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637000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育扶贫之精准性路径探析
胡伟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637000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高校教育扶贫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建立起教育扶贫的大数据库,构建高校教育扶贫的网络体系,以期达到高校教育扶贫的精准化。通过对目前高校教育扶贫现状的分析,厘清高校在教育扶贫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对教育扶贫的精准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高校;教育扶贫;互联网+;精准;创新机制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考察期间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又一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思想理念。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更是把精准的教育扶贫放在了发展的首位。高校的教育扶贫工作,作为“精准扶贫”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是推动西部教育的重中之重。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不只是一个新兴概念了,它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这一高度,开始真正地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发展之中。
高校教育扶贫,是指高等院校以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为主要帮扶对象,对其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资助的一种服务。其目的是使贫困人口能够充分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效果,通过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最终摆脱贫困。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对高校教育扶贫的精准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2016年6月26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高等教育扶贫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106所高校及团体作为首批理事单位,共同建立了以中国扶贫协会为领导核心的第一个高校教育扶贫社会团体。现阶段的高校不仅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时还承担了为社会培育新型人才的使命。高校资助扶贫的工作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开展,以国家基本扶贫政策为中心,采取不同的创新性的方式,来应对目前扶贫道路上所呈现的多样化、复杂化和持续性等特点。
舒尔茨(T.W.Schultz)认为,物质资源的匮乏不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的缺乏才是贫困的根源所在。在对收入、教育、生活质量三个维度的贫困测度中,教育贫困最为严重,对贫困的贡献度最大,为47.27%;其次为收入贫困与生活质量贫困,它们对多维能力贫困的贡献分别为32.69%和20.04%。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教职工的总数为2254372人,在校生25632973人(包括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根据人民网对我国2011年至2015年的贫困人口变迁分析及对教育扶贫标准的解读,可以很充分地了解到目前我国的扶贫现状不容乐观。如下图1所示:
图1 2011年-2015年我国贫困人口及教育扶贫标准对照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在对2011年至2015年的我国贫困人口数目以及在教育扶贫标准的数据分析上,我们能看到教育扶贫在逐渐加大扶贫的标准。但由于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教育扶贫的精准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家在扶贫这一块取得的成果微乎其微。粗放式的扶贫是教育精准扶贫所要解决的必要问题。教育扶贫工作在高校中开展,是因为高校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即远程教育网和关系网,这些都是开展教育扶贫的一种高效手段。大学与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也决定了高校能在教育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扶贫的主流模式,是以国家教育扶贫项目试点内的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以网络工作基站作为平台,采用远程教学的方式,向贫困地区输送适当数量的志愿在校生,针对扶贫对象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扶贫培训工作。从1996年的《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到2006年的《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再到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无不表明国家在教育扶贫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探索高校教育扶贫的道路上,在“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对教育扶贫在逐步地由粗放式的管理向精准化管理过渡。
目前,高校全面灌溉式的教育扶贫,没能综合性地考虑到每个需要扶贫的地区的情况各不一样,每个需要帮扶的对象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灌溉式的扶贫是对资源的浪费。正如学者熊文渊在《高校教育扶贫:问题与路径》中强调,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位置和能力,借助资源优势,秉承“顶天立地”的服务理念,在教育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应对需要帮扶的贫困地区进行深入地调查,对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从而确定教育扶贫的形式与内容,这样会提高教育扶贫的效果。由于高校对教育扶贫工作的侧重各有不同,因此在教育扶贫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扶贫数据不精准
教育扶贫是国家在扶贫方面的基本方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曾赣斌在贫困地区扶贫现状的调研中发现,目前的教育扶贫在精准性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扶贫资金不到位,并对教育扶贫资金不到位的原因做了统计,如下图2所示:
图2 教育扶贫资金不到位原因调查
教育扶贫的资金到位是开展教育扶贫的根本保障,资金不到位是目前教育扶贫所呈现出来的不合理现状之一,资金缺乏监管反映出教育扶贫在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在大数据的平台下,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将数据精确化、精准化,才能做到教育扶贫的精准。
