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兵+吴晓娜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否有效开展,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进而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对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作用,系统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学院发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道路。
【关键词】就业指导 课程设置 全程化 理论+实践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众多高校毕业生难觅“良机”;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意识的缺乏,也是导致自我缺少市场竞争力主要原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搭建了一座由学校通往社会的桥梁,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帮助大学生快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目前,各高校已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然而,教学中也只不过是以大量的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辅佐,让就业指导课变成了一门乏味的“选修课”。所以,建设良好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已成为社会、学校及大学生 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当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些高校也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逐渐探索出了一些适宜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观念与方法。但总体看来,在大多数高校中,就业指导课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教学上,甚至部分高职院校误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作为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且大多数高校仅在毕业的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学期才安排就业指导,使学生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学习,同时也缺乏较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因此,构建合理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三、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创新的必要性
就业指导是理论与实践相結合的工作,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必须考虑毕业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职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而不应该仅停留在帮助大学生找工作上。因此,如何打破传统思路,创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对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很现实意义。
(1)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就业工作的基础。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各高校在指导学生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建设完善的“全程化、阶段化、模块化、实训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学校对学生的责任。
(2)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系统的学校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他们能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从而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人生目标。
(3)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三观”的树立。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经济浪潮的巨大冲击。多数大学生开始追求优越的工作条件、丰厚的收入待遇和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从而导致专业人才的不均分布,从而影响社会国家的发展。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大学生就业课程体系的内容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是开展就业指导的主要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为此,河南化工职业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较为适合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听取各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了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形成以“理论+实践”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补充的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大一上半学期:
模块一:专业介绍
任务一 了解专业基本内容、本专业所适合的行业、就业岗位及职责;
任务二 了解本专业对应的岗位所具备的技能、应具备的素质、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本行业省内外知名的企业。
模块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任务一 职业概述
任务二 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
任务三 自我认知,良好的价值观形成、职业测评
任务四 制定大学生涯规划
任务五 社会实践、毕业生访问、职场人物访谈及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大一下半学期:
模块三:职业素养、道德规范与职业礼仪
任务一 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任务二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任务三 职业礼仪与养成
任务四 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及其作用
任务五 职业行为的训练途径
大二上半学期:
模块四: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企业文化教育
任务一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标准
任务二 职业能力及其培养
任务三 优秀企业文化教育及体验
任务四 就业心理准备及调适
(限于篇幅下略)
五、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的意义:
第一,在深入调研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将新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用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去。
第二,创新就业指导教学理念,探索“理论+实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方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掌握实用的就业技巧,为实现“就业梦”奠定扎实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我们必须本着“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学生自身特征、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以及高校自身的特征,深入研究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以更准确地定位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绪彪.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7.
[2]韩艳春,王怀伟.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