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新桥中学,福建 长汀 366307)
立足学校特色的高中化学课程校本化开发实践研究
曹春泉
(长汀县新桥中学,福建 长汀 366307)
文章主要阐述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发设计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学方案,并以选修课形式开展实施适宜本校特色发展的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并以具体开发的教学校本化案例为例,探索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校本化实践模式。
课程改革;校本化;开发实践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学校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转变育人模式,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进行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校本化研究既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同时可以针对本校学生特点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开发者在进行研究工作时需要兼顾学校特色发展、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和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因此进行校本化课程开发本身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就是一种促进。
(一)立足学校特色,因校制宜的校本化课程开发
精心打造校园绿色文明建设,倡导绿色文明理念,精心开发特色高中,打造优质初中的办学理念。因此倡导绿色文明教育理念是本校发展特色之一。在德育工作方面,长汀县新榕中学非常重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积极开展以“励志教育”为主题的特色德育工作。班主任专业化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改进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研究重点。结合学校特色教育理念,长汀县新榕中学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为根本任务,使课程性质与国家课程及学校教育目标一致。
(二)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个性发展
美国教育家郝钦斯说过:“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的作用就是把人塑造成人,就是培养和发展他的个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高中化学选修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是依靠学校、根植于学校而开发出来的,但其总体目标必须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致,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通过丰富开放的各种形式的化学校本课程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拓展化学知识视野,使他们的个性特征得到逐步的发展。
(三)实效与趣味并重
在遵循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校本课程的选材与教学手段上,要注重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启发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同时让学会在一种轻松、趣味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体验。
案例1.实验校本化优化改进的思考《SO2制备及性质实验探究》。
在苏教版必修1专题4第一单元 《SO2的性质与作用》这一课时中主要教学目标是: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依据教材指导实验进行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用针筒收集较纯净的SO2并不轻易能做到。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一般采用演示实验。(2)演示所有教材实验,教师课前要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SO2的毒性将危害教师身体健康,学生却并不能直观体会到。(3)实验现象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设计了一例以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为主题的选修课案例,作为新课学习之后的选修课程供高一学生选择。因此,做以下教学设计:
步骤一,各学习小组展示说明本组实验设计意图和操作方法(包含装置图);
步骤二,各小组互评,可由小组学生代表选取其它任意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包括设计优点和存在不足,师生一起交流综合各小组实验方案和优点;
步骤三,通过采纳吸收了各小组方案的优点,进一步优化设计实验方案;
步骤四,教师讲解示范橡皮塞打孔的操作,讲解酒精喷灯和弯玻璃导管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问题;
步骤五,各小组成员可以依据本小组实验方案分工合作开展本小组实验装置的制作活动。
步骤六,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最后利用提供的药品进行探究实验,撰写本节课学习体会和实验报告。
操作方法与过程: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②加入药品,关闭K2,打开K1、K3,利用注射器缓慢向锥形瓶内注入浓硫酸,此时SO2气体将进入烧瓶中,当烧杯中的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尽表明烧瓶内气体已经充满,此时换上另一装有50mL品红溶液的烧杯;③停止注入浓硫酸并关闭K1、K3,打开K2,利用10mL针筒向烧瓶内注入水,稍等片刻后,打开K3.可以观察到烧瓶内有喷泉产生,并且观察到上升至烧瓶内的品红溶液褪色;④关闭K3,打开K1、K2,继续注入浓硫酸使产生SO2气体通入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出现。停止通入气体,利用针筒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立即出现大量浅黄色沉淀;⑤实验结束后,利用针筒向锥形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处理装置内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以下为实验装置图:
本案例以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物质性质探究实验的改进设计为主线,通过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充分交流、自主设计和制作改进实验装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实验机会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动手制作装置的体验过程中得以展现,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也远比传统课程来得有趣、显得生动直观。同时,该校本化案例还具备一下特点:
1.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节内容不仅仅停留在化学物质性质的探究思维演绎阶段。而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渗透绿色化学原理。
2.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巩固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
3.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案例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互相尊重、平等、促进的关系,学生是学习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制作以及探究体现创造性的化学学习体验,寻求能力培养与知识巩固的平衡。
4.充分立足本校特色。体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化学学科特点。与学校和课程教育目标一致。
本案例的不足之处在于:
1.在实践课堂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评价时间;
2.课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掌握度很难把握;
3.学生课堂动手因过于兴奋和好奇导致制作并不顺利,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体验,制作出来的仪器也不一定能够符合后续实验要求。
以上这些在今后案例设计中需要予以考虑和改进的问题。
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综合学校软硬件以及化学教研组等各方面因素,笔者在经过网络资源的整合、筛选以及本学科备课组的协商下,归纳整理了以下可供选择的校本化课程的研究课题或方案。
例如:在高一年级中可以开展研究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选题:(1)生活中的消毒产品 ;(2)萃取的原理及方法;(3)浓硫酸的性质实验;(4)趣味实验:指纹检查;植物中叶绿色的提取;(5)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废水的检测;(6)浙能集团镇海发电厂周围空气中SO2含量的检测等;(7)化学大事年表;(8)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纵览(1901-2013)等。
高二年级可以开展的高中化学校本化课程有:(1)理论与实验事实的矛盾——酸碱理论的发展;(2)兴奋剂简介、毒品危害——有机化学合成;(3)对生命致关重要的高分子——蛋白质及其四级结构;(4)生命反应中的催化剂——酶;(5)常见物质的俗名和别名;(6)单分子膜法探索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7)干电池中的学问-电池解剖到原电池制作;(8)用植物色素支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9)衣料中的化学——纤维制品等。
高三年级高中化学校本化课程的设计笔者认为主要以综合主题课程模式为主。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多阶段、多部分的活动。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回忆已有知识,发挥整体效应,采用主题深化形式将课程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成若干阶段,最后达到一个总体目标的模式。例1:从卤素性质实验展开(第一阶段)——趣味实验(第二阶段)——综合性化学实验(第三阶段)——微型化学实验(第四阶段)——探索性实验方案设计(第五阶段);例2:化学电源——各类电池原理归类——常见电池分析——电池的串联与并联电路分析——电池与电解——实际生产中的电化学。
在最初进行教材校本化时,总感觉自己思维僵化生硬,产生一个想法立即被否定,可以说校本化是在自己不断的否定中缓慢思考前行。而在校本化课程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查阅各种资料、搜索并整合网络资源、开拓了教学视野。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的尝试、以及不断被学生追问后,笔者体会到了开展校本化研究的意义和乐趣,也让笔者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组内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也明显增强。编写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分工与协作作用凸显。课程的校本化也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课程支持。在校本化开发过程中,我们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的帮助,如社区、企业、及兄弟学校等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资料和实践场地,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的联系。今后的工作要以此为基础,与组内教师更加积极开展校本化课程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多进步。
[1]刘克文.基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5).
[2]许飞剑.论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校本化实现途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
[3]孙辉斌.基于高中化学选修课教学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5).
[4]蒋华.高中化学拓展型教材校本化的成绩、问题与可能[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6).
G633.8
A
1673-9884(2017)02-0100-03
2017-01-23
曹春泉,男,长汀县新桥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