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成就卓越班主任

2017-04-29 00:00:00陈建仁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7年12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这样的外部环境对教育者来说,压力和动力俱在。教师角色的变化,对其素养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具备以下核心素养,即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沟通协调力、学习反思力和创新力等,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人格魅力;沟通协调力;学习反思力;创新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5-0066-02

【作者简介】陈建仁,浙江省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浙江温州,325000)教师,高级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温州市首届师德楷模,温州市名班主任。

一、班主任核心素养之人格魅力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造就灵魂的劳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做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班主任迷恋于用小技巧去解决教育中的难题,而忽略了教育中的最大法宝——自身的人格修养。人格是本,方法是末,当班主任的人格遭遇到学生鄙视时,无论用什么样的技巧,都不能赢得学生信服。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养的关键时期,他们待人处事的方法、看问题的角度、学习态度等,都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这个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给他们一个好的榜样示范,尤为重要。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撼其心魄的冲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那么,班主任要如何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呢?首先,班主任要做到“以德服人”。班主任要用自身的师德感染学生,教学生明辨是非,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其次,班主任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班主任要善于追求快乐、苦中作乐、自得其乐和助人为乐,以积极的心态指导学生。再次,班主任要做到“以情感人”“以真待人”。感情是相互的,只有用真心才能换真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以身作则,班主任只有在学识和品德上不断提升自己、与时俱进,方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精神楷模。

二、班主任核心素养之沟通协调力

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韩似萍说过:“中学阶段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期,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去处理关系,让孩子去学习如何处理关系,而不是要求孩子处理好关系。”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我们每天都在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关系处理好,生活就和谐,关系没处理好,麻烦就找上门来。学生也一样,他们同样有各种各样的关系需要处理。但他们还只是孩子,有些关系还没有能力处理好,或者没有能力却偏偏自以为是地处理了。中学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发展任务就是学生的自我觉察。班主任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指导学生分清不同的关系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成为关系中的人,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各种关系中的定位,从而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事情都总归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需要培养一种能够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班主任首先要放下架子,真正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坦诚对话。所谓平等,首先班主任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适当的以亲和的语气和态度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其次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真心地爱学生;再次,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告诉学生要正视错误,有承担错误的勇气,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方法避免错误,学会承担错误的后果,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机会。最后,班主任还必须有一套比较有效的谈话技巧。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探索出一条与学生谈话的路线图,自感效果非常好。这个谈话分六步:打开心门—回忆辉煌—经历互动—寻找措施—约法三章—监督签名,具体做法是:班主任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真诚对话;请学生回忆以前最成功、最辉煌的时候;班主任与学生共情,说出与他们类似的经历,介绍自己是如何走出困境的;让学生作为问题解决的专家寻找对策;指导学生制订可行性方案,严格执行;请学生邀请一位最信任的人作为监督人来监督自己。

三、班主任核心素养之学习反思力

有人这样说过,喜欢学习的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老师影响出来的。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班主任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所以,班主任自己必须是一位好学习和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这种角色将影响学生的一辈子。班主任除了善于学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习惯就是反思。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此次改革与其说是课程改革倒不如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改革,对于班主任来说,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反思班级管理中的得与失,争取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班主任只有通过反思这种方式,紧跟时代的步伐,采取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构建理想的班集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班主任核心素养之创新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这样的外部环境对于教育者来说,压力和动力俱在。当谁都能对教育评头论足的时候,班主任要学会72种变化,要有用1000种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所以,班主任工作需要创新,创新管理方法、创新意识、创新班规制度等。如果教师观念不更新,就很难贴近学生思想认识的实际。班主任应大胆吸收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经验,紧跟时代步伐,用新思想、新方法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在研究新情况中提出真知灼见,在解决新问题中拿出真经实招。

对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评的方法,并将学生的自评结果与同学互评相结合,我把这项措施叫作“十万个怎么办?”。每当一个学生犯错,我就会布置给他一项特殊的作业,题目是“就今天发生的事,我该怎么办?”内容包括如下8点: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怎么想?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你决定怎么做?你希望我们怎么帮助你?下次碰见类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第二天请学生上讲台给大家陈述,接受全班同学评价。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犯错的学生进行彻底的反思,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借鉴。

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对照着这面镜子学习做人。班主任每天做的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有可能通过点滴小事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

【参考文献】

[1]管向群.中国班主任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齐欣.名师的人格教育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