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权,刘 薇
(1.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2.中央财经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81)
企业环境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影响的实证研究
陈国权1,刘 薇2
(1.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2.中央财经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81)
基于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 Theory)和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根据对来自中国企业的130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组织学习方式的平衡有显著影响,并且存在不同的作用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探讨不同的环境特征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两种学习方式平衡的影响。
环境动态性;环境竞争性;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组织学习平衡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强度日益加大,组织学习已经成为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并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对组织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研究者对组织学习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March(1991)[1]将组织学习分为探索式学习(exploratory learning)和利用式学习(exploitatory learning)。企业将注意力和资源分配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上,企业既需要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又需要利用现有知识和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改进。因此,如何促进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以及如何促进这两种组织学习方式达到平衡成为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5-6]。研究者提出了会对这两种组织学习方式产生影响作用的情境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文化、组织战略、组织领导、组织结构和环境因素[7-9]方面。在这些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中,环境是唯一外生变量,不由组织内部其他因素所决定。而组织学习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3,10]。因此,组织的外部环境是组织学习一个主要的力量来源,探讨外部环境特征如何影响和塑造组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已经有研究者探讨了环境与组织学习的关系,在过去的研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趋势:一是研究组织对所处环境中的信息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却较少关注到环境变化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作用[11];二是研究探讨了环境特征作为调节变量如何影响组织学习与组织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较少考虑到环境对组织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12]。本文总结认为,以往研究忽略了组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13-14],而且组织需要从外部环境中持续获取相关资源来进行有效学习[15-16]。目前,较少有实证研究关注环境对组织学习的直接影响作用。本研究建立在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 theory)和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基础上,提出不同的组织外部环境,包括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方式平衡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文献讨论和实证检验,本研究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贡献:第一,本研究在复杂性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在促进组织学习以及组织学习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尽管很多研究都提出环境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但是较少有研究将环境因素作为组织学习的直接影响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对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方式平衡的影响进行实证探索;第三,研究者们在以往的研究中考虑了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性,本研究对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的不同影响作用进行区分,探讨不同的外部环境会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平衡,起到怎样不同的影响作用。
(一)理论基础
1.复杂性理论
复杂性理论将组织看作是一个为应对环境变化而不断发展、进化和学习的有机体。作为复杂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组织需要不断从外部环境中进行能量输入(energy-importing)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外部环境的动荡性越高,系统需要输入的物质和信息等能量也就相应越高,才能够保证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有效适应不可预见的未来环境[15-17]。复杂性理论认为,组织系统中,各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转于混沌的边缘(edge of chaos),具有稳定与不稳定、确定与不确定并存的特点,有效组织的进化策略体现于在这种混沌边缘保持平衡[18-20]。双元学习(ambidexterity)用来解释组织内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5],认为这两种学习方式是共同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学习和进化过程体现在,环境引起的改变使得组织不断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平衡状态,使组织更好地与环境相适应。因此,对于面临动态和竞争环境的复杂组织,组织系统在混沌的边缘实现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双元性,组织学习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6]。
2.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重点关注在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中,引导组织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13, 21]。Teece等人 (1997)[22]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建立、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以应对快速变化和复杂竞争的环境的能力。动态能力观点中,将组织学习视为一个动态的战略更新过程,包括新知识的创造(探索式学习)和已有知识的利用(利用式学习)之间的平衡,而这两种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组织外部[21],环境推动了组织通过学习建立动态能力的过程。双元学习,也就是同时采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是企业建立动态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关键在于通过整合新的和已有的资源(包括信息和知识等),克服企业惰性和路径依赖[23]。建立动态能力需要管理者对外部环境有强烈的意识,不断感受和获取市场和技术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机会,实现企业的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共同提高,否则,企业容易“陷入中等陷阱”(stuck in the middle),导致企业在两种学习方式上都表现平平[24-25]。
