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立足实际,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第一部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的制度性文件。今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更加有力的措施,要从总体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500多万人,其中,300多万教师坚守在最偏远、最艰苦、最贫困的乡村地区。在近年的全国两会上,乡村教师始终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群体。然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交通不便、环境艰苦、事业发展受限等原因,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等问题。
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该如何稳定教师队伍,为乡村教育留足优秀的“种子”?对此,本刊编辑策划此话题,并特约几位作者笔谈。
整合·引领·服务
文 王 海
1.整合教师资源。了解、评估教师专业和专长,挖掘、激发教师潜在能量,科学、合理地统筹设置教师团队,让每位教师在更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就是说,要让专业的教师做专业的事,让适宜的教师做适宜的事。
面对教师数量不足或专业教师短缺等状况,简单地以行政手段,要求教师从事非自身专业的教学活动或非自身专长的管理工作,这样做,满足的是课有人代、事有人干的眼前需求,影响的可能是教师从事乡村教育的热情和能量,这是必须要注意和防范的。
通过新分配、校际交流等方式补充乡村教师时,一要优先选拔那些从事乡村教育意愿强的教师,二要按照缺啥专业教师就补啥专业教师的原则定向补充,三要选拔更多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补充的教师上岗前,要实施岗前培训,包括试岗。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真正有意愿、有能力的教师充实到乡村教师队伍中来。
2.引领教师成长。引领教师成长,一是要指方向,指引教师理性面对乡村教育现阶段的短板和弱势,深入了解政府和社会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值,积极展望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发展前景,牢固树立服务农村教育和农村学子的责任和使命。从思想上明确努力的目标,清晰规划发展蓝图,解决好“我要朝哪里走”的问题。二是要给平台,搭建教师强化敬业精神、提高专业素养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途径和方式,引导乡村教师在校本培训和城乡共建、专家辅导等各类研修活动中,主动碰撞,独立思考,充分借鉴专家、同行的专业性实践成果,全面汲取各种专业营养,夯实从教能力,解决好“我怎么能做得更好”的问题。
教师获得了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双成长,自然会逐渐克服畏难和畏惧情绪,消除盲目悲观甚至妄自菲薄的错误倾向,以积极的姿态、专业的办法应对各种现实问题和困难,于平凡的岁月里“创作”看似普通、实则深刻的农村教育画卷。
3.服务教师需求。实践中,一是要用足、用好已出台的发展乡村教育和支持乡村教师的各项政策,确保其在基层学校落地生根,让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更好地享受各项政策福利。二是要客观梳理乡村教师在思想认知、专业提升、生活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很具体、很细微的问题。汇总现实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深入探究问题形成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研制解决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则,对症下药,逐一破解。对一时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和教师沟通,防止出现旧问题未解决、新障碍又产生的不良循环现象。
用政策留住农村教师
文 张 丽
笔者认为,要想留住农村教师,必须政策到位。地方各级政府要依照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结合当地实际,出台和完善农村教师管理政策。
1.定向招聘农村教师。对招入的农村教师设定不少于小学1轮(6年)、初中2轮(6年)的农村服务制度,即在招聘公告上注明:到农村担任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要服务满6年才能调动工作或参加公务员考试(包含其他事业单位应聘)。
2.鼓励终身扎根农村。一是用经济待遇留人。按农村、偏远农村、偏远艰苦农村三个档位设立一定比例的津贴,如分别按工资的5%、8%、10%设定农村教师津贴补助。二是用生活福利待遇留人。以高于城市教师的频率定期为农村教师免费体检(如城市教师1年体检一次,农村教师则半年体检1次);给农村教师提供2室1厅且有厨卫的周转房,使农村教师能够在任教地举家入住,安心从教;分批安排20年以上工教龄的农村教师享受公费到名胜风景区疗养等福利待遇。三是荣誉留人。设立农村教师任教光荣证制度并颁发证书,如可以颁发农村任教10年、20年、30年、40年光荣证,使其在评模、评优、晋升职称中,分别相当于县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荣誉。
3.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工作。在全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同时,让农村教师“吃偏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高端培训。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而且可以惠及广大农村学生。同时可以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并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建立城乡捆绑帮扶机制。通过支教和交流,帮助农村教师融入课堂教学改革大潮,与城市学校教师齐头并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建好心灵成长家园,让优秀教师扎根乡村教育的沃土
文 钟乐江
