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经纬编织人生

2017-04-29 00:00:00顾蕊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涯规划;自我认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5-0058-04

【作者简介】顾蕊,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228)教师,讲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首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一、教育背景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生涯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一,包括职业精神教育、就业创业准备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教育。

2.我国历来是纺织品制造大国,纺织品市场的运转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要求职业院校向其输送大量高素质、专业化且有着明确职业目标和方向的纺织技术人才。

3.《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必修课。

二、班情分析

本节班会课的教育对象为我校纺织服装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开朗、积极向上,有较强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他们对纺织专业课程已有基础性的认知,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意义仍一知半解,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人生发展也迷茫不清。因此,本节班会课具有开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教育目标

1.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感知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学习行业中的优秀人物,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学习和个人成长之间的重要关系。

3.指导学生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意识落实为实践行动,切实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设计思路

以课前调查研究结果导入,通过开展“感知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情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志,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行为”等环节引导学生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五、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制定并下发“职业生涯规划知多少”调查问卷。

2.联系一些纺织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并录制采访视频。

(二)学生准备

1.完成一期与班会课主题“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的黑板报。

2.填写《职业生涯规划知多少》调查问卷。

3.准备并思考“自我剖析”五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最终职业目标是什么?

4.A4纸、水笔若干。

六、实施过程

(一)导入班会——暖场调查创氛围

1.活动形式。

(1)班主任公布“职业生涯规划知多少”问卷调查情况及结果。

(2)班主任宣布本节班会主题——“穿梭经纬 编织人生”。

2.师生活动。

班主任宣布调查结果——班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其与人生发展的紧密关系认知不清;学生从调查结果中发现自己对“职业、规划、人生”的认知漏洞,自觉地提高重视度,引发自我思考,积极参加班会课活动。

3.教育方法。

调查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课前问卷调查的方式导入班会,揭示活动主题,用一系列真实而富有说服力的数据,为学生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震撼,创设出一定的活动氛围。

(二)感知内涵——众里寻“它”千百度

1.活动形式。

(1)聚精会神听一听。

(2)集思广益想一想:纺织职业,规划什么?

(3)七嘴八舌说一说:职业规划,意义何在?

2.具体过程。

(1)教师PPT呈现关于“规划”的名言警句。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

列夫·托尔斯泰:“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2)教师PPT呈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意义,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规划”,而学生所要进行的是对纺织职业生涯的有序规划,是在对个体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时代特点,根据纺织专业职业倾向,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3)学生集体讨论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意义。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帮助人才更好地掌握技能,更能为打造出彩人生做有效规划。(举例: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以1300元起家至上亿身家的福建纺织大亨陈宗立,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善于规划人生的高手。)

3.教育方法。

明理法、讨论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听、思、述”等有层次感的活动,为的是帮助学生知晓“纺织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及意义。活动采用了集体表达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思考,最后抒发自己的感想。

(三)热情为经——千行万业总关情

1.环节内容。

(1)剖析自我填一填: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认知”表格游戏。

(2)成功故事讲一讲:学生代表讲述《贫民窟走出的州长》、家乡成功人士唐仲英的故事。

2.具体过程。

(1)学生分成五人一小组,填写“自我认知”表格,剖析“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最终职业目标是什么?”五个问题;教师进行实时观察和指导;小组代表发言,交流答案。

预设:我是一名职业中学纺织系的二年级学生,喜欢布料编织、服装制作。我想掌握全面、扎实的纺织技术技能,在纺织职业生涯发光发热。我能对织物面料进行分析,能操作织机编织布料,能裁剪缝制布料成物品。社会环境支持(允许)我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强化个人道德素养,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我的最终职业目标是一名纺织品生产者,或织物分析员,或纺织贸易商。

(2)施瓦辛格自小生长在贫民窟里,身体非常瘦弱,却在日记里说长大后要做美国总统。但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抱负呢?年纪轻轻的他,经过几天几夜的思索,拟定了一系列的目标。2003年,年逾57岁的他,成功地竞选成为美国加州州长。他的经历让人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唐仲英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区盛泽镇,从小就有远大抱负,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规划。1950年,唐仲英自香港赴美求学,之后白手起家,涉足多个行业。1960年开始建厂,1964年独资创建了第一家钢铁服务中心——国际物资公司。至1980年,他已在美国拥有30多家企业,唐氏工业集团初具规模。

(3)班主任借用故事,引导纺织专业学生思考:中职生除了要有一股职业规划的热血豪情,还需具备哪些必要条件才能走好自己的职业人生路?

3.教育方法。

体验法、演绎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设计了互动游戏,通过“自我剖析”环节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和方向。然后,以两位成功人士科学规划人生的故事,渲染氛围、营造环境,激发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热情,是对主题的深入探究。

(四)信念为纬——天生我材必有用

1.环节内容。

榜样视频看一看:观看历届纺织服装部毕业生成功创业、成为优秀企业家的视频。

2.具体过程。

播放本校本专业优秀毕业生的采访实录,优秀毕业生们在采访时回忆自己在母校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现今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学生思考并讨论视频中的纺织企业家是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坚定理想和信念、最终实现职业目标的。

3.教育方法。

情境法、讨论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用榜样示范、同伴教育的方式为学生指明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强化他们成就职业和人生梦想的意志,进一步揭示主题。

(五)行动编织——绝知此事要躬行

1.环节内容。

生涯规划写一写:学生自主制订“纺织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确定自己的近、中、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步骤。

2.具体过程。

学生书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小组代表负责集体交流,班主任在旁做适时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将纸上的规划付诸实践。

3.教育方法。

体验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用实践体验的方式,将主题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了化感知为实践,让学生在认知层面有一定的改变。

(六)总结拓展——直挂云帆济沧海

1.班主任总结。

“人生有梦才完美,几度风雨多轮回,沧桑摔出铁打汉,滚石酿出震天雷。”人生如同在大海中远航,职业生涯规划是航线。有了航线,就有了轨道;有了航线,才会有目标。志不立,则天下无成之事;规划无,则职业无成功可言!希望每一位纺织生都能够纵横经纬,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七彩人生!

2.拓展。

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张贴在班级的“成长园地”中;学生每周对照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谈自己的努力程度和落实情况,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

3.预期效果。

(1)增强专业自豪感,引导学生自信、自主、自强。

(2)明确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制定目标并努力实现。

(3)行动决定成败,对照要求为实现纺织生的职业理想而奋斗。

七、活动反思

本次班会课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遵循了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分层次、有梯度地开展一系列活动。

从课前目标明确、分工有序的“职业生涯规划知多少”问卷调查到数据呈现,再到感知内涵环节中的“听、想、述”,班主任引导学生在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初步了解和感知了本次班会课的主题。在激发学生“职业规划”的热情环节时,班主任设计了暖场的互动游戏,渲染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创设出与教育主题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激情与豪情。紧随其后的是两个励志的名人故事,又将学生从感性拉回到理性的世界中,使他们明白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光有热情不够,还需要合理、科学、系统地计划。于是,下一环节中优秀毕业生的“同伴教育”又起到了锤炼和坚定学生意志的作用。最后,“知”升华为“行”,知行合一,学生们自主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书”并决定将规划化为行动,付诸实践。至此,整堂班会课自然形成,育人目标水到渠成。

但班主任对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对于学生的道德引领,是一项漫长而具有反复性的工作,并非能在短暂的45分钟内全部完成。所以,中职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