山固然干净利落,但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跳一跳”,从而收获摘到“桃子”的成就感。

三、丰富学习经历,深度体验

建构的基础是体验。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在深度体验中建构知识,知识的习得才会变得更加自然、深刻。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底为5cm、高为3cm的平行四边形和一张每个小格边长都是1厘米的方格纸。教师在平行四边形中标注了两条邻边以及底边上高的长度,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分组讨论与交流,有的小组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由两条邻边相乘得到,有的小组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高。为了验证猜想,教师建议学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并拼接成学过的长方形去推导它的面积。学生通过剪拼,最后将剪拼出来的长方形放到方格纸中进行观察和计算。教师不需要示范,只需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索与发现。

四、建立错题档案,深度反思

智者不會连续跌入同一个陷阱,建立错题档案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进行深度反思,数学学习才更加有效。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对平时的典型性错误进行摘录或剪贴。整理时,错误原形要保留,将错误的原因记录在旁。利用错题档案进行查漏补缺与总结反思,将错题进行分类建档,便于总复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更加严谨,正视平时学习中的错误思路,时时警戒。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复习时多翻阅错题档案,思考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坚持下去,数学书本由厚到薄,学习事半功倍。

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根植于深入、准确的学情分析,是有助于学生心智成长的课堂。学生只有巩固所学知识,才能以更加自然、自主的姿态欣然赴“数学之约”。

(责编 韦 迪)

猜你喜欢
追求挖掘反思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