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待遇。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发展,不断加大乡村教育投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学校,要切实用好教育经费,搞好学校硬件建设,绿化、美化校园;添置、更新教师办公设备,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努力营造出优美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2.倾情教育关爱,增进情感交流,凝聚向心力量。乡村教师的工作很辛苦,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烦恼和苦衷,他们尤其需要教育管理者和学校领导的关心、体贴和爱护。作为教育管理者,要经常深入乡村学校,深入到教师集体中,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体恤他们的生活疾苦,做他们的知心人和贴心人。作为学校领导,要善于舞动“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双重飘带,既体现出管理者的“刚性”,又表现出管理者的“柔性”,做到严爱相济,这样才能增强教师工作的向心力,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3.狠抓教育科研,开展结对帮扶,创设成长通道。一方面,扎实开展师徒结对,集体教研,促进乡村教师成长。师徒交往的过程,就是对思想、信念、方法、经验的传承过程,也是理念更新、教学创造、经验改造、智慧生长的传承过程。让专业和所教学科相同或相近的新老教师结对,定期、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和教学交流活动,让中老年教师传授教育管理学生、课堂教学的经验体会,让年轻教师教中老年教师掌握、使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方法与现代创新手段有效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成长空间。
另一方面,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和网络微机室的建设和管理,添置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社会科学书籍;加强图书管理人员培养,提高图书管理和服务质量;加强图书室环境和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此吸引教师们走进学校图书馆(室)。
创新机制解决农村师资问题
文 张永安
1.要进得去。这就需要化解编制困扰,解决表面超编实际短缺教师的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完全小学学生还不足50人,按生师比核算,教师编制不够3人,而实际上没有10人是很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因此,需要直面现实,创新思路,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班师比”,这也是创新教师编制管理的应有之举。
2.要留得住。针对农村“麻雀”型小学,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鼓励他们终身扎根农村,有效解决农村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要完善农村教师工资、职务等倾斜政策和津贴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及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使他们享受应有的政治待遇和荣誉。
3.要有活力。在加强对农村教师培训提高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方案。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要进一步认识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教师交流工作提到事关教师切身利益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来抓落实。在交流教师的素质模式上,倡导“强强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优质学校的经验在农村薄弱学校生根、发芽;在交流教师的派出模式上,倡导“推荐模式”,由派出学校根据接受学校的需要和本校实际,提供多个相关教师的业务档案,由接受学校选定具体人选,这种模式凸显了教师交流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在交流教师的空间范围上,倡导“市场模式”,农村薄弱学校是需方、优质学校是供方,实现城乡交流、共同发展。
4.要有典型。要充分发挥农村教师队伍中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教师要扎根农村,立足本职岗位,埋头苦干,走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走在优秀教师的最前列。
留住农村优秀教师,助力中国教育
文赵强张奎
1.给农村教师尊严。农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工资差距大是长期以来不争的事实,即使有的地区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但是也很难做到公共性福利可以提升到跟城市教师一样的高度。比如不少地方农村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取暖费就很难及时足额发放,同样农村教师也很难享受正常的医疗保健福利,更难参加到学校建设、学校管理的民主治校中。所以,给农村教师尊严,就应该真正实施“全面薪酬”,从经济收入和公共福利两个方面改善乡村教师的综合待遇。
2.给农村教师平台。农村教师教学前沿信息相对闭塞,外出学习机会相对缺少,施展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舞台相对狭小,这一切往往会使得农村教师失去努力方向、惆怅迷惘,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给农村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可以借助互联网引领农村教师了解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可以通过城乡交流、送课下乡等活动让农村教师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登上优质课评比讲台的机会,让农村教师收获自信。
3.给农村教师关爱。要真正落实2015年国务院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对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过去基本由乡、镇财政支持,《计划》则专门规定由中央财政给予综合补贴。在教师编制改革方面,《计划》除了要求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还通过调剂编制等方式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职称评聘方面同样向乡村学校倾斜,甚至规定,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这样富有暖意的政策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使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成为了花拳绣腿的表演,更不能让农村教师最关心的职称评聘的优越性成为了空话套话。
4.给农村教师权力。80%的农村学生在学习着20%的城市学生的课本,课本中的知识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农村现状的现象,统一的教学内容常常会使农村教师束手无策爱莫能助。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也存在反复更换的现象,这不利于知识的连续性与教学的逻辑性。对此,不妨给农村教师权力,在保证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基础上,鼓励农村教师编写适合农村实际的教材,让教材与农村生活贴近,更让农村教师通过教材的编写获得更多的自信,激发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乡村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文 王方全
