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翔
【摘 要】在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变革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硬件建设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相对于其他行业“互联网+”模式的变化,教育方面的信息化还有较大的差距,远远没有达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理想状态。本文通过“互联网思维”,基于“用户体验”入手,思考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和产品设计。找准“痛点”,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思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规模化应用,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化;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49-02
“互联网+”概念的流行,源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目的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从这个规划提出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一路高歌猛进,仅2016年就涌现出了人工智能、直播、知识付费服务等大量全新的行业和服务模式,最近频频出现在街头的 “摩拜单车”,就是一个典型地运用“互联网+”模式来改变行业的案例。
在这波时代变革中,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制訂了明确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落实和加快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要求,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基本全面落实了全国中小学校“三通两平台”的标准化硬件建设,并通过各级部门组织的教师信息技能专项培训、比赛等活动,使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运用意识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但相对于其他行业“互联网+”模式的变化,教育方面的信息化还有较大的差距,远远没有达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理想状态。尽管宽带网络、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硬件已经普及,但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依然还是在使用U盘和PPT课件上课,教育云、智慧课堂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老师感觉信息化方式并没有给自己的日常教学真正带来便捷和智能,有时甚至还没有传统的方式来得好用。信息化的实际需求与技术产品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很多矛盾。换个角度来说,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供给侧改革”,即从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体验来思考信息技术产品如何转变教学过程和方式。具体言之,就是要从体现“互联网思维”的思路来进行教育信息化技术产品的设计,提供可以规模化应用的操作模式,真正实现人与人的连接、人与资源的连接、资源与资源的连接。关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下面几个观点:
一、通过找准“用户痛点”解决教学实际需求
目前针对教育设计的软件很多,功能也很强大,但很少触及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真正的“痛点”。首先,登录操作频繁。每个软件和平台都需要注册,每次使用都需要经过登录和输入密码。试想一下,如果每次打开微信和微博都需要输入一次密码,我们每天刷朋友圈次数还会那么多吗?其次,功能重复。很多白板软件上都有制作课件和录屏的功能,觉得这样可以方便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但对于老师来说,不仅增加了学习新功能的时间成本,而且还要为了相同的功能去放弃PowerPoint这个更为稳定和熟悉的软件;其三,设计思路偏差。比如,因为教师觉得白板书写不便,所以白板厂商就要研究更仿真的书写触感,更仿真的电子笔,更好的笔刷效果,誓要跟黑板粉笔较劲到底。
技术上,解决这些问题很好办。很多App都支持微信号或QQ号一键登录的功能,在班级教室里的电脑,使用者与手机一样都是相对固定的,完全可以做到用班级固定帐号一次性登录软件或者平台,在后台将教学资源与班级执教的教师个人帐号数据进行自动匹配。老师上课时,能在班级电脑界面中直接调用自己的数据文件;或者老师能用手机扫码登录自己的帐号,这样就解决了老师换地点上课备课要不断切换帐号和登录的问题。
在电子白板上制作课件和书写仿真也并不是老师真正需要解决的痛点,而是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方便快速地调用相关资源。当老师在自己制作的PPT中勾画批注或者书写重点时,白板软件能自动识别其中的关键字,并搜索和推送出相关的教学资源供老师直接点击调用,体现出互联网课堂的优势,让电子白板成为课堂上生成资源、调用资源、整合资源的中心。而不是要跟PPT比谁制作课件更方便,跟粉笔字比谁更工整漂亮。
二、通过成为“智能助理”助力教学实施过程
互联网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人与人即时信息的沟通,这一点恰恰是课堂教学模式最强的方面。直播和语音技术再如何发展,也不能直接取代讲台上的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VR技术的互动性再完美,也不可能比得过真实的接触。老师的教学艺术和个性魅力直接体现在面对学生的即时性反馈上,课堂上学生间的操作过程和讨论,也不宜用留言、评论和弹幕等方式来取代正常的语言交流和参与讨论的过程。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基于主题开展研究式学习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组织形式模糊,研究环节缺少针对性,个人学习效果综合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则可以发挥技术支持的长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起到的应该是类似苹果Siri那样智能助理的作用。例如,在一个完整的课堂主题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生成一个问题,智能系统能提供围绕这个问题的研究步骤,小组按参考步骤开展活动;分组讨论时,智能系统能够为每个组员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并提供个性化资源支持和建议;在学习过程中,记录完成情况,并给予下一步的活动目标;在完成学习过程后,通过分析组员在完成分配任务中的过程性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建议。教育技术应该浸入式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思、所获。
三、通过做好“单一功能”实现“大数据”采集
信息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十分重要,“互联网思维”的传播,是要寻找一个功能上的突破,来迅速扩充用户数量,最终形成颠覆式的创新模式。360公司的周鸿祎在其《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也提出“颠覆式创新,并不是大而全,而是将一点做到极致”“用户80%的时间,是在使用软件20%的功能”。
教育软件同样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某一项功能上进行突破,比如“资源推送”,为课堂教学智能推送所需的教学资源;“过程记录”,将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并用技术归纳整理成学习档案;“智能题库”,提供给老师足够多的知识点分类习题并支持自定义不同的分值比例、卷面排版、阅卷分析;“学情分析”,记录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分析,提供给教师相关的教学建议,等等。好用的软件并不是追求功能的强大和全面,而是在某一方面应用的灵活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落实规模化应用,也才能通过用户行为实现“大数据”的采集。
“大数据”的特点就是运用互联网技术采集足够大的、全面的数据,这才是真正能给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带来改变的关键技术。有了教学大数据的收集平台,把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学习状态、使用各种教育软件的过程,以数据的形式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反馈到软件中去,来调整软件中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策略。运用相关关系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可以从他穿了什么样的衣服、鞋子,来判断他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这样的“大数据”,面对目前中小学大班额的全体学生,教师才能真正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理想状态。
有人说,今天的教育是“以十九世纪的方式,教二十世纪的知识,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未来”。处于这个时代,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接近一个转变的临界点,“互联网+教育”必将改变教育的整体生态,所缺少的也许只是一个“引爆点”。“互联网+”应用模式,都是从用户的实际出发,快速迭代升级才能改变行业的规则。技术对于行业的变革,不是把技术直接塞给用户使用,而是用户在体验和使用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同技术一起升级完善,最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模式。同样,中小学一线教师,对于技术变革,更多关心的是“我能怎么用”,而不是“我该怎么用”。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该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技术公司和服务商也应该更多地思考选择开发怎样的产品和技术,如何与用户合作,来创造出真正能改变现状的教学应用模式。我们期待,有教育技术界的“BAT”公司脱颖而出,来引领教育行业的变革。
(编辑:胡 璐)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