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再读白求恩

2017-04-27 13:10张承志
天涯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际主义白求恩毛泽东

一瞥的照片

不久前到一个朋友家去玩,见到一张罕见的白求恩照片。

我大吃一惊。一句话立即浮上心头:“去年春上在延安……”

它就拍摄于延安。一方空间,居然赫然印着白求恩和毛泽东在一起的画面。似乎在观剧,他们各自注视,神情专注……八十年前的拍摄条件,八十年的时光洇浸,使这幅百年一霎的照片模糊洇漶——但毕竟唯有它,攫住了那个世纪的瞬间,让两种伟人一刻同席。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之末,是历史迸溅火花的瞬间。同样,不管世论的鼓动如何,天下己任的国际斗士和救亡解放的革命战士,是历史的骄子。

他们在看哪一出戏?那一天他们谈了什么?

从全世界捍卫正义的象征——西班牙内战前线转战到太行山的战士白求恩,给毛主席讲述了那一代拒绝资本主义的豢养、心怀天下满腔热情的世界革命家的心迹与规模了么?

同样,曾经心醉亚细亚的解放也曾仰慕《新青年》的启蒙、后来几经浴血穷山野营终于在陕北获得了思想余裕的毛泽东,又对白求恩怎样表述自己呢?

那一刻实在太珍贵。毛泽东和白求恩……由于舍不得的感觉,我对着朋友的电脑,拍下了这帧模糊的照片。后来才知道多余:网上早就贴满了白求恩与毛泽东的这幅照片,還有相关的题词、回忆、讨论。据说,照片前不久被白求恩女友的后代捐献给了中国,但遭到了冷遇。我想这几乎是必然的,对于冷漠无知的群类,冷漠遗忘就是本性。

远在少年时代,我们就背诵过他们。但是从未想象他们会并肩一起。时至今日,由于一瞥了他们的同席共座,我心中只觉不可思议。

终于今天懂了:白求恩——他内含意味的无限。今天我才遐想:他与毛泽东的相遇,一定会碰击出启发的火花。

“三十年代人”

那以后很长一段日子,我心里一直想着这个思路。

大约到了《当世界年轻的时候——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中国人》一书的作者倪慧如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的时候,思路才被疏通。

我开始明白,要理解“文革”中全国背诵的白求恩,不能不知道他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之前先行投身的——西班牙抗击法西斯前线。

1936年法西斯叛军向西班牙共和国进攻,激怒了全世界进步斗士。他们纷纷带着笔拿起枪,无视流血与厄运,抛弃上流的安逸,掀起了可歌可泣的国际主义行动。参战西班牙——这是一个世界当代史的大事件。

斗士之中名人如云,写了《丧钟为谁而鸣》的海明威只是其中一个。不少著作都把世界左翼和进步的源头,追溯到那个时期,把那一代义不惜身的国际主义勇士,称为“三九年人”。按照白求恩的履历,或许称为“三八年人”更好?但似乎约定俗成……本文相机择语,有时写为“三八年人”,而对一代人则用“三十年代人”表述。

在历史激烈碰撞的那个时点,“保卫共和国”“保卫马德里”曾是响彻全球的世纪强音。记得曾读过黄仁宇以马德里保卫战质疑上海“一·二八”抗战时中国人的冷漠。就在几天前,我在汉口的展览中还看到,1938年流行的《保卫大武汉》曾这样唱:“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它,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

看来,抗日战争时的中国人是熟知西班牙内战的。

在我们旅行西班牙的日子里,当年内战给人的创伤,那个时代留下的记忆,每每令人心中吃惊。网上流传的西班牙电影,《饲养乌鸦》《伤心小号曲》《鬼童院》《无政府主义者的妻子》《卡罗尔的旅行》……那么多电影人都在为共和派辩护,尤其以儿童的视角锐利地揭露法西斯。著名的知识分子,那么多都与西班牙内战纠葛弥深,诗人聂鲁达、摄影家罗伯特·卡帕、电影大师伊文思、作家海明威、画家毕加索,还有中国战士:从纽约投身的陈文饶、从瑞士参战的谢唯进。他们的行为,准确些说是世界上一种追思缅怀对他们不舍的追寻,使我们一次次感到“三八、三九,三十年代人”的真实存在。

也许,这一衔接正义的链条、这一献身他者的立场、这一热情如火的血缘,乃是世界史的另一根主线。必须指出的只是:看似隔断,其实相连,没有三八年人,就没有六八年人。

反对压迫剥削、争取天下公正的国际主义,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放眼望去,满目不见终日的惨剧,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被摧毁被投入血泊,民众的信仰被三番五次故意侮辱、血肉模糊的儿童无助地死去——我想说,只要摘下你致盲的眼镜,只要张开你封闭的心眼,只要回到正常你就能看到:惨剧,绝望,唯因天下正义的退潮,唯因国际主义的失败。

