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蕾+贾倩倩+李璐+王仪+翟雪翔+罗阳
【摘 要】随着新媒体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更多的人有了获取信息、表达自我、发表意见的机会。大学生作为最多接触网络媒体的群体之一,受其影响更大,且影响优劣参半。本文主要从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状态不同的影响入手,分析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同时,为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心理;大学生;高校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近年来,新媒体以其高速发展的事态,渗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其影响力在CNNIC发布的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可见一斑。从用户数量发展来看,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新型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正在以闪电之势影响全国。
而早在2015年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已经提到,10—19岁和20—29岁的网民分别占我国网民总数的24.5%和30.7%,两者占据了网民数量的半壁江山;在我国网民的职业分布中,学生占据了25.1%,是网民中数量最多的群体。可见,大学生受到网络新媒体影响十分之大。梁文道认为:“现代成人的分野就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处于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更新迅速、光怪陆离的新媒体工具,带给大学生生活、思想上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的传播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
新媒体已成为大众视野中的高频词汇,它具有信息量大且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的新特点,最重要的是它由原来的“高不可攀”的主流媒体发布信息的模式演变成了“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人们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就可以成为信息的主角或是信息的第一传播者。
微博的特性,与大学生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处在丰富和完善中的特点不谋而合。大学生们身为网络力量的主体,时时可接触最新鲜、最及时的信息。截止到2015年6月底,新浪微博中可明确识别学生身份的用户,共有大学生(含海外用户)3770多万人,在校高中生用户共有1430余万人,两者共计5200余万人。
2.新媒体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
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信息更新满足了大学生的即时性的娱乐需求。现如今人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新闻、娱乐、社会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使得人们娱乐需求得到满足。新浪微博大数据显示,与“大学生”相关程度较高的标签种类包含了美食、旅游、搞笑幽默、名人明星和娱乐五种,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美食,其次为旅游。这表明大学生借助新媒体来涉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达到需求满足。
新媒体从传统媒体发展而来,成为许多电子产品的媒介终端,其“多元化”“多向度”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的信息触角越来越发达,满足大学生内心的猎奇欲和窥探欲,这种欲望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给了它们存在的重要平台。一部分大学生表示,他们能从别人对自己发表言论的肯定和赞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人们可以很方便的窥探到他人的生活状态,满足自己的窥探欲。
3.新媒体增加了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为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奠定基础
大学生处在学校和社会的边缘,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会,而社会与学校的差距巨大,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焦虑心态随之而现。新媒体“人人皆可传播信息”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们在新媒体界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必考虑现实中的限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内心的焦虑。同时,自由的自我表达也可以在不同层次上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观点不和时还可以倾听他人意见,开放交流,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而且面对不断更新的社会新闻,大学生会对社会有更加全面和实际的了解,减少大学生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提升大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
4.新媒体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新媒体以高校官方发布为标准,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和广泛的社会群体,在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和心理健康建设上有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及时发布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并且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文字及非文字形式展现给受众。
