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

2017-05-02 17:18陈洋孔德淇肖泽键孙凌宇
南方人物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金庸微信

陈洋+孔德淇+肖泽键+孙凌宇

我一直是一个听不懂别人说话的人

“有时候去参加内容大会,坐在那儿确实会让人隐隐不安,甚至有点焦虑,觉得我们在合谋那些观众。原来是三五个人去算计一千万人,后来算计的人越来越多,成了五千万人算计一千万人”

“我想不喝咖啡,但控制不了,还是喝很多。好像巴尔扎克就是喝咖啡喝死的,是吧?”刚端上桌的一满杯咖啡几乎被一饮而尽,王晓磊迎着我的惊讶目光,眉头微蹙地半开玩笑。一下子从我脑海里拽出了巴尔扎克的那句比喻,“一旦咖啡进入肠胃,全身就开始沸腾起来,思维就摆好阵势,仿佛一支伟大军队的连队,在战场上开始投入了战斗。”

在类似的“战场”上,王晓磊运营着一个名为“六神磊磊读金庸”的公众号。这个原本只供“金迷”内部分享的个人写作阵地,因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犀利的观点逻辑,以不高不低的更新频率在三年间迅速积累了不少粉丝。

运气

“六神磊磊”是王晓磊为微信公众号特意取的笔名,他曾这样介绍故事的开始,“我们单位全部在北京的房山封闭式培训,都关起来,你知道把我们这样的人关起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都是充满创意的人,关起来之后就琢磨,是不是搞点什么事玩,就想写公众号。”那是2013年末,彼时的王晓磊已经在新华社重庆分社做了六年记者。

虽然距离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向普通用户开放已有一年半,但那时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尚未确立。艾媒咨询《2013中国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当时微信用户主要使用的还是“文字信息聊天”和“语音对讲”功能;因为微信公众号用户体验不佳、有用信息较少以及缺少想要关注的内容,虽然用户关注度较高,但实际活跃用户数量并不理想。

然而,这个窗口期却给了新兴的优质内容生产者以机会。根据2013年11月微信合作伙伴沟通会上首度公布的运营数据,微信公众号在 15 个月内增长到 两百 多万个,每天保持 8000 个的增长。虽然官方并未披露这些数据中有多少是由个人申请的订阅号,但从历史记录可以看出,许多目前享有超高知名度的公众号大抵发端于2014年前后。

刚开始,王晓磊的计划是把公众号做成一个小专栏,一篇几百字,主要是跟金迷们内部交流。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想过要写《笑傲江湖》里的黑帮老大左冷禅,他自己创了很多剑法,有一招叫作‘千古人龙。‘千古人龙不是嵩山的景物,而他本人是嵩山派的,这是为什么呢?千古人龙是说武侯祠诸葛亮的,说明左冷禅自己的期許、野心非常大,他希望自己成为千古人龙。这样就写完了,没有多想其他的东西。”

起初还只是在熟人圈层传播的文章开始被更多的人看到,“一次培训期间,有两个人走在前面,其中一个在念我的文章,一边念一边大声地笑。你会感觉到真有人看。”

王晓磊小时候,他的母亲在废品回收站工作,经常接触到废品旧书,会从中挑选一些“品相好的、整洁可读的”给他看,“我的书也因此源源不绝,根本看不过来”,其中不乏武侠小说。到了中学,“随心所欲看书的自由时代宣告结束”,“金庸老爷子(的书)被塞在褥子底下、家里的挂画背后,反正周游了家里所有阴暗的角落”,但他对武侠特别是金庸小说的迷恋却愈渐浓厚,很多书里的段落他都烂熟于胸。

他曾这样形容金庸小说对他的意义,“更像是一个好玩的房间,有很多门,都通向未知。走进去,会发现越来越多好玩的房间。”他会因为看了“射雕三部曲”(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对宋史感兴趣而读了很多有关宋史的书,会因为看了《越女剑》而对唐传奇感兴趣,又去搜罗有关唐传奇的书看。“不知不觉花了很长时间把积累的工作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你没有痛苦也没有刻意。”很多时候选题的产生就像是一种“应激反应”,自然地流淌出来。他一般会手握好几个选题,然后选自己最想写的先写掉,“就像吃菜一样,先把最想吃的吃掉。”

但真正让他吸引金迷圈外更广阔的读者群,让那些从未涉猎过金庸原著,甚至连武侠小说都没看过的人也能产生兴趣的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的记者经历。

