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国
1.少加盐更健康
减少食盐摄入的四项措施
高盐饮食在中国非常普遍,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2克,远远超过建议摄入量。由于长年累月的高盐习惯,控制食盐摄入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1. 使用盐勺
现在方便人们控制每天盐的摄入量最好的道具就是盐勺,因为盐勺的容量是固定的(每勺2克,刚好是一个人一餐的用量),所以可以很好地掌握盐的摄入量。
2. 推荐使用低钠盐
低钠盐顾名思义就是盐中的钠含量比较低。一般钠含量比普通食鹽少30%(钾含量则明显增加),但是其咸度和普通盐基本相同,所以烹饪时使用的盐量不变,却可以减少钠的摄入量,达到限制食盐摄入量的根本目的。
3. 减少“隐性食盐”的摄入
隐性食盐就是我们平时都看不见的食盐的摄入,比如菜汤、酱油、大酱、味精、鸡精、面碱、海米、虾皮、鱿鱼丝、话梅、牛肉干、腌制食物等。有些加工食品,如饼干、面包、零食、挂面、方便面等,虽然没有明显咸味,但钠含量不低,也算是隐性食盐,应计入钠(食盐)的总摄入量。表1-3所列食物含钠较多。
4. 改变不利于限制食盐摄入的行为
高盐摄入往往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所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限制食盐摄入的关键。
(1)避免用咸的食物佐餐,比如咸菜、榨菜等。
(2)不要在餐桌上放盐和酱油,避免临时往食物中添加。
(3)烹饪的时候少用盐,使用其他调味料改善口感。
(4)烹饪的时候不要早放盐,以免盐渗入食物中。菜出锅之前再放盐可以使食盐集中在食物表面,让味蕾感受到较强的咸味。
(5)适量多吃生菜沙拉等,这样可以保持最多的营养成分,而且还可以少摄入盐。
(6)尽量少吃鱼、肉的熟制品,罐头食品和腌制的蔬菜。
增加钾的摄入
钠和钾就像是一对冤家,钾主要在细胞内,钠主要在细胞外,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电解质。钾与钠之间既相互拮抗,又相互协同,维持体内钾和钠的平衡对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钠或者食盐摄入量普遍超标的情况下,摄入充足的钾对于防治高血压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年人每天钾的适宜摄入量为2000毫克。钾最好的食物来源是蔬菜——尤其是绿色叶菜和菌藻类,水果(尤其是柑橘类)、瘦肉、禽类、鱼类、乳制品和豆类也是钾的良好来源。
在正常进食的前提下,一般不会出现缺钾或者钾过多的情况。不过,肾功能不全或者心功能衰竭者,钾、钠的摄入量应该听从临床医师的指导。临床上,可以通过化验血液中的钾、钠浓度来判断钾、钠是否平衡。
关于烹饪油
油的营养
烹饪油也被称为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一般常见的植物油有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橄榄油和各种调和油等,而动物油主要是猪油、黄油等。不管是植物油还是动物油,主要的成分都是脂肪(三酰甘油)。
动物油含脂肪90%左右,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并且含有胆固醇。植物油含脂肪99%以上,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含胆固醇,并且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总体来说,植物油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动物油。
油的重要性
很多人担心摄入过多脂肪,而烹饪油是脂肪的主要来源之一,不过烹饪油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烹饪油中的脂肪能为人体提供大量能量,还能提供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
此外,烹饪油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吸收利用;还能改善口感,增加香味,促进食欲。
油一定要限量
烹饪油虽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作用,但是过量摄入害处很大。过多脂肪摄入,可造成热量过剩,导致肥胖,进而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糖尿病、脂肪肝、胆囊炎、胰腺炎等常见慢性病发病有关。过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还会加速衰老,促进某些癌症的发生,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每人每天烹饪油的用量不要超过30克,且应以植物油为主,少吃或不吃动物油。
怎样避免过量摄入食用油
有调查表明,中国居民食用油摄入量高达49.1克,远远超过建议量。过量摄入烹饪油的现象非常普遍,且愈演愈烈。实际上,中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已赶超英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肉类和奶类的人均消费量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国内市场上60%的食用油依赖进口,国产食用油远不能满足需要。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城市居民食用油摄入已经泛滥成灾,减少食用油刻不容缓。在日常生活中要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虽然好吃,但是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热量。而且高温油炸还会破坏食物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等,从而降低营养价值。反复加热的油脂还会因为氧化、裂解、聚合等复杂反应产生许多有害健康的物质,有些可能具有致癌作用,长期食用油炸食品会增加患癌风险。
编辑/陈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