1.为乡村学校优质师资补“血”。打破定编定岗的教师人事制度,统筹安排优质师资。首先,要改革优质师资定编定岗的管理与使用制度,由教育局统筹优质师资,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调配,尽可能为乡村学校输送能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名师。名师支教、轮岗的期限与学制周期吻合,即小学实行六年一个周期,中学实行三年一个周期,并且从起始年级任教。名师的业绩考核、奖励绩效等由乡村学校全权负责,防止名师出工不出力。这样,既有利于乡村教师观摩学习名师,同时也便于乡村学校管理和考核。其次,通过实施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等保障性政策,遏制乡村优质师资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吸引城镇优质师资向乡村学校流动。第三,每年为乡村学校输送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并在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婚恋方面给予关怀和支持,让年轻教师愿意来、留得住,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充实乡村教师队伍。
2.让乡村学校优质师资活“血”。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政策扶持力度,适度照顾乡村学校。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将奖励性措施与制度性措施相结合,在奖励性绩效、乡村补贴、职称评定聘任、评优选先等方面向乡村学校适度倾斜,让乡村的优质师资能留得住、静得心、教得好,稳定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其次,通过将职称评定聘任、奖励性绩效、乡村补贴等与名师支教或轮岗年限挂钩,鼓励名师到乡村学校长期任教。对长期支教、轮岗的名师在住房、家庭生活、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解决名师支教、轮岗的后顾之忧,从而避免频繁更换支教、轮岗教师而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三,乡村学校要主动走出去,通过对比找差距,激发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动力,避免等、靠、要和懒、散、拖,努力结合实际情况寻找解决优质师资短缺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3.让乡村学校优质师资造“血”。加强乡村学校优质师资的培训力度,培养乡村学校本土名师。首先,教育部门可以派遣名师到乡村学校开展科研、教学专题讲座、上示范课,让乡村学校教师能够学习名师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技能。其次,乡村学校可以派遣教师与名师结对,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帮扶,也可以派遣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研修,进行观摩学习。第三,乡村学校可以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并聘请区域外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指导理论学习、学科教学和教学案例分析等,帮助教师从理论上拓展视野,从实践上提升专业技能。
促进乡村教师成长让乡村教育充满阳光
文 焦晋汾
1.政策引导,解决下得去的问题。
近年来,在教师招聘考试的名额分配上,已经对乡村学校有倾斜。同时,要求上职称的教师必须有农村支教和交流的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乡村教师匮乏的局面。作为教育管理者,就要善于凭借政策的东风,用好用足政策。一是要畅通政策执行渠道,应下尽下,不留缺口,不打折扣;二是要畅通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积极争取城镇交流教师和特岗教师;三是要畅通乡村教师培养、培训渠道,鼓励现有教师一专多能,以便更好地适应乡村教育需要。
2.提供条件,解决留得住的问题。
一是关注新入职教师。在报考乡村教师时,年轻人基于找工作的心理,可能没有多想将要面临的困难,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学校的环境和学生的现状,很多人就打了退堂鼓,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领导、老教师适时介入。首先,用乡村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激励他们,重新激发他们对现有岗位的正向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给他们压担子,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新入职的教师明白,只要肯干、努力干,乡村教师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第三,当他们有成绩时,要及时鼓励、表扬、表彰,激励他们将更大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
二是关心教师的生活和成长。首先,积极为自己的教师争取应得利益,让教师更有获得感。其次,努力搭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通过研、讲、赛、评等多种活动,促使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不失时机地进行表彰奖励,让教师更有荣誉感。第三,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在社会、家长和学生中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更有尊严感。
3.搭建平台,解决教得好的问题。
首先,要抓好培训管理。一方面积极争取、珍惜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机会,让参训教师回校后进行二次、三次分享,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其次,要做好教师成长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结合教师本人的情况,制定出三至五年的中长期成长目标和每年的短期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给教师提供机会达成目标。针对各类乡村教师(如中年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公益岗位和临时代课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和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促使各个层面的教师都有进步,都能成长。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让大家有展示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