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海 张广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北京 10001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135例失眠症临床观察※
辛 海 张广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北京 100010)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28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0例(最终完成研究135例)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140例(最终完成研究133例)予艾司唑仑片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15%,对照组59.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使用睡眠药物评分及总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辨证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效果优于艾司唑仑片。
入睡和睡眠障碍;中药疗法
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易入睡,重者彻夜难眠,并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多梦等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失眠症的发病率较高,有43.4%的人群曾有不同程度的失眠[1],并且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失眠使人沮丧、焦虑,白天产生瞌睡和一系列神经症状,长期失眠会影响患者的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等,并可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整个身心健康。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症仍以镇静、安眠药物为主,但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和成瘾等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是目前失眠症治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医治疗失眠有着两千多年的经验,效果显著。本研究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135例失眠症,并与艾司唑仑片治疗1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2]确诊。中医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不寐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中失眠[4]的辨证标准,并结合临床,辨证为少阳郁火证或少阳郁火夹水饮证。表现为烦躁易怒,不能入睡,口苦,或胁痛,或头痛头晕,目赤,便秘,尿赤或尿频,舌质红苔薄黄,或舌质淡黯苔水滑,脉弦数或弦滑或弦细。
1.1.2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年龄25~70岁,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能够配合完成治疗及问卷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7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及药物等引起的失眠;酒精依赖、吸毒、痴呆、昏迷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正接受相关药物或其他相关方法治疗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1—2017-03我院治未病中心杂病门诊就诊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失眠症患者2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140例,男53例,女87例;年龄25~69岁,平均(45±5.4)岁;病程 3个月~4.1年,平均(11.60±2.97)个月;少阳郁火证93例,少阳郁火夹水饮证47例。对照组140例,男63例,女77例;年龄28~70岁,平均(47±6.2)岁;病程 6个月~4.3年,平均(11.97±4.7) 个月;少阳郁火证87例,少阳郁火夹水饮证5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0 g,黄芩10 g,桂枝5 g,茯苓10 g,党参10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清半夏10 g,生大黄5 g,生姜4片,大枣10 g,青礞石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14:00及18:30分2次温服,每次150 mL。
1.3.2 对照组 予艾司唑仑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047)1 mg,每晚1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结果。
1.4 观察指标 睡眠质量判定:应用PSQI评定[5]。该量表由9个自我评定问题及5个由睡眠同伴评定的问题组成,其中仅将9个自我评定问题分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因子,每个因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按照0、1、2、3计分,累计各因子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分数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
1.5 疗效标准 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 h,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睡眠深度增加,但总睡眠时间<6 h;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失眠加重[4]。
2.1 2组脱落情况 治疗组140例,脱落5例;对照组140例,脱落7例。脱落病例均不纳入结果统计。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5,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2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使用睡眠药物评分及总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灵枢·大惑论》曰:“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灵枢·邪客》曰:“卫气不得入阴,常留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阴阳交替、交合是人体正常睡眠的基础,而营卫失和,阳盛阴衰,阳不入阴,阴阳失交,则致脑神失调,神机逆乱,从而引发失眠[10]。少阳为三阳顺利运行的枢纽,阴阳相交的门户。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郁结,少阳经脉不利,则阳不入阴而失眠。而气机郁结,郁久化热,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火扰心神,肝火妄动,肝血不藏,魂不守舍,加重失眠;气滞日久,津液不归正化反而化为痰饮水湿,阻塞阳入于阴的道路,又加重失眠。另外,气滞日久,血运不畅,气血不能上奉以滋养心神,则神失所养,以致失眠愈重。气郁少阳者,当疏肝解郁,清泻火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利水清热镇惊的功效,用于治疗少阳郁热,扰乱心神之症[11-12]。方中柴胡为治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调畅气机,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泻少阳胆腑之热邪,配合柴胡一升一降,一透一清,和里解外,清少阳郁热邪气;桂枝通阳和表;党参益气养营,扶正祛邪;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镇静安神;茯苓利水健脾安神;大黄通腑泄热,《神农本草经》载大黄能推陈出新;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散结化痰;大枣养胃,配合党参健脾益气,防苦寒药伤胃;原方中铅丹因其有毒临床一般不用,代之以青礞石重镇安神。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少阳郁热证合并很多证型,若患者头晕、头胀或头痛明显,或寸脉弦大或浮弦有力,考虑少阳阳气亢奋,加大龙骨、牡蛎的用量,或再加用钩藤15 g平肝熄风,同时去党参,防党参升提阳气加重失眠,或用醋柴胡15~20 g代替柴胡。若舌下紫黯明显,或舌有瘀点或瘀斑,头、胸腹部刺痛或胀痛者,考虑为少阳郁热夹血瘀证,应清泻少阳郁火,同时兼顾活血化瘀,可以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基础上加丹参30 g,或合用桂枝茯苓丸,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加牡丹皮15 g、赤芍10 g、桃仁10 g。若患者舌质黯红,苔水润薄白或薄黄,小便量少或夜尿频明显,脉为弦细或细迟或沉细,辨证为少阳郁热兼血虚水饮,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当归芍药散,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加当归15 g、川芎10 g、赤芍10 g、生白术10 g、泽泻10 g。若兼平素脾胃虚寒,进食寒凉则腹痛腹泻,或脘腹喜暖畏寒,则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基础上加砂仁3~5 g、干姜5 g,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意。
PSQI是Bussy等于1989年编制的睡眠质量自评量表,该量表可以全面评价失眠患者入睡难易程度、早醒程度、睡眠质量、睡眠后功能恢复程度等,可以较好地观察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理精神状态及活动功能的影响,简单易用,信度和效度较高[5],已成为国外研究睡眠障碍的常用量表。既往研究表明,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活动均较正常人群下降,失眠症对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均有不良影响,即失眠症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改善睡眠质量、恢复日间功能等方面优于艾司唑仑片。此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能缩短入睡时间,促进睡眠深度,延长睡眠持续时间,防止早醒、易醒,减少夜尿次数等,同时患者呼吸不畅、冷热疼痛等自觉症状均有改善,恶梦次数亦减少,综合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片。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及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对失眠症产生治疗作用[15]。本研究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的短期效果尚佳,远期疗效有待持续观察,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7.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M].北京,1993:186-187.
[5]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6] 程国良,钱彦方,李静,等.失眠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6,3(3):174-179.
[7] 王文骁,杨玲.失眠症及其治疗新进展[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11):981-983.
[8] 袁莲芳,陈果,贾宏阁,等.GABAA受体研究现状[J].现代临床医学,2014,40(2):89-92.
[9] 刘冬梅.艾司唑仑片不良反应总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0):208.
[10] 王晓媛.李浩从少阳论治失眠症经验[J].中医杂志,2012,53(13):1150-1151.
[11] 张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肝郁化火证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7):527-528.
[12] 陈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解读及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420-3422.
[13] 潘集阳,赵耕原,张晋碚.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0,9(3):178-179.
[14] 聂晓伟.失眠人群的个性特征、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5] 欧碧阳,李艳,杨志敏,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的机理[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1887-1888.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3.015
※ 项目来源: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编号:2011-03-057)
辛海(1972—),男,副主任医师,硕士。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失眠、头痛、肺癌、糖尿病及中医体质学。
R256.405.31
A
1002-2619(2017)03-0377-04
2016-10-09)
△ 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育处,北京 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