世界正义的子女们前仆后继。他们潮来涌去,并不在意舆论和评价。前天他们为西班牙流血,不曾在意西班牙是否回报。昨天他们为中国抗日战争而牺牲,也不在乎中国人是否知道。今天他们又百折不挠地奔赴巴勒斯坦救援——无论聋瞽的世界说什么。

他们已经诞生,他们不会退出历史。

伴侣

这帧照片的重现,依仗了白求恩的女友。

她也是一位国际主义战士。据说白求恩来中国就是听从了她的建议。白求恩渴望与她在中国相依为伴,但她最终还是因病离开了战场和爱人。

一个女性的“三十年代人”。

在太行山的弹雨浓烟中,白求恩把他与毛泽东的合影,还有一封信,八路军缴获的日本刀等物,赠给了热爱的女友。随后不久,拒绝延安选择火线的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战斗中负伤,抢救无效,牺牲于唐县黄石口。在加拿大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白求恩,听说去白求恩故居纪念馆的参观者,几乎都是中国人。

但怀着青春记忆前往瞻仰的中国观众并不知道——其实在这个国度,还住着一位白求恩的女友。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她一言不发,始终不渝,直到白发衰老,守护着白求恩的信物,直到孤独辞世。

她甚至没有对唯一的儿子剖露。

她的沉默、她的轨迹、她的私密,她与之为伴的这帧白求恩毛泽东合影——无声无形,却远胜声色形彩,如一尊呼之欲出的、已逝革命时代的塑像。白求恩生无悔矣,因为有过如此女友。毛泽东不可或缺,正是他们的证人。

她的形象诱我遐思不已。

对这样的女性很难描述。或许,只有宗教的描述才更贴切?她是“天堂里纯洁的伴侣”。

交流

白求恩不仅是从西班牙抗击法西斯的前线,还是从“内部的围攻”中转战中国的。

我猜,“共产原教旨主义”一定和宗教原教旨主义一样,让人不仅厌恶而且烦恼。他怀着沉重的心事,抵達了战火涂炭萧条贫瘠的太行山。

他并非只从西班牙带来一腔豪情。他渴望向中国战友诉说,渴望一吐胸中块垒,使委屈与决意,找到倾听和解释的人。他无疑心中满溢着关于革命和国际主义的思索,既然见到了传奇的毛泽东,他当然给他写了“许多信”。

可惜万分的是,战士一心奔赴前线,白求恩很少到延安——于是两位伟人失去了深入交流的机会。这一损失的内涵,我们无法估计。毛泽东显然也心有所动,所以提及了细节: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纪念白求恩》中毛主席所提及的一句,“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成了那次交流的唯一记录。

照片上他们看的戏,是哪一出?

在难得至极而且唯有一次的见面之中,来自西班牙前线的白求恩和住在陕北窑洞里的毛泽东,两人究竟谈了些什么?

无从得知。但总有些细节,留了下来。

据说白求恩因为“党”要把他留在后方而勃然大怒。据说他在1938年春的延安宣布:“我不是为享受来的。咖啡牛肉以及钢丝床我早就有,为了理想我抛弃它们。需要照顾的,是伤员而不是我!”

传说他怒不可遏,把一张椅子从窑洞里摔了出去。他甚至加了这样一句:“我可以为我的鲁莽道歉,但你们更要为拄着拐杖的伤员道歉!”

——有了这样戏剧性的插曲,白求恩和毛泽东的一日谈就肯定更酣畅。革命与战争的现实,又引出了革命中的体制、前线与后方、生活与斗争、革命者与普通人的一个个问题。

他俩究竟是怎样谈的呢?

更要紧的是,在西安事变后获得了喘息、身处延安杨家岭的窑洞,毛泽东曾经怎样接待从世界第一火线撤下的这位战士?他的巨大知识体系中,西班牙内战与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国际纵队,又究竟占据着怎样一隅位置?在当时或以后,他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他打算为他的党设计一张——怎样的国际面孔?

