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29 13:12尤志黄婷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工作室实践性教学模式

尤志 黄婷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大学生以工作室形式自主创新创业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引入工作室多样形式,将工作室与人才相结合的培育模式的必要性,目的是综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室 教学模式 实践性

我国在多年以前就开始在教育领域的教学实践中开始进行尝试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模式,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做出努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成效,进而推广开来被各大高校相继采用,现今不少高校及社会性质的团体都相继展开了设计类设计工作室的教学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引入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工作室是当今社会中出现的新词汇,工作室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工作室的出现作为媒介,有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教学,主要任务是承接技术项目和辅助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将学习、探究、实践融为一体, 进而将学生自身专业综合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共同得到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将工作室制引入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能学到更多实用性的专业知识,综合培养适应各种情况和各方面实用技术能力,这种模式不但打破了以往老旧的教育思想,更是将知识、趣味、实战作为教学的第一标准。因此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建设教学实践型大学的有益举措。而在高校学生中这种创立工作室进行创业的方式更是成为大学生创业选择中的大热。

二、创业工作室在我国现今的发展局势

1.由创客空间引出的国内工作室环境。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加工应用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型实验室,创客们可以在这里贡献资源,自2007年起,全球各地成立了超过2000多个创客空间,我国在上海落户的新车间成为国内创客大本营,在这里,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创造的方式共同交流学习,使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一些大学院系也逐渐开始将实践作为重要的学习环节加入进来,变成课程组成的一部分。据统计,中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建立了创客空间,这些创客空间的建立有效的满足了一部分有思想有能力并且需要机会的学生学习的需求,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创造者。

2.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案例-409工作室。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师生共同创立了工作室,由朱贵详老师带队主办,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学校的大力支持现今已经拥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团队和工作室体制,先后承接学校工程项目6项 (第一教学楼改扩建方案设计、建筑学院陈列室设计、新教师公寓周边景观绿化设计、十号学生宿舍楼周边景观绿化设计、六号教学楼周边景观绿化设计等),校外小型工程项目等。同时也取得一些成绩包括一教改扩建方案设计一等奖及三等奖、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门及入口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最佳创意奖,参与设计重庆北碚青峰项目营销中心建筑设计,并且主持设计了贵州省赤水市长沙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设计。团队通过实践训练日渐成熟,同时对理论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加强作用。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409工作室将根据自身情况,凭借学院提供的便利结合各项资源,给成员提供了学习和团队的机会,同时根据成员在大学的实践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团队形式提高成员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建立完善“产学研”的工作体系。

三、实践型工作室模式在教学中的运行内容

1.工作室的设置。工作室制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定位上应与艺术设计专业的方向设置专业一致,并且与工作室老师的研究目标一致。每个工作室配置10-17个学生,并且涉及的专业范围广泛,导师根据每个学生专业所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将理论与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师资结构。工作室制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实践与发展,所以,在工作室导师的选择上是十分慎重的,作为导师,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并且全方面的综合素质比较高,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方案来针对不同的学生,工作室制的更高要求意味着导师不只是要担任几门课程的指导教学过程,更是要求全面的指导学生完成课题和实践项目方案,辅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现今,符合标准的导师在各院校艺术设计师师资队伍中占的比例均比较少,单凭本校的教师并不能满足工作室的需要,因此,工作室导师的结构应该邀请由本校专业水平及实践经验突出的老师和聘请的校外实践丰富的计专家担任教学。

3.管理模式。工作室制教学不同于往常的教学方式的地方在于,它几乎完全打破了教室和车间的所有界限,一切教学行为都能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安排准备,老师既能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指导,也可以在工作室环境下进行教研,唯一的不同在于管理上就要有别于现在的管理模式,工作室导师负责组织安排教学常规的管理, 同时,学院应该专门安排一名教师专职做工作室学生的负责人,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思想教学的调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方向引导。凭借工作室这个平台,带动提高本专业专业能力的整体发展,逐步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路线。

四、结语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不但关系到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且对未来艺术教育改革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而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首要突出教、学、做相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从而达到将工作室与人才相结合的培育模式,综合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目的。从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到自主创新创业是一个缓慢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储艳洁,任磊. 工作室教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探索[N].上海: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1(1).

[2]刚政.包豪斯“车间”对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N].河南: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4]唐香花.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 +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M].广西轻工业,2011.

猜你喜欢
工作室实践性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