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地域不同,生态环境也不同。西藏是西部贫困地区中的短板,本文主要分析了西藏经济发展的压力,生态环境的严峻性,造成西藏经济落后的原因以及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西藏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的一个亮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把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放在同等的战略布局上,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也指出把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的定位。现今,生态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家的幸福指数,是有关民生的重要问题。西藏虽然是中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因为经济发展与全国还有很大距离,且自然生态环境很脆弱,因此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西藏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西藏未来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GDP年均增长10.2%,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作为西部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地区,要确保经济社会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迈入小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就西藏农牧民目前的收入情况来看距离中央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因此,为了避免拖全国的后退,西藏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修复的影响。土地沙漠化趋势不断扩大,导致土地生产能力大大减弱。据相关资料记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首先西藏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在有些地市每年都种植树木,但植被的存活率很低,而森林覆盖率也11.31%。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对部分地方的过度开垦,及对草地的超载放牧,成为造成土地沙化的催化剂。以昌都为例,牧草地的利用也由水草条件较好的滩地、海拔4800米以下的草坡地,扩展到5300米左右的冰川腳下。耕地面积虽在不断扩展,但耕地质量越来越差,也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第三次全国沙化监测,西藏现有沙化土地2170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占西藏国土面积18%,同时正以每年0.18%的速度扩张。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4325.62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2158.36万公顷。比较第五次与第三次沙化监测结果,虽然通过对沙地封禁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但效果不明显,仅仅只减少了11.64万公顷。据统计,西藏每年土地沙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8.6亿元,农牧民每年减少收入约400元。严重的土地沙化,已经影响了农牧民的收入及生存环境,成为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草地退化严重,涵养水源功能日趋薄弱。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地0.83亿公顷,占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21%左右,占西藏土地面积的68%。由于农牧民过度放牧、挖藏药、虫草等等,使草地生态系统严重的退化,且因为它的脆弱性,很难恢复。据西藏草地资源调查显示,目前西藏退化面积已达到0.43亿公顷,其中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左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草地日益退化,导致水源涵养减弱,防沙功能衰退,给以畜牧业为主的农牧民的生活极大的负面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水土流失范围渐渐扩大,严重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根据《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1995-2050)》资料显示,西藏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03.42万km2,占西藏国土总面积(122.84万km2)的84.19%;西藏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8163亿元左右,人均损失332元。目前有水土流失中89.11%的为难以整治的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阿里和那曲,由于这两个地区气候干燥、温度极低,植被难以成活,地型基本由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体组成。水土流失严重,更加剧了草地、森林的荒芜,森林、草地的缺乏,又对土地沙化产生影响。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严重破环西藏的生态环境平衡。
二、西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制约西藏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气候相对恶劣、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发展观念陈旧、人口素质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维稳任务重等。这里,主要谈的是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退化超过了在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的水平,被称为脆弱的生态环境。西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表现在地形、地质结构、恶劣的气候。西藏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表较薄、土质很松,易发生水蚀和风蚀现象,受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较大,容易被破坏。在占地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国土中,地表形态的差异很大,昌都、林芝、喜马拉雅山地区,>25℃的陡坡山地面积占该地区面积的60%以上,地基基础十分不稳定。众所周知,西藏空气稀薄、氧气少,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降水稀少,导致植被不易存活,对西藏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很难。其次,很多特色资源难以形成产业。比如藏医药、藏鸡、藏香猪、牦牛、糌粑、辣椒、荞面、葡萄酒等等,目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主要的原因表现在:虽都是在西藏特殊环境下培育养殖的,具有地方特色,但是产量极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另外,由于西藏县域市场发育程度低,附加值低,农牧民观念守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龙头企业带头性不强,对外信息不流通。最后,矿产资源开发不易,难以形成支柱产业。西藏矿产资源及其丰富,矿种也比较齐全,主要包括铬矿、煤矿、铜矿、锌矿、盐矿、金矿、自然硫、花岗石……,其开发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低,矿产勘察资金投入不足、运输成本大、技术达不到要求。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人为因素也形成一定的阻力,由于长期受宗教的影响,部分地区农牧民对“神山、神水、神树”的开发具有抵触情绪,开发过程中,协调难度大。
三、西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西藏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将会面临的两方面的重大需求:一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二是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 。所以,西藏也应跟上全国的脚步,积极努力的探讨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并在全国各个援藏城市的人才、技术支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农牧民发家致富,保护和建设好国家生态系统安全屏障。第一,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我们要坚持“和谐西藏、生态西藏、小康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重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歪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天地之大德,曰生”、“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等等生态伦理思想。作为现代的人,更应该明白要想利用独特的环境发展经济,就应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看GDP,但绝不能唯GDP,不能以环境和生态的代价发展经济。西藏生态和资源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生存和未来发展,而且会破坏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习总书记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红线、高压线。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在对待环境保护问题上要树立紧迫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二,开发环保能源。西藏的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且都是清洁能源,造成污染的小,经济效益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旅游业逐步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特别是靠近青藏铁路沿线的区域,发展潜力更大。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迎合了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出游动机,与西藏大力发展地方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相吻合。西藏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如地质结构差异大、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种类多、茶马古道等等都足以吸引外来旅客揭开西藏神秘的面纱。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给当地的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群众从传统的农牧业中走出来,接触更多外来的信息,主动参与到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营中去,走旅游富民、旅游扶贫的道路中去,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要根据西藏的基础和发展要求,综合运用习总书记提出的“加减乘除法”: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减少资源消耗、生态破坏;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对外转移。
参考文献:
[1]昌都市农牧局《昌都市土地利用》1990年油印本.
[2]董昌俊.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設防沙治沙项目即将启动[EB/OL].中国西藏新闻网,2010-3-16.
[3]中国西藏网[EB/OL].http://www.tibet.cn/news/focus/1456966842383.shtml.
[4]西藏每年沙化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县[EB/OL]. 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7-06-17/172013248976.shtml.
[5]赵好信.西藏草地退化现状成因及改良对策[J].西藏科技,2007(2).
[6]张显扬,王建群,王同奎.西藏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工作[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4.
[7]刘洁.西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J].区域创新.2016.
[8]张宪洲等.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2015(3).
作者简介:周晚红,女。中共西藏昌都市委党校。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