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座位安排的实践和思考

2017-04-29 00:00:00勾俊华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7年12期

【关键词】座位安排;自由组合;优势互补;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5-0057-01

【作者简介】勾俊华,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学生座位安排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而科学的座位安排能够起到端正班风和学风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座位的安排一定有其独特的见解和思考。笔者在带班的过程中有一些关于学生座位安排的具体实践,这些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一、学生自由组合的座位安排

新组建的班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还不熟悉,大家对彼此的性格、能力、成绩、习惯等尚不了解,相互之间比较生疏。班主任此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同桌自由组合。我的做法是按照学号,先让一部分学生每人选择一张桌子,座位随意,然后再让一部分学生按照“眼缘”自由选择同桌。学生自由组合安排座位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建班之初,这种相对民主、宽松的座位安排,既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班主任民主管理的教育理念,对营造独立、民主的班级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优势互补的座位安排

建班一段时间后,师生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此时班主任在充分考虑学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合理的座位调整。如,让勤奋有毅力的学生和欠缺持久性的学生同桌、让内向少言的学生和外向热心的学生同桌、让谨慎细心的学生和粗枝大叶的学生同桌,通过同辈影响,实现互补,促进他们共同进步。

当然,同桌之间在学习上也是可以进行互补的。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互补进行座位安排。比如将文科成绩好的学生和理科成绩好的学生搭配,逻辑思维能力强和创造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搭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使学生更理智、更开阔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陈同学如是说:“勾老师根据各个同学高一各科成绩优劣以及综合成绩进行座位安排。不用多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样的比较、安排是相当繁杂费力的。但正是这样的座位安排,让同学们能够最大程度利用身边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

三、小组合作的座位安排

同桌安排好了,班主任还要进行小组的编排,进行整体的考虑。除了学生个子高矮、视力好坏以及一些特殊的原因,还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通过合理的座位组合形成多个学习小组,以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统筹兼顾为目的。小组的构成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小组成员,使每个成员都能沉浸到小组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互相激励的氛围中,从而使班级整体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当然,不管何种座位安排的方式,班主任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和适当的调整。班主任要定期征求各方意见,关注学生发展的动态,及时、合理地调整座位。面对一些特殊的、不得已的情况,班主任要努力选择一个既不伤害学生自尊,又可以维持良好学习状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巧妙安排座位。

学生座位安排的背后充满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学生座位安排看似小事,其实也关乎着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