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17-04-27 10:15张永欣周宗奎朱晓伟3连帅磊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消极主观幸福感

张永欣周宗奎朱晓伟,3连帅磊

(1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2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阳 464000)(3长江大学教育学院,荆州 434023)

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张永欣1,2周宗奎1,2朱晓伟1,2,3连帅磊1,2

(1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2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阳 464000)(3长江大学教育学院,荆州 434023)

在社会比较的视角下探讨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和社交焦虑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消极社会比较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7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社交网站使用通过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的幸福感; (2)该间接效应受到社交焦虑的调节,相对于低社交焦虑的青少年,高社交焦虑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诱发更多的消极社会比较。

社交网站使用,消极社会比较,社交焦虑,幸福感,青少年。

1 引言

社交网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交往服务平台,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的重要工具,其主要代表有国外的Facebook和国内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使用率分别为 78.7%、67.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6a);79.5%的社交用户每天上网时长超过2小时;而且,青少年群体的社交网站使用尤为普遍和活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b)。

社交网站的普及,使其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一些研究发现社交网站对个体存在积极影响,比如帮助用户累积和拓展社会资本,降低孤独感 (Deters&Mehl,2013);另一些研究发现社交网站使用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比如导致个体压力水平增高、自尊水平降低 (Chen& Lee,2013),以及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 (Kross et al.,2013)。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指出,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中存在复杂的作用机制,两者的关系中还存在其它有重要影响的变量 (Fox&Moreland,2015),比如个体在社交网站中的具体经历和个人化体验可能作为中介过程来影响其心理社会适应,不同的中介过程可能导致不同的适应结果。例如,通过社交网站中的积极反馈和积极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自尊和生活满意度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Oh, Ozkaya,&Larose,2014;Valkenburg et al.,2006);而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社交网站使用则对个体的自尊和身体满意度产生了负向预测作用,并增加个体抑郁的风险 (Chen&Lee,2013;Kim& Chock,2015;Vogel,Rose,Roberts,&Eckles 2014;孙晓军等,2016)。基于此,本研究拟在青少年群体中探讨社交网站使用影响青少年幸福感影响的具体机制,即探讨社交网站使用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以及中介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从而进一步验证已有研究所揭示的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心理适应的影响存在复杂作用机制这一结论。

1.1 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

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个体常常通过社会比较来认识和评价自我 (Festinger, 1954);并且只要接触到他人的信息就会诱使个体进行社会比较 (Mussweiler,Ruter,& Epstude, 2006)。在当今信息社会,作为一个呈现大量个人信息的社交平台,社交网站已成为诱发社会比较的重要场所。首先,社交网站不仅允许用户通过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主页来呈现有关自我的各种信息(如日常活动、兴趣爱好和个人成就等) (Boyd&Ellison,2008),还允许用户浏览他人的信息并追踪其更新动态 (Acar,2008),因此,个体通过社交网站可以轻易获悉别人的信息 (Ellison,Steinfield,& Lampe,2007;Hong,Tandoc,Kim,Kim,&Wise, 2012;Smock,Ellison,Lampe,&Wohn,2011)。同时,虽然社交网站提供了社会互动功能,但浏览他人的信息主页才是个体在社交网站使用中的主要活动 (Joinson,2008;Pempek,Yermolayeva,&Calvert, 2009),青少年在浏览他人所发布的信息时,就会成为这些个人信息的受众,暴露在社会比较的风险环境之中。此外,社交网站中天然存在许多间接的社会比较信息,如社交网站个体的 “好友”数量、获得的评论、回复和点赞的数量等反映个体社交能力和受欢迎度的指标 (Vitak&Ellison,2013;Vogel et al.,2014),这也使得社会比较成为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心理现象。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和线下生活中的信息呈现和表露不同,社交网站中的信息呈现更具控制感与策略性 (Krämer&Winter,2008;Seidman, 2013),个体会强调自己的积极特征和和愉悦体验,如呈现好看的照片以及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愉快经历(Fardouly,Diedrichs,Vartanian,&Halliwell,2015; Gonzales& Hancock,2011;Zhao,Grasmuck,& Martin,2008)。这种积极化偏向的信息接触会引发消极社会比较——使个体觉得他人 (比自己)过得更好、更快乐、更幸福,并产生 “自己不如他人”的感觉 (Chou&Edge,2012;Lee,2014)。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消极社会比较 (即觉得他人比自己更好)会给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带来消极影响 (Festinger,1954;Sheeran,Abrams,&Orbell,1995)。类似地,社交网站中的消极社会比较也会给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带来消极影响——如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和生活满意度水平 (Vries&Kühne,2015)、增加个体的抑郁风险 (Feinstein,Hershenberg,Bhatia, Latack,Meuwly,&Davila,2013)。此外,还有研究指出,社交网站中的社会比较可能是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影响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变量。例如,一项针对Facebook的研究表明,消极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自我知觉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Vries&Kühne,2015)。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假设H1:消极社会比较是社交网站使用影响青少年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即社交网站使用通过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幸福感。