他把八年的记者经历视作支撑他文章的一块骨头。作为新华社的记者,他常有机会接触不同背景的人,“你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顾虑是什么,什么事情能让他们开心或烦躁。”他认为这也是有过记者经历的金庸在创作上与古龙有所不同的缘由,“你看金庸,他就知道各个层次的人在想什么,知道一个亲王在想什么,他想拉拢谁,巴结谁,和谁做朋友。他还知道一个宰相、部长、知府、县令、富豪、流氓地痞在想什么。但你看古龙,就得靠想象。”

争议

王晓磊给自己的时评画了一条线,只写关乎“底线”的话题,“比如坏得突破了底线,或者傻得突破了底线。”这些针砭时弊、旗帜鲜明的观点在给他带来拥趸的同时也招来了非难和争议。

2016年林丹出轨事件曝光后,谢杏芳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我们一家人会支持这个敢于担当,知错会改的男人,感谢朋友和球迷的关心,我们一家人风雨同舟。”在舆论一片“伐林”声中,谢杏芳的“大度”显然让一些“强势围观”的网友愈发激动。

王晓磊在谢杏芳发表声明的第二天中午发布了一篇名为《谢杏芳,你有什么资格原谅林丹》的文章,他写道,“我们是谁,我们是新时代的独立的、自强的女性男性,虽然我们把命都寄托在‘好男人‘好女人的人设上,他们一有风吹草动不老实的征兆,我们就有点崩溃,觉得世界要末日了野生动物的节日要到了,我再不会幸福了……”但这种反讽的写法却并不被一些人理解,引发了言辞激烈的反应。虽然他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负面观点放在留言板上并有针对性地回复,但并没有止住奔涌而来的洪流。

“当时帮我管理后台的表妹都快崩溃了,”他决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回应其中一位言辞极为不雅的读者,题为《和要对我用满清十大酷刑的读者聊聊》。文章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看似云淡风轻,但犀利如剑,正如他文中引用的一句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listen half (听一半),understand quarter (理解四分之一),think zero(零思考),然后react double(做出双倍反应)。”

王晓磊说他每次发布时评都会迎来一波掉粉,“啪,掉一块,就像塌陷了一角的那种感觉,然后再写一个,啪,又塌一块。”他在后台看到最多的留言之一就是“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对此,王晓磊发明了两个词,“炸读者”和“洗读者”。所谓“炸读者”,说的是通过一篇时评,像一颗炸弹一样引起某一类有共同爱好的读者蜂拥现身,而“洗读者”则是炸完讀者后“掉粉”的结果。

早些时候,他会斗志昂扬,面对那些越过底线的留言,他信奉要戳就一次性戳痛对方。喜欢从人心和人性方面思考问题的他深谙此道,他向我举例针对不同来路的攻击可以如何“一言锁喉”,他并不讳言自己是个可以说话很刻薄的人。

但有那么些时候,他还是会感觉“无力”,“一开始我还讲道理,我觉得我讲得很明白,深入浅出,但是你发现你讲很多遍,很多道理几百年前就有人讲过,但仍然没有用,所以现在我不讲道理,我就讽刺。”

真正让他诉诸法律的一次是2016年5月,他的一篇稿子《找不到大恶人的时代》被另一个自媒体公号点名说是“为百度洗地”,并暗示背后的报价“近百万”。在这篇稿子里,王晓磊的核心观点是,在“魏则西”案件中,无论是百度还是莆田系虽然都负有责任,但都不是最后真正的大恶人,他写道,“在武侠小说里,大侠们的使命就是寻找大恶人。杀了他,恶就结束了。可是,如果书上的大侠来到今天,拿着刀要为魏则西报仇,他会发现一个魔幻的事实:恶明明就在眼前,可他却偏找不到大恶人。”他希望能引导人们思考,在魏则西事件中,除了表面这些被拎出来的“恶人”,真正“恶”的本源是什么。

文章发布后,在那个风口浪尖,质疑之声很快袭来,直到一年后的现在再去查看那篇文章,还能在留言板里看到当时质疑的波涛,其中就包括“网上说你被百度收买了,这篇文章5000万,真的么?”“听说这篇文章百度花了一个亿。”这些都是发布后王晓磊亲自筛选露出的留言,一开始他并没有当回事,他说挑选露出评论的标准之一是能让他笑出来。