(二)研究假设
1.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平衡的影响
Dess和Beard (1984)[26]将环境动态性定义为环境的改变速度和不稳定程度。Miller(1987)[27]认为环境动态性包括:环境中企业成长机会的变化、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变化、产品或服务的创新变化、开发探索活动变化。陈国权和王晓辉(2012)[28]在Miller(1987)[27]、Jansen等人(2009)[2]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境动态性进行总结得出,环境动态性关注组织的竞争对手、顾客、合作伙伴、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或需求的变化程度,以及企业产品与服务类型、所处行业的趋势和技术创新的变化程度。环境动态性对组织学习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基于复杂性理论,环境向组织输入能量(包括物质、信息和知识等),环境的变化刺激组织不断进行学习变革;另一方面是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根据信息-过程观点(information-processing view),组织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和资源,动态的环境让组织在了解利益相关者行为和客户需求变化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行业和市场信息,促使组织运用相应的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利用机会、规避风险。
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都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时刻保持对所处环境变化的敏锐性,企业才能更好地了解外部环境,获取正确的知识和经验[19]。变化的环境给组织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29],保持组织知识更新与环境变化的同步,持续进行组织学习和变革,企业才能够有效适应并充分利用环境变化[18-19]。组织从环境中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通过实验[7, 30]、创新等方式进行有效运用[16],信息中的变化因素能够帮助组织开发新的知识,以灵活应对环境的变化。同时,环境资源也会与组织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外部变化,促进信息在企业内部交流和传递,通过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和实施,提高企业执行力[19]。
组织所面对环境变化的速度和程度,都会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之间的平衡产生影响[31]。He和 Wong (2004)[5]提出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之间的有效平衡,可能会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动态性产生变化,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检验在动态环境之中,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如何达到平衡。尽管企业中部分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信息和知识并不是有限的,外部信息和知识的有效利用能够缓解内部资源的竞争[32]。由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都需要使用相关资源,造成了资源的内部竞争[1]。因此,当外部环境变化速度较快时,会产生大量的新信息和新知识,使资源更加充分,企业更有可能同时实施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从而使二者达到平衡。另外,动态能力与企业的环境感知能力有关,动态能力对环境线索的感知主要关注外部环境和市场中的变化[33]。而企业双元学习的实现同时也是动态能力的建立过程[23],这些能力从变化的环境中获取了不同的渠道和资源,帮助和促使企业进行双元学习,促进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共同实现[34]。
综上,我们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1a: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假设1b:环境动态性对利用式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假设1c:环境动态性对组织学习平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2.环境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平衡的影响
环境竞争性被定义为环境的竞争程度,以竞争者和竞争领域的激烈程度作为衡量方法[27]。处于竞争环境中的企业,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业中组织规模和数量的增长、技术变革速度的提高以及行业中信息扩散的速度变化。竞争环境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组织学习,是因为竞争环境对企业目前的状况形成了挑战,从而激发和促进了组织学习[35]。市场中竞争对手数量的增加,以及由竞争产生的市场和技术变化,会促使组织产生内部动力,驱动组织进行学习和变革,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16]。竞争的环境促使组织通过学习的方式建立动态能力,竞争性产生竞争力(competition leads to competence),意味着企业在学习如何克服竞争挑战的过程中,建立了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36]。
环境的竞争性对这两种学习方式都会产生影响作用。一方面,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企业不断获取和吸收新的环境知识和信息,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并时刻关注竞争者动向[29],在此基础之上,竞争的压力使得企业通过探索新产品和新市场培育竞争力,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12]。环境的竞争性激发企业通过对新市场和新产品的探索行为,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竞争的环境也为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动力,环境的竞争性推动了企业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和对服务质量的提高[37]。由于竞争性较强的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企业需要通过利用式学习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及时对竞争行为做出响应和反击,否则就会失去现有市场和客户[12]。
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必须同时运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才能保证企业能够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在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对探索式学习建立的竞争优势进行快速的整合利用,否则就会被竞争者模仿和复制,甚至以更低的成本推出改进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较高程度的知识利用和效率提升,企业在创新和实验方面进行的探索,就是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2]。因此,在一定的竞争水平上,企业既需要探索式学习抓住和应对新的市场机会和需求,同时需要通过利用式学习来保证已有的竞争优势和企业能力[38]。在竞争的环境中,企业更需要实现双元学习,环境竞争性会促使企业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综上,我们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2a:环境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假设2b:环境竞争性对利用式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假设2c:环境竞争性对组织学习平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通过方便取样的数据收集方法,针对中国企业的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约200份,回收问卷后,删除了其中填写不完整和没有认真填写的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130份。调查样本的总体情况如下:东部地区的企业占调查样本的75%;国有企业占调查样本的40%;制造业企业占调查样本的25%;企业的平均年龄为19年;企业平均人数为14680人。参与调查的管理者具体情况如下:男73%,女27%,平均年龄为37.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9.3年。被调查者根据其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问卷均采用7点李克特量表,从1-7进行打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