1.2 社交焦虑的调节作用

如上所述,社交网站中积极化偏向的信息接触容易诱发个体的消极社会比较,进而对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社会比较理论和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还指出,个体的社会比较会受到个体特征的影响,同一社会比较信息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 (邢淑芬,俞国良,2007)。因此,很有必要考察社交网站使用通过消极社会比较对幸福感的影响是否受到个体特征的调节。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 (Lerner et al.,2006)指出,个体的行为和态度是在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处于相同或相似环境的青少年可能因个体特征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反应和表现。一个可能对社会比较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的个体变量就是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其特征表现为对人际情境的过分紧张与害怕。社交焦虑不仅会对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还会对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社交焦虑的个体不仅存在消极的信息加工偏差,如注意偏差、记忆偏差和解释偏差等 (Spokas,Rodebaugh,&Heimberg,2007);他们还会表现出对消极社交信息的注意偏向,并且倾向于以消极或者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信息做出错误解释或归因 (Kanai, Sasagawa,Chen,Shimada,&Sakano,2010)。因此,高社交焦虑的个体对社交网站中的社会比较也更为敏感,更容易夸大社会比较信息的威胁性。高社交焦虑的个体更容易受到社会比较的消极影响——社会比较在社交焦虑群体中更多地产生 “对比效应”,降低其自我评价,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邢淑芬,俞国良,2007)。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社交焦虑调节社交网站使用与消极社会比较的关系,高社交焦虑个体的社交网站使用诱发更多消极社会比较。而线下或线上的消极社会比较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适应造成不利影响,比如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和生活满意度、增加抑郁风险等 (Sheeran et al., 1995;Vries&Kühne,2015),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假设H3:消极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与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交焦虑调节该过程的前半段,即高社交焦虑个体的社交网站使用诱发更多消极社会比较,导致更低主观幸福感。

综上所述,在社会比较的理论视角下,本研究拟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同时考察消极社会比较和社交焦虑在社交网站使用对幸福感影响中的作用 (理论模型见图1),以期更深入地探讨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为引导青少年健康合理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指导。

图1 理论模型图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方便抽样法,从武汉市两所全日制公立中学抽取798名有社交网站 (QQ空间)使用经验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95.49%。其中,男生393人(51.57%),女生369人 (48.42%);初中生405人(53.15%,男生216,女生189),高中生357人(46.85%,男生183,女生174)。被试的年龄在12~ 18岁之间 (M=14.55;SD=1.09)。

2.2 研究工具

2.2.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

采用牛更枫等人 (2016)翻译Ellison,Steinfield和Lampe(2007)编制的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共8个项目,其中,前2个项目测量个体在社交网站中的好友数量及每天平均使用时间;后6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 (1“很不符合”-5“非常符合”)测量个体与社交网站的情感联系强度以及社交网站融入个体生活的程度 (如, “社交网站是我日常活动的一部分”、 “如果社交网站关闭了,我会感到很难过”),将个体在这些问题上的得分转化为标准化分数并计算其总均分,该分数代表个体的社交网站使用水平。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

2.2.2 社交网站中的消极社会比较

采用Lee(2014)针对Facebook编制的消极社会比较量表,测量个体在社交网站中进行消极社会比较的程度 (即个体在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觉得其他人过得更好/更幸福的程度)。该问卷共3个项目,采取Likert 5点计分 (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社交网站使用的实际情况作答,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在社交网站中进行消极社会比较的程度越高。为使测量的内容具有针对性,我们将问卷中比较的范围从 “Facebook”改为 “社交网站例如QQ空间”。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9。

