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精准扶贫建立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互动机制的对策

2017-05-04 19:40刘永刚季秀杰张铭朔
商业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刘永刚 季秀杰 张铭朔

[摘 要] 当前,黑龙江省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是: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银保合作有待深入;农村融资结构不平衡,融资平台建设滞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优惠政策有待强化;农业保险覆盖面低,涉农保险产品单一;风险与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参与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扶贫需要大量涉农资金的支持,保险业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又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保险业可以与涉农信贷业务积极互动,从农业保险、健康保险、民生保险和支农融资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实现精准扶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涉农信贷;涉农保险

[中图分类号] F830.66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credit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w are the imperfect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nd bank-insurance cooperation, imbalanced rural financing structure and laggard financ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ort and preferential policy, low coverag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single products, unreasonable benefits and risks allocation mechanism and low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Poverty alleviation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funds support. As a tool of risk management, insurance industry has a natural advantage. Insurance can interact with agricultural credit business activel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ealth insurance, people's livelihood insurance and financ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agricultural credi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黑龍江省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承担了巨大风险,也造成了一定人群的贫困问题。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建立涉农信贷与保险的良性互动,实现精准扶贫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黑龙江省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银保合作有待深入

据调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县及以下地区农信社网点占比高达81.8%,乡镇以下地区金融网点仅有农信社和邮储银行。引入省外银行设立村镇银行仅6家,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中心等机构规模较小,金融供给不足10%。导致农业主体贷款的可得性与选择性都不高,贷款利率反而较高。[1]银行与保险的合作也较为初级,涉农贷款中与保险相关联的占比较低。银行对农保业务的支持力度不大,也没有相应的业务与产品。

(二)农村融资结构不平衡,融资平台建设滞后

黑龙江省农村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对信贷资金的依赖度较高。备春耕期间农户60.5%的生产资金、合作社71.7%的资金均来自于银行贷款。县域农产品期货、股权交易机构还未建立,涉农资产证券化等新型业务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农业PPP项目等投融资平台建设发展滞后。[1]

(三)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优惠政策有待强化

由于未建立统一的涉农风险补偿基金,对于自然灾害及市场波动造成的农业损失补偿力度很小,经营者防范风险和融资能力较差。当前财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田水利建设等无配套资金,贷款也没有明确的贴息,对法人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也无法落实,影响了金融支农效能的发挥,针对政策性农保业务的财政补贴力度也有待加强。

(四)农业保险覆盖面低,涉农保险产品单一

农业保险以政策性为主,风险大、成本高,部分险企对开办涉农业务积极性不高。农保产品覆盖范围有限、种类单一、保费偏高。政策性农保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补贴不足、骗保、监管不到位等现象,财政的补贴力度较小,导致市场经营主体不多,保障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贫困人群在面对自然灾害或是意外发生时,只能独自承担损失。另外,理赔效率较低,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对农险的有效需求。

(五)风险与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参与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

从农民、银行与保险三个角度看,农民需要承担利息和保费,融资成本反而提高了,部分农户对借款人意外险产品有抵触情绪;银行通过保险业务降低了信贷风险,又可得到中间业务收入;保险业要给银行支付代理费,还要承担赔偿风险。三者之间风险与收益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影响了合作的进一步加深。[2]

二、保险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

(一)保险业经营原理使其参与精准扶贫具有天然的优势

保险业的经营原理是大数法则和风险分散,通过市场化机制的运作,险企可以在灾害发生后对受灾贫困人口的经济损失进行精准而全面的补偿,有助于提高扶贫的科学性和精准性。由于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利用好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和损失补偿功能,可以为精准扶贫搭建一道有效的屏障。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