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张建奎+郝晓玉
【摘要】《画法几何》课程的学习,离不开空间想象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又与教师的引导分不开。因此,教师在坚持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可适时适量的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利用实物模型、挂图讲解例题,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习题,利用慕课平台辅助教学,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模型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又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空间感。
【关键词】画法几何 空间思维 多样性 授课方式
一、引言
《画法几何》是研究在平面上用图形表示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方法的学科。这门课程,既可以解决空间形体在平面的图示表达,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还可以指导学生识读工程图,因此,它常作为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于学生大一时期开设。
《画法几何》课程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要依靠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而空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
本文仅从教师授课的角度,对《画法几何》课程授课方式的多样性进行探讨。
二、传统授课方式
《画法几何》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通过例题讲解知识点,然后总结思路,进而通过习题巩固。实践证明,这样的授课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容易忽略个体差异,对空间能力较好的同学以及空间能力欠缺的同学都无法完全调动其积极性;学生只通过听讲习题,认知水平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与工程实体建立联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坚持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还要增加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更灵活自如的运用课堂。
三、授课方式多样性
(一)利用实物模型、挂图讲解例题
《画法几何》课程例题较多。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实物模型、挂图来讲解例题,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若条件允许,亦可选择有组装功能的模型。例如教师在讲授“组合体”时,如选择可组装的模型,则“组合体的组成”、“组合体各部分的形状及连接”等问题,会演示的非常清楚。若教师邀请学生一起组装模型,还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程趣味性。
(二)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习题
教师在讲解《画法几何》习题时,有时会觉得并不容易。对于空间能力欠缺的学生,没有立体图的习题讲解,无异于“纸上谈兵”,但教师在教室手绘立体图,又费时费力。为此,教师可事先利用软件(如AutoCAD)绘制习题立体图,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时,亦可选择几个不同视角下的视图(至少有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若条件允许,教师最好将实物的模拟过程,录制成短片,供学生下载观看。这样,学生通过反复观摩练习,空间能力定会逐步提高。
(三)利用慕课平台辅助教学
慕课(MOOC),是近期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学生利用慕课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尔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归总后,可进行更有针对性、更深入的回答。这种授课方式,将传统的“我(教师)”讲“你(学生)”听,翻转为“你(学生)”问“我(教师)”答,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对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和求知欲有很大帮助。
(四)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模型
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模型,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师布置好制作任务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由创作模型。这个创作过程,可以说是学生“知行合一”的过程。一般分组制作模型在课堂外完成,而分组讲解模型可以在課堂上进行。一堂生动有趣的模型讲解课,可以让学生学会共享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画法几何》课程“授课方式多样性”论题提出的初衷,既是为了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而这两者的达成,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授课方式只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对于上述方法,重点择其一二辅助教学,而不必每种方式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尝试,否则,事必躬亲,反而会使教师、学生都感到疲惫,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永田,金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研究——以《画法几何》课程教学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6).
[2]宋晓,王永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