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力
中国崛起中面对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塑造一套官民并信、并且落实在具体行动中的价值观体系。这离不开从中外获取历史镜鉴。汉代的中国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尤其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先谈汉代,下一篇谈美国。
汉代的价值观体系成型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主要采纳了董仲舒的主张。董仲舒的主张主要是:抑黜百家、表彰六经、确立“三纲五常”、树立“春秋大一统”观。
抑黜百家。董仲舒的主张并非 “废黜百家”或“罢黜百家”,而是他自己说的“抑黜百家”,这也符合汉武帝的实际做法。表现为:与秦朝的“抑制诸家、推崇法家”不同,主张“推崇儒家,抑制其他诸家”,即以儒家经典为主干,适当采纳别家(主要是道家)思想,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并通过一系列行政措施,使之成为官民都能接受并遵循的价值观体系。行政措施主要有:启用田蚡为相,把“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一律罢黜,把黄老刑名百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达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目的。
表彰六经。董仲舒的主张并非“独尊儒术”,而是他自己说的“推明孔氏”,即彰显孔子一派的思想,除了孔子及其传人的著作外,还推崇据传由孔子改定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班固将之概括为“表彰六经”,这从狭义看,并不准确。只能广义地理解为“表彰儒家经典”。汉武帝为此也采用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如“优礼廷揽儒生数百人”,并兴太学、设立五经博士、为博士置弟子员,等等。
确立“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对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清晰化,并用“三纲”命名之,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下对上的关系,这属于“伦理”范畴。而“三纲”在《大学》中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强调的是精英尤其是帝王的个人修为,属于“道德”范畴。
完整的“五常”出现在“五伦”之后。孟子认为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关系应该遵守符合人伦的“忠孝悌忍善”,这被称为“五伦”。“五伦”主要处理下对上的关系。如何处理“上对下”、对别人的妻、对别国君臣、对姻亲等关系?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五伦”?孔子的回答是“仁义礼”,孟子的回答是“仁义礼智”,董仲舒的回答则是“仁义礼智信”,并将之命名为“五常”。常者,不变也。
董仲舒引入道家的“阴阳五行”阐述如何定“上下”、为什么会“不变”。自然界“贵阳而贱阴”,所以君、父、兄、夫属于阳且在上,而臣、子、弟、妻属于阴且在下。“一阴一阳之谓道”,由道而衍生万物,万物分属金木水火土且相生相克,是为五行。这些是不变的自然法则。“三纲”“五常”“五伦”体现了这些法则即“道”,因此成為不变之“伦常”。
树立“春秋大一统”观。董仲舒治学,一问《春秋》、二问天意,“以道补儒”是基本特点。《春秋》本身是小诸侯国鲁国的历史记录,很难说有多强烈的大一统倾向。但仰慕周朝的孔子认为有,并在整理删改的过程中用高度简练却暗含褒贬的笔触(即“春秋笔法”)加以展示。不过,孔子没有从逻辑上清晰展示为什么天下必须走向大一统,董仲舒借用道家思想补上了这一环节。他认为,《春秋》重“元”,而“一元者,大始也” ,且“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因此,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他认为汉武帝是圣人,能成就帝国大一统之伟业。汉武帝接受了他的说法,并通过一生的征伐,奠定了汉地的大致范围。“追求大一统”从此成为历代君主与臣民的一大信念。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努力,汉帝国结束了先秦时期的“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局面,确立了儒家在帝国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统治思想地位。
以“三纲五常”为主的价值观体系是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并成为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这一“文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要超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武功”。秦始皇治国片面使用“严刑峻法”,结果秦帝国二世而斩。汉武帝采用“儒道结合为主,兼采其他思想(如法家)”的方式治国,影响中国历史2000年,并延及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