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管带》人物的塑造与结构

2017-05-02 11:20谢志强
文学港 2017年4期
关键词:水师庙堂小说

谢志强

长篇小说就技术而言,有两个重要元素:视角、结构。长篇小说因其体量、规模之大,就决定了它要有设计感、建筑感,也就是结构。而选择什么视角又关系着结构的方式。

邹元辉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水师管带》的情节表象,一般会认为是两条线索——双轨并行。一条是十九世纪末的时代变局,主要是“庙堂”层面(朝廷上下的官场内耗与衰落);另一条是宁波镇海人贝锦泉的命运变迁,主要是“民间”层面(包括儒商、渔民以及知识阶层)。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两条并行线时合时分,而国家和个体、民族与个人以及宏大叙事与微小细节分别由两条线承载、运行,展开了一个大清帝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夕的辽阔的社会画卷,而且,邹元辉采取的是全知全能的视角——俯视,全能视角,重点关注,就如同镜头的摇动,有远景、中景、近景,还有特景,既有画面感,图配音,人物、场面,尽收眼底。阅读时,仿佛随其镜头不断转换场地。邹元辉不但写人物的音、行,而且,还让人物想。镜头切入了人物内心。这种全知全能视角,还扩散到全球化的视野,将大清帝国衰落放入世界格局的大背景里,反衬出主人公贝锦泉的英雄形象。如果说那是大清帝国的黄昏的话,那么贝锦泉则是日落前一缕绚丽的晚霞。结尾的试航,与日本船的相遇,预示了甲午海战的黑暗。

但是,书名所示,这部长篇小说重要表现“水师管带”的形象。邹元辉提醒读者:他要塑造水师管带这个重要人物。小说的第一要务是写人,尤其是写好主人公。那么,再来看所谓双轨并行,就有了别样的意味。

那两条线,其实是因果关系,主次分明。“庙堂”为辅,“民间”为主。前者是衰落的趋势,后者是成长的经历。那主人公贝锦泉的成长,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成长小说。一衰一盛,国衰人盛,形成对比、反差。

“庙堂”(朝廷上下的官场)这条线上的情节,几乎占了全书近三分之一份额。第一章,贝锦泉还是十四五岁的少年,离“水师管帶”的身份那么遥不可及。全书二十章。至第十八章,吏部才任命贝锦泉为中国自造第一艘战舰的管带,但此舰尚无命名,且尚无下水。

虽然,邹元辉着力写的故事是:中国自造第一艘战舰的第一位“水师管带”——英雄是怎样“炼”成的。将其放在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时局危机的大北京中去历练。真金不怕火炼。这就引出了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炼”成英雄,有三个重要环节。第一次撑小船摆渡,渡人渡己;第二次,驾驶“宝顺轮”歼灭海盗,抵抗太平军的侵扰;第三次,造舰,试舰,准备抵御洋人入侵。内忧外患,一次比一次危机加重。始终贯穿着一个物体:船。船是穿行于整个故事的意象。人与船的关系中,“炼”英雄于是也就有了具体落实的载体。不同的船,功能各异,洋轮的见习船员、自享的摆渡小船、英商手中购来的轮船、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战舰,这么在一条船上磨炼精骨、精神,船伴随着人物的成长历程。

船是社会甚至世界的微缩体。在大清帝国封闭的状态里,船面向大海,意味着开放的姿态,对外交流、交融。此部小说的下半部,核心情节是中国第一艘军舰的制造、试舰。说是自造,其实是洋人出技术,中国出经费,是“中外合资”的舰,而且,水手也是中外混搭。所谓的中国制造,无论技术还是水手,聚集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人,那是一个很奇特的小空间。所以,中国第一艘战舰是个怪胎,国内国际的各种力量都作用在第一艘战舰上了。从而写出了“水师管带”的有勇有智的本色。这仅仅是甲午战争的前夜,当战争爆发时,在大清舰队里,民族英雄邓世昌也招募了印度士兵之类的外籍水手。在《水师管带》中的邓世昌,其还是下层小人物。

《水师管带》紧扣贝锦泉与船的关系这条线,它和“庙堂”这条线形成了两条线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危急关头就出现节点:船(舰)。船召人,船等人。这样就营造了呼唤英雄的效果: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庙堂”的情节。贝锦泉不在场,那空谈和仪式;因为内耗,显出空虚之空,这种空有着召唤的意象,召唤贝锦泉在出场充实。因此,贝锦泉的不在场,能感到其在场,召唤背后,是推和托,历史中的大人物推托起了贝锦泉这个小人物。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走进虚构的小说,就如同一个虚幻的花园开了真实的玫瑰花。本文的叙述中可以辨识出作家做了大量扎实的史料功课,将史料转化为小说元素,从而奠定和还原了历史的场景和基础,不但增强了虚构人物的可信性,而且,以“大”托“小”,使“小”显“大”。我记得有位印度女作家在小说《罂粟海》里,以一种花来写鸦片战争。《水师管带》是用船来写人。有能量的作家总是关注“小”。小切口,小物件。

可亲可感的水师管带就这样“炼”出了,坚韧的性格,博大的情怀。在不同的船(舰)上,贝锦泉逐渐成长,形象内涵逐渐增容:仗义、机灵、忍耐、怜悯、宽容、坦荡、爱国、正义等。正义的亮对危机的暗,他总是处在风口浪尖的危难之时。

如果说三次船(舰)的召唤构成了结构感的话,那么,这种结构感在低层面还体现了设计感。可以见识三次转摸船(舰)的过程中,与贝锦泉相处相关的人物,比如贫家子弟、杨老头、胡雪岩以及洋人,在广阔的空间,特定的视角,设计了人物的聚会,还带着巧合的成分,这就是设计,它装在结构里铺底。结构和设计的背后显示出全能的视角,看得出作家那无形的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运用了民俗元素,而且,与人物的成长融揉在一起,既体现了南方的地域特点,又对人物的塑造起了作用。仿佛给人物的站立一个丰厚的文化土壤。按现在的话来说,是接地气。比如清明上坟图、说亲结亲、祭奠仪式等的习俗,以及师徒、夫妻、伙伴之间的交往传达出的规矩、礼仪。其中,师徒关系,贝锦泉给引路人桂叔磕响头,给老杨头捋布巾,可见贝锦泉的敬畏和感恩之心。所以,我认为,贝锦泉身上散发出的可贵的光,不但照亮了那时,也照亮了当下。历史超越小说之光,能照亮当下,就是现实意义。中国故事怎么启用中国元素?《水师管带》给了有益的启示。

《水师管带》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一种姿态:面向大海。第一章是突然对抢劫的海盗,第二十章是即将对外敌入侵。在第一章,全书的基本人物登场。在众多人物中,可以看出作者已锁定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就是未来的水师管带。这一章闹中有乱,热闹中的危机:内忧外患。这种乱弥漫着全书。但是,混乱中的少年贝锦泉保持着独有的姿态:水师是不是太窝囊了?第一章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气息。我视其为隐窝。镇海这个战场像个小舞台,已隐含着大世界,这是主人公出发的一个点,小说中的各种关系已隐含其中,闭与开、内与外、喜与忧、虚与实、聚与散。总之,大海向他召唤,于是,由此打开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

猜你喜欢
水师庙堂小说
清代福建内外洋考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坎(外一首)
倾斜(小说)
从“庙堂”走向“民间”
卢迈行走在“庙堂”与“江湖”之间
品水师:品水要喝很多水 却从来不能水
寄诸吟友
文学小说
熔炉旁捡回提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