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过程优化学习

2017-04-27 21:36齐振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信息技术

齐振凯

(克拉玛依市第二十小学,新疆克拉玛依,834009)

摘 要:问题意识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而言,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习的学习动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举两得。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做好问题意识的培养工作。文章就基于此,就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创设教学情境调整师生关系、允许大胆质疑、强化教学点拨等。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问题意识

“学贵质疑”,问题既是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强化学生知识记忆,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乃至全面发展中都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还会持续突出。然而,就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而言,情形并不容乐观,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不彰、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形,严重弱化了基础教育应有的效果,对此,问题教学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文章基于此,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问题氛围

小学生受年龄因素与认知能力的制约,在课程学习中偏好直观形象的内容,对抽象的知识点通常兴趣不高,缺乏学习动力,更遑论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好教学情境的营造工作,在情境中提问,或者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就以《绝美大地》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为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功能,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借助powerpoint向学生展示了云南绝美的景色,如苍山洱海、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虎跳峡等,随着笔者指尖的不断播动,一幅幅优美的景色在学生眼前飘过,学生放佛置身梦境。学生心理马上就会升起疑问,老师是用什么东西制作出这么漂亮的云南美景,笔者再自然而然地过渡到ppt。除了教学情境的营造以外,教师还要注重生活元素的融入。生活化教学是目前课程教学的主流,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消除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隔阂感,比如在创建演示文稿以及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景色,比如校园秋色,又如操场剪影等,这样更贴近生活,也更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调整师生关系,激发提问勇气

学生受知识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在课程学习中难免会存在着种种疑问,这些疑问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值得教师开发利用。然而,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师生关系处于不平等、不均衡的状态,教师牢牢掌控着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已,这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主导型的课堂,师生间的互動环节通常比较少,教师偶尔提出问题,也多为自问自答,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生成以及探究能力的训练起不了多大作用。对此,教师需要积极调整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取代教师的教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推动力量;其次,教师需要更改以往师生关系中不平等、不均衡的元素,重新构建一种以平等、包容、多元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提问勇气。勇气不足是当前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的难点所在,很多学生即使具有某些学习内容或学习方法上的难点,也不敢向教师提出,最终影响了学习效果。教师要针对此种现象采取针对性的矫正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三、允许大胆质疑,鼓励奇思妙想

想象力是学生最可宝贵的财富,想象力的欠缺不仅会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以及终身发展也非常不利。小学生在处于想象力非常旺盛的时候,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促进其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本应服务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然而,就目前的课程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并未做到此点。一些教师尽管认识到了问题教学在学生想象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允许学生大胆质疑,更未能尊重学生从不同角度而得出的答案,这样不仅难以培养问题意识,甚至还会伤害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对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比如,在powerpoint的重艺术字的处理与设计中,教师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采取相应的处理行为,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实践,并对表现得比较出色的学生予以积极的评价,提高其学习信心。不仅如此,学生即使表现地不是很出色,或者说想法存在某些漏洞或不切实际之处,教师也要善于发掘其中的亮点。

四、强化教学点拨,破除学习难点

问题意识的培养或者说问题教学,本身就是现代教学理论的产物。现代教学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谓教学其实就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下,借助各种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这对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但学生学习地位的彰显,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职能的薄弱。相反,教师需要从课堂教学的组织以及学生学习的辅导者的角度出发,采取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就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而言,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堂辅助活动,比如,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这一点前文已经述及,又如采取契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教学法、任务探究法等;其次,教师还要做好学生问题的化解工作,问题教学一方面注重学生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受实际学习能力所限,学生未必能够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就要发挥好传到授业解惑的作用。

五、结语

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意识之一,问题意识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兴的课程之一,自然也需要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对此,教师需要教学情境、教学氛围的萦绕、教学方法的采用等多个角度出发,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云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09):84

[2]何秋华.培养问题意识,构建高效课堂[J].中小学电报,2016(04):80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