但事情很快发酵,随着文章和流言的传播,王晓磊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时候他的后台充斥着各种“攻击”——“我鄙视你”、“百度的钱你都收”、“沾着鲜血的钱你都收”,甚至连他自媒体圈内的朋友也来询问他传言的真假,这让他一下子惊醒。王晓磊委托律师起诉了那个公号,“如果他说怀疑我收钱了,这可以。但他讲得很笃定,说我就是收钱了,说什么收了一百万。”

文章发布后的第三天,王晓磊在当晚的推送上回应:“那稿子,我没有收任何公司包括百度1分钱。此时特别佩服黄药师,被冤枉杀人,不解释。而我只能被迫回应一些自己觉得根本不配我回应的人。”后来,经法院诉前调解,该公号最终致歉并赔偿一万元。

一年后聊起这件事,愤懑之外,王晓磊很快开启了吐槽模式,“你知道吗,我觉得造谣啊,数字你要审慎,数字会体现你想象力的上限。他的意思是什么呢,说六神磊磊收了巨款去洗地。”他觉得这里面有一层逻辑跟多年前一句备受争议的话很像,“以前有句话叫,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话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她问题不在于拜金,而是暴露了自己的价格。”

身份认同

王晓磊觉得自己的写作风格受金庸影响很大,特别是金庸写的时评,印象比较深的是《自来皇帝不喜太子》和《十年前的两件事》。“小孩子会喜欢华丽的辞藻,读了他的时评后我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东西,简简单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很好。” 他认为最好的文章要做到三点:第一,要准确;第二,要干净;第三,它可能会让你忘记文采的存在。

几乎是从创立之初,王晓磊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个专栏作家,他挂在嘴边常说的是读者而不是用户,在他那里你几乎听不到那些时髦的行话。“我觉得专栏作家不丢人啊,王小波不也写专栏嘛。”从第一篇文章到现在,王晓磊的专栏已经更新了三百篇左右的文章。

这是自媒体极速发展的三年。这个行业在与时代的互动中共振而生出的一套话语体系有时会让王晓磊觉得陌生。“我一听到模式这个词,脑袋就想炸。居然还有模式,我写个东西居然还有模式?他们会说我这个东西不能流量变现,会说我应该怎么怎么样,他们会用很多专业词汇轰炸你。”有人建议他不能老保持写专栏的状态,“他觉得我应该有经营的概念、商业的规划、下一步的考虑以及转型的准备等。”每当这个时候,王晓磊的脑袋就会嗡嗡作响。

对王晓磊来说,这并不是一种陌生的感觉,“我一直是个听不懂别人说话的人。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明明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甚至彼此是同学,但是他们讲的事情,你听不懂。你不知道他们的信息哪里来的,不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东西,也听不懂他们说的话。这样的事情多了以后,我慢慢就习惯了。”

直到今天,王晓磊依然没有团队,他开玩笑说自己是唯一的枪手。“因为我不擅长(经营),所以就算了吧,硬要憋着去搞干什么呢?”在自媒体人的聚会上,一说到经营的话题,王晓磊就没话说了,“我也会加一些群,在里面待着,他们讲的话,我听不懂,感觉自己和他们不是同行。”

专注带来了更多的认可和荣誉,但从某种意义上却仿佛给他蒙上了一层保护罩,或多或少将他与真实隔开,“别人对自己都很友善,觉得对自己恶的人没有了。但是这是假的,过的是假日子。生活里不会每个人都对你友善的。”

他提到自己的一次经历,某次修车前需要先洗车,一对夫妻承包了这块业务,让他把车开到一旁,摇起车窗,他坐在车内,夫妻俩很快就把车外涂满了泡沫,刹那间,车厢被黑暗包裹。王晓磊突然有些感慨,“你看这两个人,你会觉得这个生活比较真实。”

和解

从2007年因为工作来到重庆,王晓磊已经在那里居住了十年。他喜欢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在越来越频繁的出差比照下,重庆不仅是家,更像是一个可以跳离所有标签的小岛,在那里,他得以远远地眺望和审视那些若即若离或远或近的繁荣与浮躁。

在他离职时,公众号粉丝已经有数十万,通过公众号广告等来源获得收入。在他看来,如果说几年前社会上还在讨论“读书无用论”,那如今做内容的定价确实提升了很多;但另一方面,对内容的定价还够均衡合理,比如这个定价不完全是给内容的定价,而是给其背后的流量,这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不完全是优质的就拿的定价高,劣质的就定价低。”