(二)变量测量
环境变量。环境动态性的测量采用Miller(1987)[27]的量表,动态性具体指的是企业所在市场中顾客需求、产品和服务技术以及主要产业竞争态势的变化程度,共有7个测量条目。例如:“本企业的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快”,“本企业所在行业中的产品或服务的类型变化快”。环境竞争性的测量基于Jaworski和Kohli (1993)[39],以及Yang、Yu和Lee(2002)[40]的量表,竞争性具体是指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竞争激烈程度,共有6个测量条目。例如:“本企业所在的行业中竞争非常激烈”,“本企业所在的行业中,任何事情一旦一家企业做到了,那么其他竞争对手很快也能做到”。
组织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采用Atuahene-Gima和Murray(2007)[41]的量表,该量表是在中国情境下所开发的。探索式学习是企业进行探索式学习活动的程度,具体指企业搜索并利用与企业当前市场和产品经验无关的经验和知识,主动进行实验性的尝试。探索式学习有5条测量条目,如“本企业寻求那些具有试验性和风险性特点的产品方面的知识”、“本企业收集在我们现有市场和技术经验之外的各种信息和创意”等。利用式学习主要是企业进行利用式学习活动的程度,具体指企业关注已有的相关市场和产品信息的获取,以不断提升生产率和效率。利用式学习有5条测量条目,如“本企业采用成熟的方法来进行产品开发”、“本企业强调要充分运用自己在现有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等。
组织学习平衡: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根据He和Wong(2004)[6]的研究,对探索和利用的平衡主要有两种测量方式,一是采用探索和利用的乘积,二是采用探索和利用差的绝对值。本研究采用第二种方式——差值来代表二者的平衡作用。基于王凤彬, 陈建勋和杨阳(2012)[42]的研究,探索和利用式学习差的绝对值除以二者之和代表组织学习的不平衡度,该值越大说明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水平相差越大。用1减去不平衡度得到组织学习的平衡度,组织学习平衡度的数学表达式为1- |x-y| / (x+y),其中x代表探索式学习,y代表利用式学习。组织学习平衡度为0到1区间内的小数,越接近于0表示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越不平衡,越接近于1表示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越平衡。
控制变量。本研究对可能会影响组织学习的企业特征变量进行了测量,并在实证研究中对这些变量进行了控制。包括:企业所在地区(虚拟变量,企业所在地区为东部时为1,非东部为0,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分的地区,东部地区包含京、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桂、琼12省/市/自治区);企业所处行业(虚拟变量,制造业为1,非制造业为0);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虚拟变量,国有企业为1,非国有企业为0);企业年龄;企业人数(对企业员工总人数取对数log10处理)。
(三)信度效度检验
对变量进行信度检验。环境动态性(α=0.91),环境竞争性(α=0.90),探索式学习(α=0.93),利用式学习(α=0.88),变量均具有较高的Cronbach’ s Alpha系数,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
对变量进行效度检验。对环境动态性、环境竞争性、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4个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后发现,如表1所示,四因子模型对于数据的拟合度较高(χ2=507.68,df=224,χ2/df=2.27,RMSEA=0.09,CFI=0.94,NNFI=0.93,GFI=0.75),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由于研究采取被试主观测评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Harman单因子检验,以排除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问题[43]。首先,对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各个模型的拟合度如表1所示,四因子模型的拟合度是最佳的,明显优于单因子模型,研究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其次,对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第一个因子解释总体的变异量为22%,小于Hair等(1998)[44]提出的50%的标准,研究结果可接受。通过以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没有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明显影响。
表1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度
注:n=130。
(一)描述性分析
对本研究涉及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为相关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表2 相关系数表
注:+p<0.1,*p<0.05,**p<0.01, 双尾检验,n=130。
(二)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的影响
采用分步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第一步将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自变量放入回归方程。对假设1的验证如表3所示,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模型2,β=0.35,p<0.01);环境动态性对利用式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模型4,β=0.34,p<0.01);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模型6,β=0.01,p<0.05)。因此,假设1得以验证,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平衡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动态性越高,组织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水平越高,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之间越容易平衡发展。
表3 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和组织学习平衡的影响
注:+p<0.1,*p<0.05,**p<0.01, 双尾检验,n=130。
(三)环境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和组织学习平衡的影响
对假设2的验证如表4所示,环境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呈现正向的影响作用趋势(模型2,β=0.14,p=0.12);环境竞争性对利用式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模型4,β=0.20,p<0.05);环境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呈现正向的影响作用趋势(模型6,β=0.01,p=0.36)。因此,假设2部分得以验证,环境竞争性对利用式学习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竞争性在整体趋势上,对探索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平衡发展起到正向影响作用。
表4 环境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和组织学习平衡的影响
