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萃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知识系统,主要由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因素构成,也包含着复习引入、新课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就是优化它的相关因素和各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都需要发生变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課堂教学模式,逐渐被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些新的学习模式所取代。在新课程背景下,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方式;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34-01
1.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思考
1.1 教师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习知识的领路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学生学习的技巧,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必须摆脱教材,研究教材,探讨教学大纲,了解学生学习的学情,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1.2 学生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学习者,另一方面是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妥善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起主体作用。成绩优等的学生练习题的难度大些,成绩中等的学生练习题难度小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练习基本知识。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一些小短剧,讲故事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课堂交流,践行语言实践,让学生获得成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3 教学设计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节课教师必须做到了有备而来,科学合理进行设计,抓住教材主要的、次要的内容,潜心研究教材,组建知识结构,把握教材重点,挖掘教材智力因素,时时联系新旧知识,以学生学情为基础,精心巧妙设计,认真筛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1.4 教学方法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教学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的理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善于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愉悦中得到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注意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深刻性、艺术性,增强教学艺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耳、口、手一起使用,让学生勤于思维,乐于思考。任何一种方法的使用,都要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全方位的艺术加工,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2.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
2.1 创设教学情景,优化教学环境,新课程实施以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兴趣的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去思考,去探求,整个课堂也是积极有效的。在学习兴趣的引领下,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必须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样让课堂"活"起来,学校效果也会比较明显。
2.2 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方式,也要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适时适当的转变角色,由传统的主导地位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及时指导和答疑解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解决问题,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越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明显。
2.3 课后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课后反思是课堂教学后必然要做的一项活动,无论教师备课如何充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只有有效地落实课后反思,才能提升教学质量。课后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效果做出回顾和品评,从而从反思中求发展。课后教学反思既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课后教学反思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之后的一个教学反思。教师课后教学反思,应从课堂评价、问题反馈、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过程,促使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评价,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另外,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总之,新课标下必须提高教学效率,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符合课改精神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欧阳芬,王海燕.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9.
[2] 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l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