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农业创新之新势能分析

2017-04-29 12:31王芳芳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农业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涌现出很多新的机遇和创新点,本文从“互联网+农业”的生产前、生产中 、生产后的各个环节来探析农业发展机遇和创新,以期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所启示。同时,本文也对农业互联网生态构建做了些思考分析。

关键词:农业 互联网+ 生态

一、引言

中国历来属于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正处在“互联网+”时代,而在“互联网+农业”的进程化过程中,农业发展依然充满挑战。目前农业生产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业家庭处于人工化种植、生产作业模式,规模不大且效率低下;也有一部分农业企业处于工业化阶段,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业与互联网开始了融合的过程,相对优先进行的是农副产品的互联网化,但这只是“互联网+农业”的初级阶段,只是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在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依然有漫长的路要走。

二、“互联网+农业”应深入整个农业产业链

“互联网+农业”的真正价值在于深入农业的整个产业链,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再到销售,互联网在融入每个环节后都会释放出相当大的效用。

1.“互联网+”农业的生产前融合应用。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连接后所产生的效应是互联网的价值所在。农业主要解决的是人类的饮食需求,食则求安,消费者在食用某一农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同时重视农产品的食用价值。那么,在农产品的生产前,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供需模式,在DT(Data technology)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以消费者需求为前提。那么如何获取需求,使产与销能够有限的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农业或农产品生产方可与大型的农产品销售方结合起来,双方达成战略联盟,以大型农产品销售方的销售数据为基础,明晰各个农产品的需求状况和销售状况,而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和供应。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产品的消费体验越来越看中,产品的定制化成为一个趋势,那么农业土地是否可以进行私人化定制?如此即可实现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有效对接,以城市家庭的需求为基础,让农村家庭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和种植,农村家庭则实现产有所销,城市家庭则可在周末或节假日到农村家庭进行考察、体验或者游玩,一举多得。

2.“互联网+农业”的生产中融合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数据化、智能化是“互联网+农业”的一个大势。一方面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确保其施肥、浇灌、施加农药等环节的流程化、数据化,每个物种根据其土地特征、成长特征等数据进行定制化的生产作业,即在农技环节的互联网化、数据化,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生产管理。例如目前专注于“互联网+农技服务”的有农管家、农医生等等。农管家把传统的农业技术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将先进的农技课程整合APP,并提供农业金融、农资团购等服务;农医生整合了农技专家、植保专家等在线免费、快速解决农民种植过程中的各类难题。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目前的物联网技术,以物联网技术实时传递并获取农作物生长或养殖过程中的各项监控指标,例如温度、采光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各农作物的生物状况等,并可将部分数据公布,以科学、开放的方式,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当然,在农业领域要想有规模化、绿色化的发展,金融后盾的支持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更需要金融资本的大力支持。为此,央行发布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深入阐明了互联网与农村金融的关系,鼓励金融機构服务于农村地区,这方面已有了些许进展。例如,在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方面有三农服务商村村乐、云农宝等;互联网金融企业蚂蚁金服、翼龙贷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借助物联网技术,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农户的信用体系。例如大北农的农银贷借助农信云和农信商城收集用户的各类电子交易数据,积累用户大数据资源,从而构建用户的信用评估体系,而后与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由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大北农提供客户及其信用评估,充分把控贷款风险,同时也解决了农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3.“互联网+农业”的生产后融合应用。当农产品生产结束后,便会有仓储、加工、销售、物流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在这些环节中,仓储方面可与目前的冷链生鲜配送服务机构达成合作,例如顺丰优选、京东等。农产品的加工环节需严格把控质量关卡。而尤为关键的是在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艺术化和特色化,这是现代消费升级环境下的一大趋势,也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一个有效措施,借此来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此外,给每个产品以独特的艺术或情感属性,让特色产品卖出特色价值。

在销售环节,可成立区域性农产品销售服务商,整合区域优质农产品,并利用线上平台的网络分销,或线下农产品的分销渠道进行销售,对于具有特色属性的农产品可利用微信、微博等工具进行分销,吸引特色人群,传递特色价值,打造农产品品牌。另外,在农产品的消费流通环节,可充分利用B2C生鲜电商平台(例如天猫、京东、本来生活网、易果网、天天果园等)进行销售。当然也可以利用B2B生鲜电商分销农产品,以商家需求为基础,以大规模采购方式提高市场供应效率,这类平台主要有美菜网、大厨网、有菜等。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农业生态大环境

目前正值产业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属性将生产、交易、流通、融资等环节实现连接与融合,并形成以农产品消费为中心的产业生态圈;以互利互惠、共享共赢等生态思维,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实现互通互融。以“互联网+农业”变革农业生产价值链各个环节。换言之,从农业角度解决“互联网+生产”、“互联网+营销”、“互联网+供应”、“互联网+金融”等环节,通过此方式更好的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管理及营销落后问题(即交易链条过长、交易效率低下、生产交易安全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则可利用数据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电商模式以及产品的数据化升级供应和金融模式,打造多平台共生的,从生产到供应消费的一体化、全链式生态模式。例如,大北农在构建农业生态圈时推出了“管理-交易-金融”的三位一体的生态架构,具体包括农信商城、农信云、农信金融等平台;农信商城是农业电商和交易平台、农信云是农业大数据服务中心、农信金融是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在三位一体的生态架构中,大北农利用大数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通过交易平台缩短了产业链之间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流通成本,利用金融体系保障各生产、交易、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金融服务,并在此环节中可实现盈利创收。

构建生态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中小企业或单个大企业难以解决的系统性服务问题,主要目的是提高用户的交换量和交换频率,并提高用户体验。在农业领域也一样,大企业利用已有资源和强有力的连接能力构建生态,小企业或创业公司则抓住生态链中的某一功能点,做强、做精,而后融入生态,发挥其独特价值,提高企业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思二勋.商业生态:新环境下的企业生存法则.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王芳芳(1979.09—)女。河南焦作。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