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教学与儿童心智成长的关联性分析

2017-04-27 23:56徐智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关联性游戏教学创造力

徐智

摘要:游戏教学是目前儿童教育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幼儿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心、性格和品德的共同发展。进而在保证预定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之上促进他们不断成长。采用这种方式同样能够在游戏中从幼儿的心理出发,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所以说对于国内的幼儿教学而言,我们应该将游戏教学作为一个重点的内容,完善好其中的细节促进其更好的应用在儿童的教育之中。本文主要从幼儿游戏教学与儿童心智成长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完善幼儿游戏教学的现状有所思考。

关键词:幼儿;游戏教学;心智成长;关联性;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64-0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有句俗话叫"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这也是国内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空间变得拥挤,因此城市中的人们只能够向上"要"空间。高密集的居住区就导致儿童的游戏空间在不断的缩小,处在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游戏的需求我们是无法漠视的。但是现实却是我们没有办法满足孩子的游戏需求,这一现状其实也给我们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多的思考,需要我们从方方面面进行改革,正视游戏教学的意义和优越性。

1.游戏教学的基本概念

游戏教学是根据儿童心智发展的特征以及户外游戏空间的不断进步提出来全新的教学理念,更符合当代幼儿的成长特性。由于幼年的心理尚未成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他们的上课积极性,也就无法保证他们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虽然这个年龄段我们能够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很基础的知识。这样的现实之下,游戏教学的优势就显露无疑了,它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也能够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也能够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游戏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对于老师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2.游戏教学的发展历程

其实幼儿游戏教学的理论最早是西方的教育学家提出的。在理论层次方面,德国一位教育学家认为游戏是在幼儿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活动,这种观点肯定了幼儿游戏过程的普遍性;苏联教育学家认为借助游戏可以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可以将游戏中一些象征性的东西体现在现实当中。不仅如此在游戏中还可以适当宣泄一些不良的个人情绪,能够很好的释放压力。其中也有不少的研究社会文化历史的专家表示游戏就是对周围社会现实的还原,在这之中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社会的差异,以便于他们能够与社会相融洽。以前游戏教学可能只是课本内容教学的辅助课程,或者只是单纯的让孩子们保持身心愉悦的学习状态。但是在游戏中由于老师考虑到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会对游戏进行过多的干预,以至于游戏教学发展到一个尴尬的局面。游戏教学是幼儿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游戏中他们能更容易的接受上课所要传授的内容和要求,如果适当的对游戏进行科学的规划,他们甚至可以掌握难度更大的知识。游戏不仅仅是放松了身心,也推动了他们的心智不断成熟。

3.游戏教学与儿童心智成长的关联性

3.1 游戏是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途径。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基础教育行业的专家就已经认识到了游戏教学对于儿童心智成长的重要意义。但是受传统教学文化的影响,在很多地方的幼儿园其实都限制了游戏教学的推广。近代西方教育学家指出,处在游戏之中的幼儿能够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感官来感知周围的事物,以达到获得周围的环境或者人的认同的目的。因此相比较传统的课堂而言,这对于儿童的心智发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所以说幼儿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尊重他们的这种本能,对游戏过程做到恰当的引导,真正的通过游戏促进他们的成长。

3.2 儿童能够通过游戏来适应社会的准则。儿童教学中的很多游戏,大都是由社会活动简化而来的,就算是在一些成人看来是非常"幼稚"的游戏,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也能提前认识或者适应这个社会的准则。比如说与别的小朋友"过家家"的游戏,虽然说情节较为简单或者说是幼稚,但是参与到这个游戏过程中儿童也能够体会到哪些是应该是"我要做的"、"哪些是我能做的"、"哪些是我应该做的"。这其中既锻炼了他们又周围小朋友交往过程中的自信,又能够培养起他们的责任意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男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笔者经常会带着孩子们玩一个叫做"在医院"的游戏,由老师与同学或者同学之间轮流来扮演医生和护士,借助于简单的道具来模拟基本的打针这些过程,这样他们就能够消除对于医院的恐惧。在今后的生活之中,他们也就会更有勇气来面对恐惧。

4.幼儿游戏教学的重点

所谓重点,在这里主要介绍两种游戏教学的形式--"沙"和"水"。首先介绍"沙子",现在城市中的小孩可能很少有机会会接触到"沙子"这种玩具,就算是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见到,也会以会弄脏衣服等等各种理由来被家长们阻止去接触沙子。但是其实从幼儿的性格来说,沙子对于他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儿童在玩沙的过程中其实追求的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重塑。当孩子们兴致勃勃的通过沙子创造出各种场景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是在变换着不同的角色体验,这对于他们的心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要说的是"水",根据有关幼儿教育专家的研究表示,儿童对于水的兴趣其实是来自于他们还在孕育阶段的一种渴望。他们会潜意识的认为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在他们的认知里水可以替代食物,替代奶。这种满足感是能够让他们释身处当前环境之中的压力的,其次玩水对于孩子们来说还可以表达一种"攻击"或者"控制"的心态,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可以掌握周围的环境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下雨天孩子会不顾淋雨,而在马路上踩水玩的原因。可是如果孩子这样做,通常只会换来家長无情的批评。

5.幼儿游戏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例:在游戏"商店"里,我观察到菲菲小朋友因买不到电脑而苦恼。在游戏评价时,我向幼儿提出,现在电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好朋友,但我们这里还没有电脑出售,怎么办呢?问题一展开,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用积木做、用纸箱做、用泡沫做等品种多样。电脑城构建起来了并走进了各个游戏区内。可见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游戏发展的动力,反之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两者相辅相成。

在这里笔者想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观点,对于幼儿的教育一定要从他们的内心出发,要能够认识到哪些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游戏也好,必要的课堂教学也好,对孩子们成长有好处的,我们就应该坚持。此外像如一些会弄脏衣服的"活动",家长们应该提前做好功课,给他们换上干净的衣服,让他们能够开心的玩。

游戏教学是儿童教学其中的一个重点,对儿童的心智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目前我们能够达成共识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对于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说下一阶段我们需要完善游戏教学其中的细节。上文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对此进行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幼儿游戏教学的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彭海蕾. 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

[2] 章文苑. 幼儿游戏教学与心智成长的关联性[J]. 新课程(教师版),2005,01:29.

[3] 刘智成. 儿童游戏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 李传英. 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 缪学超. 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关联性游戏教学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关于矩阵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