2.2.3 社交焦虑

采用中文版的社交焦虑量表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共6个项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0“一点也不像我”-4“非常像我”),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0。

2.3 主观幸福感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 与积极消极情绪量表 (Positive Affection and Negative AffectionScale,PANAS)测量主观幸福感。其中,SWLS由Diener,Emmons,Larsen和Griffin(1985)编制,包含5个题目,采用Likert 7点评分 (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得分越高代表生活满意度越高。在本研究中,SWL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积极消极情绪量表采用邱林、郑雪和王雁飞 (2008)修订的版本,该量表包含18个情绪词汇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词汇各9个),采用Likert 5点评分 (1“非常轻微或根本没有”-5“非常强烈”)。分别将积极情绪词汇和消极情绪词汇的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表示积极或消极情绪越高。在本研究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3和0.89。按照Thrash,Elliot,Maruskin和Cassidy(2010)的建议,将生活满意度Z分数加积极情绪Z分数、减消极情绪Z分数得到主观幸福感。

2.4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与控制

由于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来自被试的自我报告,可能会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根据相关研究的建议 (周浩,龙立荣,2004),我们在程序方面进行了相应控制,如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测验、部分条目使用了反向表述。此外,采用单一因子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未旋转情况共提取出了8个因子,第一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变异的20.19%,远小于40%的检验标准。因此,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 数据分析

3.1 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的一般状况及相关分析

在本研究中,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的平均年限为3.79±1.15年,平均的社交网站使用频率为每周3.89±1.21次,44.7%的青少年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社交网站,社交网站中的好友数量平均为85.7±28.25个;青少年在其与社交网站情感联系以及社交网站融入其生活程度上的平均得分在1.87-3.15之间(2.52±0.87)。相关分析表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社交网站中的消极社会比较以及社交焦虑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而这三者均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 (见表1)。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3.2 社交网站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参照温忠麟和叶宝娟提出的检验方法,考察社交网站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社交焦虑对该中介作用前半路径的调节效应。将所有变量做标准化处理,且所有运算均通过SPSS宏程序PROCESS完成 (Hayes,2013)。

首先,检验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是否受社交焦虑的调节。检验的回归方程为主观幸福感=c0+c1社交网站使用+c2社交焦虑+c3社交网站使用×社交焦虑+e1(方程一)。结果显示,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1,t=-2.88,95%置信区间为 [-0.17,-0.03],p<0.01;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焦虑的交互作用项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2,t= 0.43,95%置信区间为 [-0.05,0.09],p>0.05。即社交网站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不受社交焦虑的调节。

在此基础上,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社交网站使用通过消极社会比较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是否受社交焦虑的调节。检验方程分别为:消极社会比较=a0+a1社交网站使用+a2社交焦虑+a3社交网站使用×社交焦虑+e2(方程二)和主观幸福感=c0′+c1′社交网站使用+b1消极社会比较+e3(方程三)。方程二的检验结果表明,社交网站使用对消极社会比较的预测作用显著, β=0.24,t= 6.57,95%置信区间为 [0.17,0.32],p<0.001;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焦虑的交互作用项对消极社会比较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3,t=3.13,95%置信区间为 [0.04,0.21],p<0.001。方程三的检验结果表明,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3,t=-0.74,95%置信区间为 [-0.09, 0.08],p>0.05;但消极社会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β=-0.38,t=-9.51,95%置信区间为[-0.47,-0.30],p<0.001。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得到支持。社交网站使用通过消极社会比较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受社交焦虑的调节。为了进一步理解调节作用的本质,按照社交焦虑的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将被试分为高社交焦虑组 (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和低社交焦虑组 (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并在这两组青少年中分别考察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简单效应检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纵坐标为社交网站使用的标准分,横坐标为消极社会比较的标准分。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个体社交焦虑水平的升高,社交网站使用对消极社会比较的预测作用也呈升高的趋势。

图2 社交焦虑对社交网站使用和消极社会比较的调节

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中介效应为M=(a1+a3社交焦虑)×b1。其中,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为0.03,p>0.05,且95%置信区间 [-0.09,0.08]包含0,这表明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只能通过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在高社交焦虑青少年中,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为-0.13,95%置信区间为 [-0.23,-0.05];在低社交焦虑青少年中,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为-0.07,95%置信区间为 [-0.21,-0.01]。即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在高社交焦虑青少年群体中更为显著。

