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第三产业税收的影响

2017-05-04 09:43李佳音孔文硕
商业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税收负担第三产业营改增

李佳音 孔文硕

[摘 要] 截止2017年初,“营改增”在我国已全面实施数月有余,整体上实现了减少国内重复征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营改增”虽然最初致力于确保所有行业的税负只减不增,但是少数行业却出现了税负大幅上升或不平衡现象;交通运输业和融资租赁业;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等。这对“营改增”的积极作用产生了顾虑和疑惑。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引导企业适应税收政策,鼓励发展地方经济,才是应对之道。

[关键词] “营改增”;第三产业;税收负担;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一、第三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

(一)经济重要性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产业以外的行业,即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1]。它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于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第三产业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比如何还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不仅如此,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而充分就业又是激活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我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现状

到2017年为止,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出台的最新数据,2016年,我国第三產业增加值384221亿元,在三次产业中继续领跑。从图一中可以看到,我国第三产业GDP比重已高达51.6%,首次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切提出“2016年全面实施营改增”,由此可见,第三产业GDP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与“营改增”政策的实行密不可分。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高,并且远远大于第一、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却逐年降低,这说明我国经济正在由工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加快转变,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由此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一道绚丽璀璨的风景线。尤其是在2014至2016这三年中,第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变化。由此可见近年来“营改增”逐渐展开应用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正面作用。

二、“营改增”在第三产业实行的积极影响和同时出现的问题

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2]。它们的征收原理是不同的,营业税是对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征收,而增值税是对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值部分征收,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更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企业业务的集成,促进社会公平,调动各方积极性。

从理论上看,经济增长是税收的源泉。要想促进经济发展,税收增长幅度必须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因此,政府必须减少税负,才能提高企业在各行各业的竞争力。尽量避免税收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幅度,由此造成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自2016年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第三产业整体上实现税负减少,但是少数行业却出现了税负大幅上升或不平衡问题,如交通运输业和融资租赁业。

(一)企业方面出现的问题

1.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大幅上升。某些企业配套措施不到位,例如许多商店至今还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些行业库存的资产进项也不能抵扣,而短期内又无增购交通工具计划。这都属于进项抵扣不足导致的企业税负加重。不仅如此,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增值税的税收负担。

2.融资租赁业出现进项提前、销项滞后的不平衡抵扣现象。企业如果在当前会计期间购入融资租赁设备进而取得大笔进项税款,收入却是在今后较长的周期里分期实现,这将导致企业至少今后三年内无应纳增值税税款,进项抵扣不平衡就是融资租赁业最突出问题。

(二)政府方面出现的问题

从另一方面考虑,原来第三产业应纳的营业税属于地方税,而增值税按照75:25在中央和地方分成,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营改增”之后,营业税彻底被增值税取代,虽然减少了地方税务机关核算税收收入的工作量,但是地税部门职能也被弱化,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这会影响地方政府完成年初预算收入计划,加大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甚至造成财政赤字;一旦地方税收失去主体税种,税收征管难度就会加大。如何协调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缓解地方财政收入的压力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案例分析第三产业企业对税制改革的应对策略

(一)案例分析

以电信行业为例,假设有两家运营方式不同的电信集团。2016年其营业收入相同,均为17689亿元。电信业实行两档税率并行征收,其中,提供基础电信服务,税率为11%;提供增值电信服务,税率为6%。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其他资料如下:

1.1A企业内设机器设备修理车间;B企业外购机器设备修理服务,发生的修理费用均为1100亿元。

2.2A企业的某些研发设备供应商配套设施不健全,某些进项业务未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A企业其他可以抵扣的进项税款为400亿元;B企业其他可以抵扣的进项税款为425亿元。

3.3A企业年度基础电信业务量与增值电信业务量比为70:30;B企业年度基础电信业务量与增值电信业务量比为40:60。

单位:亿元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电信集团B先进的经营模式迎合了国家在增值电信服务方面的鼓励政策,集团B比A少了一部分的销项税款;再加上B集团设施全面的供应商和外购的修理服务,其比集团A多了一部分可抵扣的进项税款。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最终B企业比A企业税收负担要轻的多。

(二)结论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总结出,企业只有自身做出改变去努力适应“营改增”全面实施后的税收政策,才能充分享受到此次税制改革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和鼓励。具体如下:

1.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积极适应增值税的相关政策;

2.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迈进;

3.进行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促进彼此间相互协作;

4.重视并提高财务成本核算的水平。

四、各地政府协调好“营改增”后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

虽然“营改增”通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但是它也直接导致来源于第三产业的地方税收收入总量大幅度下降。原来第三产业应纳的营业税属于地方税,被增值税完全取代后,增值税按照75:25在中央和地方分成,即使地方税收收入總量不变,地方政府收入也会减少75%。首先,这会影响地方政府完成年初预算收入计划,加大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甚至造成财政赤字;其次,这将加大地方税收征管难度,而且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潜力,面对这种状况,平衡地方和中央的利益是当前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中央当局应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增值税税收分配比例,有效协调“营改增”后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

2.中央财政通过增加一般转移支付和事权上收来扶持地方财政,以此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和减少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

3.各地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着眼于长远,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这是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根本办法。

4.地方政府应尽量降低行政开支,例如减少楼堂建设,精简管理机构;加强廉政建设,提倡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3]。

5.地方税务局应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效率。具体如通过充分运用征管信息化手段的方法提高税费征管水平、税收收入质量。

五、总结

此次税制改革对于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为促进行业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减轻税负那么简单,更是通过合理设置税制要素,调节产业结构、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与此同时,“营改增”引导第三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迈进,对于解决充分就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而其中出现的问题有待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不能停歇,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切实走下去,才能探索出正确的道路。

[参 考 文 献]

[1]徐寿波.关于基础产业理论的几个问题[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1):1-10

[2]孔丽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通信企业纳税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4(21):50-50

[3]徐文龙.刍议加强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1-1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税收负担第三产业营改增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讨
营改增对铁路企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