注:+p<0.1, *p<0.05,**p<0.01, 双尾检验,n=130。
对比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影响,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β=0.35,p<0.01)的正向影响稍高于利用式学习(β=0.34,p<0.01),动态性强调的是环境改变和不稳定性,总体上更倾向于促进组织发现新的知识技能和市场机会。然而,环境竞争性对利用式学习(β=0.20,p<0.05)的正向影响高于探索式学习(β=0.14,p=0.12),竞争性强调的是竞争对手的数量和竞争强度,更倾向于促进组织对已有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改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从整体上看,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存在正向的影响作用趋势,但是环境影响组织学习的机制是复杂的,可能会存在其他规律对这一过程也产生影响。另外,过高的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也可能会减弱组织学习,导致环境对这两种组织学习及其平衡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因此,本研究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探讨环境与组织学习的非线性关系,针对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的平方项,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
(四)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的非线性影响
采用分步回归方法,进一步验证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的平方项,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的影响。第一步将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自变量和自变量的平方项放入回归方程。根据常用的平方项的计算方法,先对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进行中心化处理(取z值),再进行平方项的计算,以降低多重共线性问题对结果的影响。
如表5所示,环境动态性的平方项对探索式学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模型2,β=-0.02,p>0.1);环境动态性的平方项对利用式学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模型5,β=-0.02,p>0.1);环境动态性的平方项对这两种学习方式平衡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模型8,β=0.00,p>0.1)。因此,在本研究中,环境动态性与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和两种学习方式的平衡之间的关系如前(表3)所示,表现为线性关系。
如表5所示,环境竞争性的平方项对探索式学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模型3,β=-0.12,p<0.1);环境竞争性的平方项对利用式学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模型6,β=-0.01,p>0.1);环境竞争性的平方项对组织学习平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模型9,β=-0.02,p<0.01)。因此,在本研究中,环境竞争性与利用式学习存在线性的促进关系,而竞争性与探索式学习存在倒U型关系,竞争性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存在倒U型关系。
表5 环境平方项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的影响
注:+p<0.1,*p<0.05,**p<0.01, 双尾检验,n=130。
在一般情况下,环境竞争性能够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平衡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然而,当环境竞争性过高时,竞争性的进一步提升会对探索式学习产生负向影响。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来看,当环境竞争性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加强利用式学习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企业会通过已有信息和知识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在竞争市场中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更有效地适应环境。而且,在竞争导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更容易发挥自身已有优势而不是对外部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从企业外部来看,当环境竞争性过高时,探索式学习的成果会在竞争对手中迅速扩散[45],减弱了企业进行探索式学习的意愿。因此可以认为,为了防止投入时间和资源取得的成果被竞争对手所利用,企业会减少对新产品和服务的探索和试验。还有学者认为,当环境竞争性过高时,企业难以识别和获取环境中的真实信息,更加难以对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做出正确的判断[19],为了维持目前的市场,企业会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提高效率。另外,本文认为,当环境竞争性过高时,各企业对资源发生激烈争夺,可以获得的资源相对减少,减弱了企业进行探索式学习的能力。因此,过高的环境竞争性导致探索式学习水平有所下降,不利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发展。从总体上看,环境竞争性对利用式学习存在正向的线性影响作用,对探索式学习和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平衡呈倒U型的影响作用。
本研究建立在复杂性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目的是探讨外部环境对组织学习及组织学习平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企业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探讨并区分了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起到不同的影响作用。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以及这两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平衡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环境动态性越高,组织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水平越高,这两种学习方式越容易平衡发展。而环境竞争性对利用式学习起到正向的促进,对探索式学习以及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之间的平衡影响呈倒U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的影响是正向的;但是,当竞争性过高时,环境竞争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组织探索式学习,相应地减弱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平衡水平。研究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环境因素对于组织学习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不同的环境特征对组织学习及组织学习平衡的作用存在差异。
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复杂性理论将环境视为组织物质和信息等能量输入的来源,环境动态性越高,系统为了保证适应性和缓解环境压力,需要输入的能量就越多[15]。外部动态环境激发了组织通过探索和利用两方面开展组织学习活动,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组织中达到一种稳定与不稳定、灵活与不灵活的运作方式,使得组织实现双元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达到平衡状态。一方面,动态的环境中信息量更大,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动态性推动企业通过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获取并利用技术和知识资源[17],对于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有助于缓解资源有限性对于组织学习平衡的限制[32]。另一方面,组织学习平衡的过程也是组织建立动态能力的过程,环境的动态性促使企业不仅需要探索新的技术和能力,发现变化环境中新的市场和机会,同时还需要企业重新配置已有资源并提升效率,维持现有市场并应对外部变化[22]。环境动态性激发了组织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的提升,促进了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发展。