“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就白居易拿到了最高的定价,而杜甫穷死了。”如果说电影除了票房还会有很多业内的评价标准,比如电影节、学院奖、特别委员会奖等奖项来回馈作者,那么在网上,内容的评价和定价完全来自网民,没有流量很可能就既沒有荣誉又没有钱。

对于阅读量,王晓磊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每次写作前,他会尽力清空这些数字的影响,“你要这么想,既然有那么多读者看,说明他们喜欢自己的思考,那就自信一点,放空自己,写自己想表达的,不要想着去迎合别人。”他觉得受众是迎合不来的,“特别是当受众变成一个整体之后,是很敏感的。你哪怕有一点点迎合,他都能看得到。”

最近,王晓磊关于唐诗的新书出版正在收尾,这本他前前后后写了两年的书有十五六万字的篇幅,对这本付出很多心血的书,他是满意的。但他也坦言自己曾怀疑这种有些“戏说”成分的写法,甚至毫不留情地把“洗剪吹”三个字安在了自己的文字上,“你知道我们做媒体的,我还写最严肃的时政新闻报道,所以我当然知道什么叫严谨。自己真的怀疑过,写这样‘洗剪吹的东西好吗?”

一些小事让他渐渐释怀,“一次有人对我讲,他原来很不喜欢杜甫,但是看了我的东西后突然觉得杜甫特别有意思,就去找杜甫的材料来看,那种时候就突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个事情是真的有意义。”

除了自媒体账号的更新、新书的出版,他今年还要做一个读唐诗的项目,最初是前同事请他来北京给孩子们讲唐诗,经过两年,他觉得效果很好,想做成一档孩子和家长可以一起听的唐诗课。但是因为前段时间某档节目的火爆,他觉得多少有些闹腾,想过了这个风口再说,“其实不一定要教小朋友多少知识,但是能让他们对唐诗有兴趣,有兴趣就好办了,有兴趣就不缺知识了。”

王晓磊说自己很理解那些在经营的道路上努力向前的同行,“有了规模,才会有效益,才会有高利润,才可以吃到最上层的那块蛋糕,樱桃、奶油都在最上面。”

对他而言,上升的空间在于不断的积累,为此,他会进行大量的阅读,还会特意去读那些超出自己水平和理解的书,“比如看读不进去的小说。”

一位知名投资人概括自己在内容领域的投资理念时曾说,“本质上,自媒体如果停留在媒体这个领域,靠优秀内容吸引受众,然后通过广告来赚取收入,本质仍然是做信息的筛选者和传递者的话,不具有太大的投资价值。所以适合融资的自媒体往往都需要做关于媒体之外的业务。”

根据新榜于2016年末发布的《2016新媒体融资榜》及36氪对该数据的补充,2016年获得投资的新媒体在111例左右,总融资额超过 21 亿,其中,估值过亿的超过 10 家,单笔融资金额过亿的包括一条、梨视频、同道大叔、开始众筹、华尔街见闻等。在明星项目的激励和资本的鼓励下,内容本身在其间所占的比例和充当的角色变得愈发复杂。

“有时候去参加内容大会,坐在那儿确实会让人隐隐不安,甚至有点焦虑,觉得我们在合谋那些观众。原来是三五个人去算计一千万人,后来算计的人越来越多,成了五千万人算计一千万人。” 王晓磊觉得,很多时候大家在台上讨论的不是内容应该怎么写,短视频应该怎么剪,谈论得更多的是生意。

我跟他交流最近听到的一个观点,“内容是手段,不是目的。”王晓磊认为这正是内容行业普遍的焦虑,但他不觉得需要太紧张,“有时候我也想,社会效益真的往往是顺带效应,有时候好的内容其实真不是创作者当初的真正目的。”

他以自己最喜欢的诗人之一杜甫为例,“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名句,前面是讲杜甫自己创作的期许和思想,后面是讲他自己的志向,都是很感人的句子。可是杜甫当时写这些句子的直接目的,是想和当官的拉近关系,想拿来求别人举荐、栽培自己的。这个目的虽然不卑劣,但也不高尚,它的社会效益是顺带出现的。”

谈到成就感,他借用了一位朋友的话,“这句话很绕,说你以后至少不会觉得你本来可以写点什么的,但是你最后终于没有写。”他接着补充道,“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写了之后,发现效果不好,觉得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有本事、有才华,但毕竟写了啊,你写了就不后悔。”

猜你喜欢
金庸微信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金庸的财富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