4 讨论

本研究在社会比较理论的视角下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消极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这种作用是否受到社交焦虑的调节。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回答社交网站使用通过什么 (怎样起作用)和在什么条件下 (何时起作用)影响个体的幸福感,还深化了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4.1 消极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社交网站使用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社交网站使用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当消极社会比较和社交网站使用共同预测幸福感的时候,只有消极社会比较对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这表明,消极社会比较是社交网站使用对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结果也指出,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中存在其他有重要影响的中间变量 (Oh et al.,2014;Fox &Moreland,2015),具体而言,社交网站使用并不必然导致幸福感的降低,个体在社交网站中的具体经历和感受——社交网站中的消极社会比较是社交网站使用导致幸福感下降的关键因素。

对青少年群体而言,社交网站是他们维持人际关系和获知他人信息的重要渠道 (Ellison et al., 2007;Smock et al.,2011)。通过社交网站,青少年可以浏览他人的最新动态和分享,也可以直接进入他人的社交网站主页获取其个人信息。社交网站的使用提高了他人信息的易得性,从而成为诱发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风险环境 (Kim&Chock, 2015)。并且,研究表明个体在社交网站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浏览或观看他人发布/更新的信息上(Metzger,Wilson,Pure,&Zhao,2012;Pempek et al.,2009),这成为增加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又一风险因素 (Haferkamp&Kramer,2011;Kim& Chock,2015;Lee,2014)。以往研究确实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社会比较频率正相关 (Lee, 2014)。此外,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多是与其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现实生活中的同学或朋友,这种相似性会进一步增强其进行社会比较的倾向(Mussweiler et al.,2006;邢淑芬,俞国良,2007)。因此,在社交网站使用中社会比较是不可避免的。更糟糕的是,社交网站上的很多信息都存在 “积极偏差”——个体在社交网站中会突出积极的和理想化的自 我信 息 (Gonzales& Hancock,2011; Fardouly,Diedrichs,Vartanian,& Halliwell,2015; Zhao et al.,2008),也会更多地表露积极情绪和与幸福感相关的内容 (Qiu,Lin,Leung,&Tov, 2012),而这种积极化偏向的信息更多诱发的是消极社会比较。消极社会比较往往会使个体认为他人过得更好、更幸福、更成功 (Chou&Edge,2012),进而导致个体的幸福感降低。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社交网站使用会通过不同的路径对个体社会适应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交网站使用中的具体经历和感受是影响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关键因素。

4.2 社交焦虑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还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的观点,考察了社交焦虑对 “社交网站使用→消极社会比较→幸福感”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社交焦虑对该中介路径的调节效应显著,即相对于低社交焦虑水平的个体,间接效应在高社交焦虑水平的群体中更为显著。该结果支持了以往研究结果的观点。以往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会对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社交焦虑的个体不仅存在消极的自我意象, 低估自己的社交表现 (Hirsch,Meynen,&Clark,2004);还存在一些消极的信息加工偏差 (Spokas et al., 2007)。社交焦虑会使个体会表现出对消极社交信息的注意偏向,并且倾向于以消极或者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信息做出错误解释或归因 (Kanai et al., 2010)。因此,当高社交焦虑的个体处在社会比较的情境中,他们会倾向于夸大社会比较信息的威胁,更容易产生消极社会比较。这就使得高社交焦虑个体在社交网站中接触到他人发布的积极化偏向的信息时,更容易表现出消极社会比较——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感觉,进而对其幸福感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

4.3 研究意义和不足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社交网站使用对幸福感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首先,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要看到社交网站使用的潜在风险;其次,相比于社交网站使用本身,使用过程中具体的体验和感受是其影响个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对教育实践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需要合理健康的引导,首先,要意识到社交网站中消极社会比较的负面效应;其次,青少年要意识到社交网站中他人的信息的片面性和积极偏向,并客观地看待和评估这些信息;最后,要特别重视社交网站使用效应的个体差异,比如对高社交焦虑个体的使用行为进行更多的引导和干预,避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 “劣势”继续延伸到网络交往中。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对相关变量的考察虽然有理论依据,但横断研究设计仍然限制了因果推断的效力,今后可采用追踪设计来检验本研究的发现。其次,未来研究可以考察其他个体特征 (如自尊、自我确定性等)对个体社会比较倾向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个体特征在社交网站影响社会比较倾向中的作用机制。此外,由于社交网站中不同的使用行为与社会比较和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并不相同 (Kim&Chock,2015),未来研究应采用更加生态化的研究策略,结合具体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和个体特征,系统考察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过程和机制。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田媛,刘庆奇,连帅磊.(2016).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39(1),97-102.