环境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其平衡在整体上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趋势,竞争性对利用式学习具有线性的促进作用,而对探索式学习和这两种组织学习平衡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竞争性的增强能够激发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探索式学习能够帮助企业应对产品和服务的快速更新[2],而利用式学习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12]。为了应对竞争对手,企业将竞争优势建立在这些动态的适应能力之上,进而实现了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当环境竞争性到达一定水平时,组织探索式学习水平最高,这两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平衡达到最佳状态。当竞争性过高时,竞争性的进一步增强会迫使企业选择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充分利用内部的有限资源,采取利用式学习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来建立竞争优势。因此,当竞争性高于一定水平时,企业进行探索式学习的意愿和能力都相应降低,探索式学习的成果会被竞争对手迅速获取并加以复制,较高的竞争导致企业缺乏充分的时间和资源,获得正确和真实的信息,来推动新市场和产品的开发和探索。过高的市场竞争减少组织进行探索式学习,减弱了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之间的平衡。
本研究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的组织学习影响因素问题,重点关注了环境对于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组织学习之间平衡的作用,特别是区别了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两种主要的环境特征因素对于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方式平衡所起到的不同影响作用。通过对环境数据的观察、解释和吸收,管理者不仅能够获取环境事件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而且有助于管理者判断环境的变化和竞争趋势,做出正确的行动判断和管理决策。管理者需要保持对外部环境高度的敏感性,必须充分意识到环境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竞争对手和竞争市场处于怎样的情境[19],才能做到及时获取和利用环境中的有效信息,通过提高组织学习建立动态能力,实现企业对动态竞争环境的适应,并得到发展。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程度,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的不断变化激发组织同时采取这两种学习方式来应对,而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平衡。但是,企业需要意识到,过高的竞争强度不仅不利于探索式学习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会减弱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之间的平衡。
研究从复杂性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环境因素对两种组织学习及两种组织学习之间平衡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证研究区分了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对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及这两种学习方式平衡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对组织学习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贡献。但是,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首先,研究结论是基于现有的有限样本数据得出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检验研究结论的适用性,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大研究的样本量,对更多数量和多样性的企业开展调查和数据收集,以提高研究的普适性;二是对某一具体行业或类型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2],探讨环境因素对某一特定类型企业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另外,研究变量的测量采用的是企业管理者的自评数据,虽然研究中采用Podsakoff和 Organ (1986)[43]提出的 Harman 单因子检验方法,排除了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的显著影响,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采用非同源数据进行检验分析。例如,对于环境变量和组织学习的调查测量可以采用不同企业管理者的数据。
其次,外部环境影响组织内部活动的实证研究还需要未来进一步深入探讨[18]。从环境的角度,环境动态性和竞争性是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25, 45],但是还存在其他的环境特征因素,会对组织学习产生影响作用,例如环境复杂性(complexity)、动荡性(turbulence)等,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区别环境变量对组织学习的作用,以及检验环境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组织学习。从组织内部活动的角度,外部环境不仅对组织学习、组织创新等适应性活动产生影响[2],结构权变理论(structural contingency theory)认为组织内部也会通过结构的调整适应外部的环境变化,但是不同的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组织结构的形成以及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环境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交互影响,都需要更深入的实证研究进行讨论。
[1]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71-87.
[2]JANSEN J J, VOLBERDA H W, VAN DEN Bosch F A.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and ambidexterity: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and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J]. Schmalenbach Business Review, 2005, 57: 351-363.
[3]陈国权.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绩效的影响[J]. 管理评论, 2009, 21(1): 107-116.
[4]王宏起, 刘希宋.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学习及策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5(3):72-76.
[5]BENNER M J, TUSHMAN M L.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 238-256.
[6]HE Z L, WONG P K.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4): 481-494.
[7]FIOL C M, LYLES M A.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10(4): 803-813.
[8]BAPUJI H, CROSSAN M. From questions to answers: Review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research[J]. Management Learning, 2004, 35(4): 397-417.
[9] 陈国权, 周 为.领导行为, 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09, 30(5): 148-154.
