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英
随着电教多媒体逐步走入课堂,如今的语文课堂多媒体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环绕着悦耳动听的音乐,为中学语文教学补充了新的能源;更何况由于它交流信息时的方便快捷,丰富的资源库等极其有利的因素,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投身于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而在公开课、示范课中,这些资料更可说被利用的淋漓尽致。
这当然是可喜的现象,可当学生交来印刷无比精美的读书心得时,我苦恼,因为没有幾句是他们真心的体会和收获。当老师发下一张又一张的参考资料时,学生比我还苦恼,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消化。听了一节又一节的示范课后,同仁们比我还苦恼,这么精美的课件,要消耗多少时间去找资料,去整理啊?所以,今天,在大家都疯狂的开发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的时候,请允许我唱唱反调:多开发课本资源吧,那篇篇美文,那道道习题,耗费了多少人心血而成的教材,我们真的不够用了吗?真的要每堂课都求助于网络,求助于种种链接吗?这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一、开发课本资源,尊重学生想象的权利
语文课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识字、语言运用、文章阅读和文学审美。而在高中阶段,文学审美,更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曾经,我们把语文课上成了解剖课,提中心、分段落、字句斟酌,大大影响了学生欣赏语文,感悟语文,这当然要批判。可今天,把一节语文课上成音乐课,上成美术课,难道就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语文课就应该是语文课,是一堂语言和文字课,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大量的图片或声音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削弱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妹妹”……这就是文字阅读所带来的效果,如果早早的把图片、影视资料灌输给学生,这就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
且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王扶林导演、陈晓旭所扮演的“林妹妹”当然是经典,但是否那就是曹公的标准?再进一步,是否合曹公的标准就是最好的?如果不先给学生影视资料,那学生将通过红楼梦的文字,在自己的心目中勾画出千姿百态的林黛玉。也许不是完美的,但却是吻和学生理解和生活体验的,而不是我们强加给学生的。而学生如果要在脑中勾勒出清晰的形象,就势必求助于课文,那么,我们所提倡的反复阅读,也就自然达到目的了。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构思:明月初升,凉风习习,带着三十学子,徜徉于颐和园,朗诵着《荷塘月色》这样的经典美文。这样的授课方式,美极了。可先不提操作的复杂性,如果真的用真实的自然界的“荷塘月色”来代替那“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那精美的文字,那字里行间隐约的喜悦哀愁,能在学生的心弦上跳跃,弹奏吗?颐和园的红花绿叶,游人如织只怕已在学生脑中勾画好一篇《记一次夏夜游玩》这样的随笔作文了。教材的意义被过于淡化了,学生的想象翅膀被折断了,经典课文被快餐式的消化了。
二、开发课本资源,重视教材的典范作用
传统上教材一直是语文课堂中最主要的学习资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凭借和载体。可是,随着教改的展开,思维的打开,更多的教师喜欢对教材只言片语酒就草草收兵,而代之以各种各样的资料链接。同一主题的不同作者的要比较阅读两篇,同一作者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又是几篇。置教材的科学性于不顾、弃教材的系统性于身后,忽视课本的凭借作用。偶一为之,尚可,可有的老师竟堂堂如此,还冠之以“内涵丰富,容量宏大的美名”,其后果着实堪忧。
我们当然不能膜拜教材,可任何一套教材,至少都是编写人员历尽书数年反复商榷而成,书海浩瀚无边,教材中所选的文章,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却是每个单元阅读主题的典范,是学生今后能读好更多书的基石。每一篇课文、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语,无不凝结着作者全部的情感和生命,更凝注着编者满腔的心血和智慧。我们怎么能随意用一个资料进行替换呢?而那章节间的关联性,更不是一位老师偶然一时的灵感就可全盘抹杀的。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语文教材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阅读教材是中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培养语文能力的必要阶梯,开发智力的最佳依凭,陶冶情操的重要园地。只有充分开发教材资源,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
三、开发课本资源,深入挖掘教材
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是我给予当前很多教学的评价,课文篇篇讲了,却篇篇讲得不痛快,不舒服。究其原因,还是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不够。教师作为文本的先行探路者,一定要沉入文本语言的深处,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所以说,准确的把握教材,是实施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
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未必需要课课精讲,可是有些篇目还是需要教师花时间去深入挖掘的。比如《长恨歌》,听到太多的课往往安排一节课读课文,一节课品主题。结果,等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依然还是历史书或电视剧中那点皇帝贵妃的爱情故事这种粗糙皮毛的理解,对诗歌本身,可以说印象全无。在我把这首诗认认真真地足足默写了5遍之后,有了新的领悟:对这首诗,白居易对李杨爱情的情感才是我们应该仔细研读的,那锦绣的文字,朗朗的音乐反而可以留给学生课下自己去体会。“同情”、“批判”决不是这两个简单的词语就可以概括的。否则,学生将一无所获,或者仅仅记得我强加给他们的那几个名词。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带动下,去研读诗句,去细细品味那同情中所隐含的微讽、对贵妃容貌的由衷赞美,对爱情坚贞的讴歌,对贵妃殒命的痛惜和无奈……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品读,诗歌中人文的光芒与讥刺用世的现实厚度交错,唯有读懂这些,学生才能真心的喜爱诗歌,愿意去欣赏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因此,教改下,教材难用不是课时问题,不是生源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其实还是我们老师的认识问题。尊重教材,真心的喜爱教材,认真地钻研教材,重视教材的开发和运用,才是真正的顺应了教改的潮流。而不是追求形式,照猫画虎,陷入乱花迷人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