校园媒体来源于校园生活,焦点自然放在大学生群体上,而大学生会体验到受关注的感觉。面对生活、学习、工作上的一些问题,大学生都可以通过接触校园新媒体所推送的内容来使自己的问题得到解答,并且通过和有着同样困惑的人进行交流,释放压力。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会扩大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负效应
新媒体抛开了传统媒体只接收固定媒体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开放自由。但在这种开放和自由之下的心理状态却远不及人们所想象的健康。新媒体环境之下让原本无法了解的事物变得可以被了解,它打破了传统媒体之下受众只能等待信息的状态,让人们更主观主动地贴近、挖掘信息。但这存在风险,过度的“人肉”搜索就是最好的证明。2015年5月3日,成都女司机卢琴驾车变道后被打的“微视频”,演变成一部播放一整周的“电视连续剧”。网民们通过“人肉搜索”,将卢琴的照片等私人信息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曝光。约10天后,卢琴发布道歉信,恳求大家能“到此为止”。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网友们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发掘和整合,归纳出一系列证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人隐私信息都彻底翻出。随着网络力量的逐渐扩大,加之非实名制的网络身份不会给本人造成伤害,“人肉”搜索这把利剑出鞘伤人,置法律于不顾。
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普遍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快捷的信息交流渠道讓人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事情的“报道”和其他人对事件的看法,判断自然而言会受之影响。影响是好是坏无法定论,但当应该冷静思考时却热情沸腾,必然无法准确快速的找到最合适的解决途径。群体的思维固然有好处,但从众的心理只会让事态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且心理发育尚不完善,思想和心态容易被他人所引导。在许多网络事件中,难免会“随大流”,在如今的新媒体大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被舆论平台诱引,难以追求真正的事实真相,而倾向于相信主流媒体或者某些看起来公信力较强的媒体所持的态度。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大学生完整而客观地认识世界。更可能受到居心叵测人士的引诱和利用,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新媒体“碎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着重点在于信息“碎片化”,从微博的140字为发布信息的上限,到微信的图文结合,图片甚至超出文字版面还多,人们在零碎时间里依然能够获取无数信息。但问题在于,“碎片化”的信息模式是否真的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碎片化”的文字来源大多从书中、文章中节段所来,但文章、书籍自成体系,且不论文字来源是否真实,光是截取就有可能断章取义,完全改变其原本的意思。
“碎片化”的信息呈现,使得大学生们充分享受获得信息的“瞬时性”快感。随着媒体的环境化,在媒体共融的大背景下中,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让现代人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生活逐渐改变,人们趋向于以更加快速的消费审美对信息进行审视。但在传统媒体时期,人们的审美偏向“永恒性”,对主流文化有更深层次的探寻和积淀。但现代新媒体的审美趋向,更像一场哗众取宠的表演,人们无法从信息里提取有效、有益的东西,只能获得愉悦之后的无尽泡沫。
3.不受拘束的个人发言带来恶劣社会影响
新媒体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发言工具,赋予每一个人发言的权利和自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表达自我观点的时候都能不加阻拦,畅快表达自我。但每个人都能发声却不完全是好事。
首先,每一个声音都代表一个人的想法。如今因为信息通讯的发达,许多人们原来不曾触及到的政治、经济、娱乐等方面的话题都浮出水面。贪官贪腐等事件屡被曝光,网友发声推波助澜,让各种打破社会规则的事件得以解决。另一方面,人类有宣泄压抑、自我满足等心理需要,当他们处在网络这个没有约束的环境中时,这些心理需要就有可能被扭曲,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比如大批量的网友,无视法律的威严,在新媒体平台上肆意攻击他人,以发泄内心的愤懑。大学生是自由的一代,他们尚且无法分清社会利害,也没有深入学习更多的法律常识,很容易因个人喜恶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其次,由于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所以人们常常不知道该以哪一种信息来源作为最真实的参照。资本买断言论,企图制造话题,引导舆论,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当新媒体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受众群体经过多次重复不真实信息,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信息为真实。譬如上文提到的“卢琴事件”,后来跟风的网友并没有实际探究事件真相,只凭借网络上沸沸扬扬的经过歪曲的信息,就对当事人造成隐私侵犯,更多的成分并不是“知法犯法”而是“不明真相”。
二、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途径
(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把握学生心理变化方向
大学生具有孤独感和依赖感强、主观幸福感知能力弱、生活目标和方向感不明确等特点。高校在新媒体平台上,可以逐步建立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框架。利用新媒体平台“即时方便”的特点,连接线上和线下的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在线上预约心理咨询的服务,解决生活困惑、学习难处。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大学生学习调节心态,积极健康地参与网络活动;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措施和软措施,加强硬件设施的普及,塑造网络心理健康的文化环境。
学校应及时监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把握学生心理变化的方向,引导学生朝积极方向发展,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导致心理失衡。所发布内容应尽量做到有一定的心理接近性,营造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氛围,为大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意见提供更宽的平台和更大的空间,这将有效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互助性。