[10]吴价宝. 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J]. 中国软科学, 2003(11): 65-70.
[11] DEEDS D L, DECAROLIS D M. The impact of stocks and flows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on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 20(20): 953-968.
[12] AUH S, MENGUC B. 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petitive intens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 58(12): 1652-1661.
[13] 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0/11): 1105-1121.
[14] WEERAWARDENA J, MORT G S, LIESCH P W, et al. Conceptualizing acceler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born global firm: 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7, 42(3): 294-306.
[15] ANDERSON P. Perspective: Complexity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science[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0(3): 216-232.
[16] KOBERG C S, DETIENNE D R, HEPPARD K A. An empirical test of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al, and process factors affecting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J].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3, 14(1): 21-45.
[17] MANSON S M. Simplifying complexity: A review of complexity theory[J]. Geoforum, 2001, 32(3): 405-414.
[18] STYHRE A. Non-linear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change management informed by complexity theory[J].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002, 23(6): 343-351.
[19] ELLIS S, SHPIELBERG 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echanisms and managers’ perceived uncertainty[J]. Human Relations, 2003, 56(10): 1233-1254.
[20] STACEY R D. The science of complexity: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 change process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6(6): 477-495.
[21] EASTERBY-SMITH M, PRIETO I M.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n integrative role for learning?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8, 19(3): 235-249.
[22] 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3] O’REILLY C A, TUSHMAN M L. Ambidexterity as a dynamic capability: Resolving the innovator’s dilemma[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8, 28: 185-206.
[24] GHEMAWAT P, RICART COSTA J E. The organizational tension between static and dynamic efficienc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S2):59-73.
[25] LEVIN A Y, LONG C P, CARROLL T N. The co-evolution of new organization forms.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0(5): 535-550.
[26] DESS G G, BEARD D W.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ask environment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1): 52-73.
[27] MILLER D. The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business strate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7, 8(1): 55-76.
[28] 陈国权,王晓辉. 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2, 24(1): 52-59.
[29] O’CASS A, WEERAWARDENA J.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industry competitive intensity and marketing-related capabilities: Drivers of superior brand performance[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0, 39(4): 571-581.
[30] HUBER G 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88-115.
[31] RAISCH S, BIRKINSHAW J, PROBST G, et al.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Balancing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20(4): 685-695.
[32] GUPTA A K, SMITH K G, SHALLEY C E.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49(4): 693-706.
[33] HUNT S D, MORGAN R M. Resource-advantage theory: A snake swallowing its tail or a general theory of competition?[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7, 61(4): 74-82.
[34] BARNEY J B. Integrat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strategy formulation research: A resource based analysis[J].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2, 8(1): 39-61.
[35] BARNETT W P, HANSEN M T.The red queen in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S1): 139-157.
[36] MCGRATH R G. Exploratory learning,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managerial oversigh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1): 118-131.
[37] GRANT R M.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7(4): 375-387.
[38] VOLBERDA H W, LEWIN A Y. Co-evolutionary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firms: From evolution to co-evolu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3, 40(8): 2111-2136.
[39] JAWORSKI B J, KOHLI A K. Market orientati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 57: 53-71.
[40] YANG J, YU L, LEE C C. The hidden value of knowledge in new product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2, 19: 573-586.
[41] ATUAHENE-GIMA K, MURRAY J Y.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7, 15(2): 1-29.
[42] 王凤彬, 陈建勋, 杨 阳.探索式与利用式技术创新及其平衡的效应分析[J]. 管理世界, 2012(3), 96-112.
[43] PODSAKOFF P M, ORGAN D W. Self-report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6, 12(4): 531-544.
[44]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et al. Multivariate analysis[M]. Englewoo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1998.
[45] LEVINTHAL D A, MARCH J G. The myopia of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2): 95-112.
(本文责编:海 洋)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on Exploratory Learning,Exploitatory Learning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Learning
CHEN Guo-quan1,LIU Wei2
(1.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2.BusinessSchool,Central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ijing100081,China)
Based on Complexity Theor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Dynamics and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on Exploratory Learning,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One hundred and thirty samples from Chinese companies were gathered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Environmental Dynamics and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had significant and different effect on Exploratory Learning,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 the filed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bout how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explorative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m.
environmental dynamics;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exploratory learning; exploitative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balance
2016-10-30
2017-01-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21061;71121001;70625003)。
陈国权(1967—),男,湖南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研究方向:组织与行为管理、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领导与团队等。
F270.7
A
1002-9753(2017)03-0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