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平
摘 要:不同的幼儿园区角设计应该有所不同、各具特色。现实中一些农村幼儿园没能根据城乡差异、幼儿特点、园本特色等进行科学设计,存在着功能模仿雷同、材料陈旧老化、缺乏本土特色等现象。文章从农村幼儿园区角设计存在的缺陷、特色化要求以及本土化实效三个方面论述农村幼儿园区角设计应该在农村化、本土化、园本化下功夫,构建独具特色的区角文化。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区角设计;农村化;本土化;园本化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68-02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区角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区角设计能够提供积极有益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幼儿利用区角材料自觉主动参与各种有益的体验活动,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旧有经验。但是,一些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不懂得区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要求,没能根据城乡差异、幼儿特点、园本特色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存在着功能模仿雷同、材料陈旧老化、缺乏本土特色等现象。
一、农村幼儿园区角设计存在的缺陷
第一,功能模仿雷同。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科学分析农村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没有注重提炼园本文化与特色,没能根据学园实际与幼儿特征来设计区角,习惯于看到某个幼儿园区角设计美观、有趣,就纷纷借鉴效仿。同时,不少区角离不开美术、手工、阅读等主题,区角设计呈现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等状况。第二,材料陈旧老化。有的农村幼儿园舍不得投入资金添置区角材料,不愿意去挖掘丰富多彩的农村、农业、农民资源材料,不善于发动师生积极搜集那些唾手可得的乡土资源材料,只是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那些残缺、破旧甚至过时的区角材料。教师根据没有新意的主题简单地进行区角布置,吸引不了幼儿的学习与活动兴趣,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第三,缺乏本土特点。一些农村幼儿园缺乏自己的主见与思路,区角主题时而是文明礼仪,时而是体育健身,时而是民间艺术,没有形成自己的园本文化;另有一些农村民办幼儿园为吸引生源、迎合家长的需要,在幼儿园区角设计古文阅读、拼音、计算等幼儿不感兴趣的主题。这种不切实际、脱离本土的做法,实际上是幼教小学化的显现,有悖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
二、农村幼儿园区角设计的特色化要求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创设和利用周围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幼儿园区角设计,不仅为幼儿提供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而且为幼儿提供了游戏活动的快乐天地。农村幼儿园有别于城区幼儿园,只有在科学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确立办园优势,定位办学方向,在区角设计上突出农村特点、本土特征、园本特色,才能调动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热情,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农村化。农村幼儿远离城市,不熟悉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火辉煌,却十分熟悉农村的田园风光、山水风情、乡土气息。幼儿园与教师要认识到农村特有的传统知识和本土文化遗产优势,因地制宜、因园而异,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精心设计富有农村特点的校园环境、区角空间,让每一堵墙、每个区角都充满农趣和生机。幼儿园应根据课程要求,确定若干主题,组织教师、幼儿及家长广泛收集各种溪石、柳条、树叶、草梗等自然材料,收集玉米皮、竹篾、果壳等农家材料,收集纸盒、蛋壳、瓶盖、饮料瓶等废旧材料,经过筛选、清洗、消毒后,开展利用废旧物品变废为宝活动,调动幼儿动手实践的热情。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用竹篾编制斗笠,将草梗做成草扇,将成熟的葫芦涂彩后制成一个个活泼可爱的葫芦娃,用饮料瓶与花草编织成形式多样的美丽花瓶,等等。然后将这些“作品”进行整合,精心布置“农家欢”“丰收了”“田园风光”等主题区角,让区角形成一道道农村特色的亮丽风景线。
(2)本土化。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不同幼儿园所处地域不同,区角设计也应有所区别。农村幼儿园根植于农村大地,农村各地自然资源与风土人情同样千差万别。幼儿园要立足本乡本土,科学划分功能区角,精心设计区角主题,挖掘本土特有的材料,填补玩具上的缺失,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利用区角资源进行益智游戏,在健康愉悦的环境中活泼快乐地成长。福建省闽清县是福建省重点林业县和南方杂果基地,是橄榄、柑橘生产基地之一,是中国釉面砖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和福建省最大的电瓷出口基地。幼儿园充分抓住这些特点,将幼儿喜闻乐见的乡土资源经过艺术改造、巧手设计,精心布置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区角。比如,在区角布置闽清小吃一条街、泥塑车间、创意空间、植物园、陶瓷展等,展现本土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传统技艺,让区角散发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幼儿更加直接地感知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感。
(3)园本化。农村幼儿园应该有农村幼儿园自己的特色,不同幼儿园应该根据自主自治原则,构建富有个性化的园本文化、园本特色。闽清县池园镇是瓷器之乡,有丰富的高岭土(瓷土)等矿物资源和精美的陶瓷作品。幼儿园抓住这一特点,每学期都制定动物世界、海底世界、艺术品、生活用品等不同主题,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与孩子互动,开展泥塑、彩绘等创意活动,形成瓷艺教育园本文化。幼儿园还在不同区角,展示与陶瓷有关的材料,开展与陶瓷有关的体验活动。比如,在美工区,教师组织幼儿利用瓷砖、树枝、树叶、芦根、玉米皮等进行绘画、贴画等美工活动,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在科学区,教师引导幼儿用圆形电瓷、锥栗(板栗)及废旧物品制作陀螺、天平等,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在数学区,教师利用电瓷、树枝、小石子,开展分类、分成与计算等活动,教给他们数学基本常识;在语言区,教师教幼儿学说闽清方言童谣,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各种活动结束都进行总结评比,并将幼儿制作的优秀美工、科学等作品配上幼儿与家长的姓名与相片,在各个班级区角给予展示,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农村幼儿园区角设计本土化的实效
区角活动是幼儿形成能力、积累经验的载体,是幼儿与老师、与同伴、与环境互动的中介。实践证明,区角设计本土化既经济实惠,又十分切合农村幼儿园实际需要,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幼儿都十分有益。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农村幼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耳濡目染乡土自然资源与人文风情,区角设计农村化、本土化,能让幼儿倍感亲切,自然更能吸引他们的眼光。利用幼儿熟悉的材料开展游戏活动或主题教育,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潜能。手工制作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2)推动家园配合协作。在区角设计过程中,幼儿园应通过微信或QQ群,动员家长帮助孩子选择、收集区角所需的乡土材料;借助家长开放日,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泥塑、彩绘、创意互动活动,增强亲子活动的实效性;功能区角材料如有损坏、缺失,教师应动员热心的家长协助修理与维护,让功能区角更加完美,有效促进家园配合与协作。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于善于学习思考的教师来说,区角设计本土化能够引发他们的教育反思,引领他们深入挖掘农村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探索与设计符合农村幼儿特点的区角主题,拓宽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改革切合幼儿实际的教学模式,推进园本文化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快专业化成长。
四、结束语
綜上所述,区角设计是校园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区角活动是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形式,也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农村幼儿园应设计源于自然又超乎自然、来自乡土又超越乡土的活动区角,打造具有乡土特色、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建设独具风格的园本文化,这在教育推崇“低成本、高质量”的今天,尤其具有推广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蔚青.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
[2]师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6(01).
[3]毕天缘.浅谈幼儿园美术区角设计的指导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4]周蕾,李旭.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价值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9).
[5]魏巍.开发藏羌民族地区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