此事成长恨,追寻再不能。

我只是猜想,那次谈话,可能深刻无比。那次谈话中毛泽东的思路,也许奠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道路。

白求恩不一定愿意畅谈西班牙。无论对他们献身的共和国,或是对他自己。谣言纠缠着他,他是被迫离开西班牙的。受伤以后初衷更加浮起,他要在危险的火线,证明自己的尊严。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去五台山工作”,白求恩快马加鞭,并不反顾。五台太行的狼烟,照烁着他的决意。

知音

但毛泽东显然有罕见的感性。

一个异国的战士,甚至拒绝延安微渺的安宁,执意奔赴太行山肃杀的荒野。他胡语白肤,有话难说。他突然出现,而且来自西班牙的火线,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内容?

毛泽东的短文也许是急就之作。但只要细读,能读出毛泽东在努力体悟。他用文字,企图捕捉一个瞬忽的形象。

青春的夙愿、欧亚的苦战、自我的终极,都倾注在简陋的手术床上。没有异性的陪伴,也没有知己的倾听——他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西班牙云集着这样的人,那么应当怎样归纳这种人?

毛泽东以他的灵感,与白求恩若即若离。他并未与白求恩告别,自从那个倏忽的朋友消失,他似乎也在等候。

战士的结局是必然的:白求恩在太行前线,在无数次战斗也就是无数次野战手术中的一次倒下,就在这个三九年底逝世(11月12日)。

毛泽东立即命笔,为亡友写作了《纪念白求恩》。

或许毛泽东对白求恩先前投身的西班牙内战,以及他不经喘息又投奔中国的行为与思想,尚未了解充分?否则那篇名文会写得更加出色?不敢浪言。在他牺牲了近八十年、在我背诵了五十年之后的此刻重读此篇,在立意用语之间我叹服毛泽东的感性。虽未深交,胜似深交,毛泽东如中国古典的知音,一笔勾勒了白求恩的本质。

《纪念白求恩》这样概括:“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文章接着写道:“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如此的表述,不消说,它距离今日追俗唯利的国人太远了。但它启发着对今天世界的判断。

是的,今日病入膏肓,明日迷茫一片,可能的判断是什么?毛泽东的参悟,是一种国际的联合。不是屈膝恭顺于“国际秩序”,不是狭隘的地域联手,更不是狭隘的宗教结盟。只需置换一些用语(比如无产阶级的概念),它就可能指导今天。

不管舆论的眼药使人们怎么视而不见,一支年轻热情的队伍,一股汇聚奔突的激流,正在不远的地方分聚合流,向着新的人在受难、渴望正义的地方投身。在五十年甚至八十年之后,人们明白了“国际主义”的必要和急切。特别在被帝国主义拖入战争炼狱的伊斯兰地区,尖声嚎叫不饶不歇接二连三点燃的历史孽火,烧焦了所有原教旨主义的伪信叫嚣。虚妄自大的思路,正轰隆崩垮溃散……

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与一切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同志携手,以国际主义联合打倒帝国主义并解放民族与人民——或许,这就是毛泽东的世界观,他的遗训。

同时,若在“人”的高度上读解,这篇文字更是对人质地升华的呼唤。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一个人宗教隶属有不同,一个人所处历史有巨变,“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无疑,在如上的思想上今天的中国正剧烈地分裂。相比起其他国家对西班牙内战的激动(比如日本,参见作家五木宽之的散文集《我心中的西班牙:西班牙战争与三十年代》,晶文社,1972年),我能想象愚蠢的嘲笑。只不过,思想悲剧常预示着更大的悲剧;当人们不单因受限的视野而无知,还由于缺乏教养而狂妄,当人们恣意把人类的理想喷粪践踏——思想就可以缄默,静观历史的裁夺。车轮将无情地碾来,毁坏最后的共有,无论乡愁虚荣。

话题还是回到小范围。说到底,这只是一篇具备热情的人之间的交流;是一篇“三十年代人”与它的继承者“六十年代人”之间的交流。

五十年后重读,准确地说,在写完了描述穆斯林朝觐的长文《英特那雄纳尔一定要实现》之后重读,我只觉字字新鲜。

回忆起我随着社会背诵“老三篇”时,岁数还不到二十岁。如今我怀念无论是在加拿大、西班牙,还是太行山的白求恩,也怀念每一个信仰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基督、佛陀、安拉的国际主义者。有时,我也怀念自己囫囵吞枣的少年时代。是的,没有那样一个时代的奠基,我或许会对烈士轻慢。

是的,读懂一篇价值之作,理解一个高尚的人,就是需要五十年甚至八十年。

张承志,作家,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心灵史》《北方的河》《敬重与惜别》等。

猜你喜欢
国际主义白求恩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1949,毛泽东点将
新国际主义想象:实现中国软实力升级换代
01 国际主义在中国援外中的实践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白求恩在中国的最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