如今高校对教育的扶贫,是以师生捐款捐物为主要途径,以“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的方式作为扶贫精准性的标准。“三下乡”活动存在活动周期短的特点,这就使其对教育的扶贫很难形成长期性的效果,只依靠师生捐款捐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在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扶贫的过程中,许多高校一味地追求教育扶贫的“政绩”,往往会选择周期短、效益显著的扶贫项目。高校在教育扶贫方面,应该真正去了解高校能做好哪些工作,同时在哪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不是现阶段所呈现的带帮式的扶贫,即派遣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或同学捐助款物等方式。这种措施在实践过程中,成本代价过高,范围有限。扶贫盲目化是社会对于教育扶贫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意图不在于帮扶,而在于对扶贫结果的功利化的追求。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高校应该首先确定能做到哪些,能做好哪些,结果才有利于对教育扶贫项目的开展,这样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帮扶效果。
(二)高校教育扶贫活动不深入
“三下乡”的活动存在着功利化的取向。“三下乡”活动具有周期短,效益明显,宣传效果强等特点。现阶段的高校为了完成国家下发的教育扶贫任务,往往会选择这种能取得显著“政绩”的活动。某些院校为了能取得来自扶贫地区较好的“政绩”口碑,会把学校师生的评优工作和“三下乡”相互关联,这就使高校的师生对“三下乡”活动抱有功利之心,“三下乡”活动也失去了教育扶贫的本质意义。
“三支一扶”的政策存在功利化取向。“三支一扶”的国家政策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自愿走到农村、走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本意是在鼓励和引导当代大学毕业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扶贫事业的发展。但由于政策的不完善,国家对于自愿走到基层的大学毕业生的后期保障未能做到位,甚至有的大学毕业生在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使本来走到基层的大学毕业生会选择离开“三支一扶”的贫困地区。在面临再就业的问题上,事业单位或其他相关企业会优先考虑有过“三支一扶”经历的毕业生。从而,参加“三支一扶”就成为了不少大学毕业生走向更好的工作岗位或者考取国家公务员所采取的必备条件,“三支一扶”也成为了毕业生的起跳板。
(三)高校教育扶贫机制不完善
林乘东曾提出: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存在贫困现象。贫困问题要在一定政策机制条件的配合下才有可能缓解,但不能杜绝。要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结构,加大职业教育的投资比重,凸显职业教育的地位;把教育投资并入扶贫资源的配置格局;采取一种自动分流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高收入阶层“自动”选择付费教育,从而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人口倾斜。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教育扶贫研究的主要侧重点是扶贫主体或是扶贫主体作用于扶贫客体,政府教育扶贫的政策制定、实施过程、扶贫效果等。
高校教育扶贫的机制不完善就意味着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不能物尽其用。“三支一扶”和“三下乡”活动的开展,都反映出一个客观问题,那就是扶贫的地理位置偏远,在距离上对教育扶贫存在着制约和限制。无论是在人力物力的传递方面,还是教育资源在欠发达地区的输送上,都会因距离的原因而不能很好地传递。互联网的存在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清华大学自2003年就开始了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育扶贫的工作,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扶贫的参考,为“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扶贫的精准性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在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校在教育扶贫方面如何做到精准化,不只是要解决高校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功利性问题。更多的是要结合“互联网+教育”的环境,利用“互联网+”进行大数据的分析,采取定量而非定性的教育扶贫方式,努力做到教育扶贫的精准化。现阶段的贫困地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是贫困地区的人口对于教育的需求远远大于该地区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机会。“僧多粥少”是目前教育扶贫的真实写照,也是精准教育扶贫所必须克服的难题。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支撑下,“三下乡”政策就是在加大对教育成本的投入。
(一)构建教育扶贫数据库,精准识贫
建立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平台,对需要教育帮扶的对象进行精准识别。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这是进行精准教育扶贫的大前提。对扶贫对象的数据调查,就需要推动教育扶贫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教育扶贫的重点就应该从扶持贫困地区转向扶持贫困个人。目前,国家转换扶贫对象的主流做法是将用于教育扶贫的资源分发给需要扶贫的地区政府,由地区政府进行专项扶贫项目的开展。但是,由于扶贫地区政府没有能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贫困现状,以及在扶贫过程中监管机制的缺乏,就会出现扶贫资源的挤占、挪用等现象。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教育扶贫资源进行精准的规划:国家的教育扶贫项目资金发放到需要扶贫的地方政府,建立教育扶贫的专用资金账号,将扶贫资金发放到帮扶对象的实名制个人账户中,从而保障教育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
对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需要创新识别机制,“一进、二访、三联”指的是通过进入教育帮扶地区,对帮扶对象进行的需求访问、现状访问,得到可靠的一手数据,再进行单位联结村庄、领导联结县、干部联结农户。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大数据库,对帮扶对象进行贫困数据统计,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的进展,努力实现教育扶贫由“线下”向“线上”转变。
(二)搭建教育扶贫数据分析体系,精准预警
“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数据的堆砌是远远不够的,运用数据分析,充分挖掘搜集的信息所包含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有用元素,从而归纳总结扶贫信息背后潜在的规律,根据扶贫地区人口所呈现的不同特征,为该地区的扶贫对象制定属于每个扶贫对象的帮扶政策,切实地瞄准扶贫对象之中的“真贫”,再根据数据库里归纳的扶贫政策,实施“靶向疗法”,为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提供可靠的依据。科学的决策来源于大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绘制“六个精准”“五个一批”①的扶贫攻坚作战图,做到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三)创建教育扶贫机制,精准帮扶
“互联网+”的背景下,对教育扶贫精准化模式的深化研究,是以教育扶贫的模式为主导,结合其他多种扶贫方式共同发展,把“输血式”扶贫、“移民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等纳入教育扶贫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推动教育扶贫由“大水灌漫式”向“精准滴式”发展,精准帮扶到需要帮扶的个体。
