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劲
在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后,就想了解王阳明的心学。然他的《传习录》为文言,读来太慢,故买了王觉仁所著《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来读,发现这的确是一本极好的书。
这本书用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将王阳明的心学与当下社会病痛完美地契合于一体,如冯友兰先生提出的那样,由“照着讲”走向“接着讲”,以今日国人的精神需求、价值关切和审美趣味为切入点,解决了今人诸多人生之困惑。我尤为赞同其中几个观点,在这里与诸君切磋分享。
忠于内心是强大内心的第一步。王觉仁说,在今天的语境下,“所谓‘忠君也应该理解成敬业精神或职业道德。”当今社会提倡敬业精神,但每每提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很多人又会报以哂笑。以教师为例,很多时候,我们是“被敬业”:整天干不完的事,开不完的会。现在的教育忽然比过去复杂了很多,作为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会考试、会写论文等等。我们的“业”无形中庞大了起来。这样的“敬业”让很多为教师者身心俱疲,何谈幸福。
处于这种困境中的“敬业者”是看错了地方。他们的眼睛总是关注“外面”的事物:领导、学生、家长、评价。他们忘却了自己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如果说“教育”是我们的“君”,那么我们就应该着眼于内心。王觉仁说:“忠,既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的道德规范,也不是一种基于尊卑等级秩序的无条件服从,而是一个人对自身职责的忠实履行,以及对心中道德法则的敬畏和坚守。”我从来以為工作不会将人压倒,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才是打败自己的劲敌。故,在纷繁的事物中守住内心,便自会拥有强大的力量。
尘世即净土,人间即天堂。王阳明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我们一直以为是尘世的烦扰阻碍我们的净化与找寻,岂不知,寻求人生的本源根本就不必看破红尘,逃离俗世。因为“真正的修行必然要在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也必然要在混乱扰攘的尘世中完成。”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浮躁忙乱?又如何在尘世中修炼一颗宁静的心呢?且看王觉仁在书中讲述的一个小故事。
有僧问大珠慧海禅师:“修道时如何用功?”慧海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所有人不都这样?难道他们同师父一样用功?”慧海说:“不同。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心的宁静,就要有将诸事放下的本领。故,首先要打扫的是我们的内心,而非所谓的尘世纷争。不要埋怨工作多,也不必计较意见相左。让你的心灵井然有序,便会拥有一颗宁静的心。
《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实在是一本好书,它告诫世人,拿出所有的诚意,践行你的良知,指向内心修行,消除名利贪念,便能远离痛苦,走出迷惘,进入最为自由的人生境界。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