(二)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抓住当下热点
大学生身在第二世界(即网络世界)中,自然会了解到社会的种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他们而言,如何应对此类事件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习的事情。
对此,高校应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机制,鼓励学生反馈参与网上活动的心理状态,分享自己的心理困惑,相应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引导和调节,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方便的服务,辅助大学生建立和完善心理防御机制。根据当下热点,整合文案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最新鲜、最权威的热点解读,以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能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校园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在线上、线下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各领域的格局。
(三)倡导网络遵纪守法,鼓励网络文明活动开展
网络违法大多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常识,人们在使用自己的权利的同时常常忽略他人的权利。学校应在新媒体平台上强调网络世界的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理念,避免大学生因为没有法律常识而参与网络上的违法行为。要求学生明辨是非,合理表达自我观念,摒弃不良信息,主动参与建设良好的媒体语言环境。把握自身,文明活动,理性参与,不使用不恰当的语言,不攻击他人,不做出违背人民意志的行为。为学生的网络活动在精神、思想上保驾护航。
(四)引导学生思维,摒弃虚假新闻
新媒体平台时有假新闻、不实报道,由于新媒体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传播者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会捏造假新闻以此来搏人眼球,吸引公众焦点。更有甚者,为了经济利益,不惜花重金引导舆论,企图模糊事件焦点,颠倒黑白是非。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消息传递,学校应在日常加强培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判断标准,进行自我保護,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和心理失调。同时,高校在发布消息时也应该注重信息的审核和检查,确保信息的来源真实,在内容上对学生进行服务和引导,不辜负学生对高校主流官方媒体信任。借助校园新媒体弘扬主流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除了提高警惕性,保护自身安全以外,学校还应该传递打击虚假信息的方式方法。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校方应普及打击虚假新闻和信息的方式方法,倡导学生积极抵制与应对网络上的不良、不实信息。对有关校园官方新媒体的不良新闻或者在舆论危机时,能够有效利用高校官方媒体工具来解除谣言、迅速、及时做出反应,对舆论进行导向。
(五)注重学校形象建设,体现校园特色
高校新媒体作为学校服务学生和树立对外形象的窗口,要体现出一个校园的形象与风采。高校间的同质性新闻素材较多,要结合大学自身的重点特色学科,人才培养方向等,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媒体战略,突出有别于同类高校的优势和特色,针对性地选择向媒体传递信息的侧重点。其次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设置页面、关键词、名称、链接等,使校园官方媒体总体达到一个统一的形象,增加与学生的亲近感,体现出高校独特的个性风格。在构建官方新媒体形象时可以与实际学校的代表性建筑、景象等结合起来,给学生留下良好的视觉感受和整体印象,善于发现独特的校园视角。
三、总结
新媒体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最初的懵懂、试探着的发展如今已具规模。新媒体还在发展,而发展必然会揭露出原来看不到的问题和矛盾,受众的自我提升和媒体的监督自律都将成为发展道路上关键一环,不论是心理问题还是法律问题,都要一一解决并逐步规范。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适应新媒体环境是必须环节,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心态,积极应对媒体平台上的虚假信息;如何规范自身行为,保证遵法守法,不在网络世界里伤害他人;如何摆脱从众思维,独立理性思考现实问题等等,都是现在高校应思考和努力去做的事情。
高校官方的自媒体平台不仅是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更是学生信赖的媒体资源。在媒体形式纷繁复杂的今日,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消息来源真实,引导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分清是非对错,不跟风从众,是高校媒体前行的使命。因此建立和健全媒体运营政策,适应和改变媒体来源纷杂、信息难以被审核验证的局面,将成为高校自媒体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黄也平、李静修:《从“多向度狂欢”到“瞬时性审美”》,《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1月刊
[2]李英华:《第二空间的阴影: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的心理异化现象》,《太原学院学报》,2016年2月,2096-1901(2016)01-0074-05
[3]冯志勇:《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1671-0029(2001)11(下)-0079-02
[4]張明明:《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机制探究》,《新闻世界》,2013年第二期
[5]王欢:《中国高校官方微博研究报告》,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3
[6]于瑶:《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影响及教育探究》,新媒体研究,2015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