从“救济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在思想上进行教育式教育扶贫的本质要求,教育扶贫项目的开展吸纳贫困地区的人口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来。国家在对教育扶贫加大资源投入的过程中,还应结合“互联网+”的大背景,通过数据分析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和扶贫效率。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能保障贫困人口的启蒙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国家教育扶贫的关键点,因为这一阶段的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效率监察点,高中教育的扶贫既能使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向社会的上层流动,同时又能阻止贫困的生活现状在代际之间传递;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能增强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因此,应该发展多层次的教育扶贫,来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率。
高校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是用实际行动来为贫困地区人口增加教育机会,增添教育成本,其归根到底是在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高校不仅仅承担着对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扶贫的责任,同时也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高校的教育是重要保障。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对教育扶贫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大数据跟踪分析,从而了解教育所需,精准帮扶,构建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教育扶贫系统。教育扶贫精准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发达地区的资源传递到欠发达地区,从而消除贫困,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质量。
注释
①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五个一批”包括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六个精准”包括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1]新华网.习近平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EB/OL].(2013-11-03)[2017-02-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3/c_11798436.htm.
[2]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EB/OL].(2015-01-21)[2017-02-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1/ 21/content_2807769.htm.
[3]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3).
[4]中国新闻网.百余所高校共同成立高校扶贫委员会[EB/OL].(2016-06-27)[2017-02-20].http: //www.chinanews.com/gn/2016/06-27/7918309.sh tml.
[5]熊文渊.高校教育扶贫:问题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4(23).
[6]邹薇.我国现阶段能力贫困状况及根源——基于多维度动态测度研究的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6).
[7]人民网.图解30年扶贫标准和贫困人口如何变迁[EB/OL].(2016-10-17)[2017-02-2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017/c1001 -28782841.html.
[8]曾赣斌.新形势下高校对口扶贫新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5(6).
[9]李裕瑞,曹智等.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
[10]赵武,王姣玥.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2015(11).
[11]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9).
[12]陈大柔,谢燕.高校教育扶贫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4(3).
[13]林闻凯.论高校的教育扶贫[J].高教探索,2014(5).
[14]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民族大家庭,1997(5).
[15]王云燕,肖林长.推动“互联网+”背景下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7).
(责任编辑:刘北芦)
The Analysis of Accurate Path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Internet Plus”
Hu Wei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637002
In the“Internet”environment,higher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should make full use of“Internet+”platform to establish a large database of education poverty,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education assistance precision.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help the poor,sort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duc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combination of“Internet Education”model,put forward a precise problem of educ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dvice.The college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large in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an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universities;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Internet+;accurate;innovation mechanism
2017-03-01
G649.2
A
胡伟(1991-),男,河南信阳人,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农村扶贫供给侧改革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610638037);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项目“社会燃烧理论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xcy20161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