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卫平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结果,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一次次的语言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语文课程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亲和力,使语文课程成为学生沟通社会的桥梁,使学生由“自然人”逐步演变成“社会人”。
关键词:新时期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对策
语文学习要重视课文、汉字、生活经验积累等各个方面,哪一个环节薄弱都会影响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信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都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
一、充分认识语文
语文是什么?可能很多的小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少老师会把课前的研究、答疑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如果不能清晰、全面地理解一个事物,就去学习一个事物,效果可想而知。正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获得再学习的功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工具性。这种工具性表现在再认知上,因而才称之为基础工具学科。语文学科是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表达思想的工具,是青少年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工具。正如叶圣陶指出的:“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由此说明,学生掌握语文基础工具,发挥语文学科的再认知功能,对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对于从事各项工作,对于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引导充分的探究
课堂氛围的把握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把研究、分析和总结作为语文学习的常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探究的主题设计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探究的主题设计要注重来自学生的问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呢?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其探究主题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生活诱发式。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纷繁复杂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中诱发中产生探究的主题。例如:煮熟的饺子为什么为浮起来?校园里的垃圾从何而来?(2)课堂拓展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捕捉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意识;其次,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这些颖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
三、语言和思维
语文狭义上来理解是汉语言的学习,语言承载了厚重的文化气息,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特有的思维模式。对这种思维模式的建立,对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任何学科都具有发展思维的功能,但语文学科发展思维的功能具有突出意义,这也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语言是与思维相联系的,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对立统一的。这里要区别思维和思想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世界;思维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活动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而思想则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内容。思想和思维是相伴活动的,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既是统一的,但又是有区别的。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规律是语法。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就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觀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判断、推理、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和思维、思想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是统一的。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一方面要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语文,又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发展思维的功能。
四、老师的角色把控
既然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启发思维,老师的角色就必然有所强化。以前的老师是大家长、决策者,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教学现状。老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完成角色的转变。从表面上看,很多教师似乎退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前台”。譬如在综合性学习的“终端展示课”上,课堂组织者(主持人)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陈述,有展示,有表演,有讨论等等,可是,这些环节是如此井井有条,先后有序,给人的感觉是分明由一双手在左右着课堂的程序,分明有一位“威严的幕后人”。像这样的“终端展示课”已经没有了作为“课”的本质的东西,充其量它只不过是一次课堂剧目的表演罢了。实际上,很多教师退出前台是因为课程改革的形式所“逼”,他们的身影在前台是少了,于是就实施幕后操纵,搞起“垂帘听政”。放下架子,摆正位置,诚心诚意做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人,至始至终做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支持者和引路者,这是作为教师如何搞好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结语
总之,语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首先要从老师自身开始,转变或提高,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学习方式已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带到各种情境和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