邱林,郑雪,王雁飞.(2008).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 (PANAS)的修订.应用心理学,14(3),249-254+268.

孙晓军,连帅磊,牛更枫,闫景蕾,童媛添,周宗奎.(2016).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1),32-3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邢淑芬,俞国良.(2007).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心理科学进展,13(1),78-8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a).《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自 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 201608/t20160803_54389.htm.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b).《2015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来自http://www.useit.com.cn/thread-11857-1-1.html.

周浩,龙立荣.(2004).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12(6),942-950.

Acar,A.(2008).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behavior:The case of Facebook.Journal of Website Promotion,3(1-2),62-83.

Boyd,D.M.,& Ellison,N.B.(2008).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1),210-230.

Chen,W.,&Lee,K.H.(2013).Sharing,liking,commenting,and distressed? The pathway between Facebook interaction and psychologicaldistress.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16(10),728-734.

Chou,H.T.G.,&Edge,N.(2012).″They are happier and having better lives than I am″:The impact of using Facebook on perceptionsofothers′lives.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15(2),117-121.

Deters,F.,&Mehl,M.R.(2013).Does posting Facebook status updates increase ordecrease loneliness? A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ment.SocialPsychologicaland Personality Science,4(5),579-586.

Diener,E.,Emmons,R.A.,Larsen,R.J.,&Griffin,S.(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1),71-75.

Ellison,N.B.,Steinfield,C.,&Lampe,C.(2007).The benefits of Facebook″f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socialnetwork sites.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2(4),1143-1168.

Fardouly,J.,Diedrichs,P.C.,Vartanian,L.R.,& Halliwell,E. (2015).Social comparisons on social media:The impact of Facebook on young women′s body image concerns and mood. Body Image,13(1),38-45.

Fardouly,J.,&Vartanian,L.R.(2015).Negative comparisons about one′s appearance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usage and body image concerns.Body Image,12,82-88.

Feinstein,B.A.,Hershenberg,R.,Bhatia,V.,Latack,J.A., Meuwly,N.,&Davila,J.(2013).Negative social comparison on Facebook and depressive symptoms:Rumination as a mechanism.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2(3),161-170.

Festinger,L.(1954).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7(2),117-140.

Fox,J.,& Moreland,J.J.(2015).Thedark sideof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al andpsychological stressor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 and affordanc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45,168-176.

Gonzales,A.L.,&Hancock,J.T.(2011).Mirror,mirror on my Facebook wall:Effects of exposure to Facebook on self-esteem. 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14(1),79-83.

Haferkamp,N.,&Krämer,N.C.(2011).Social comparison 2.0: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online profiles on social-networking sites.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Networking,14 (5),309-314.

Hayes,A.F.(2013).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moderation,and conditionalprocess analysis: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Guilford Press.

Hirsch,C.,Meynen,T.,&Clark,D.(2004).Negative self-imagery in social anxiety contaminates social interactions.Memory,12 (4),496-506.

Hong,S.,Tandoc,J.E.,Kim,E.A.,Kim,B.,&Wise,K.(2012).The real you?The role of visual cues and comment congruence in perceptions of social attractiveness from Facebook profiles.Cyberpsychology, 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15(7),339-344.

Joinson,A.N.(2008).“Looking at”,“looking up”or“keeping up with”people?Motives and uses of Facebook.Proceedings oftheSIGCHIconferenceon human factorsin computing systems(pp.1027-1036).

Kanai,Y.,Sasagawa,S.,Chen,J.,Shimada,H.,& Sakano,Y. (2010).Interpretation biasforambiguoussocialbehavior among individuals with high and low levels of social anxiety.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34(3),229-240.

Kim,J.W.,&Chock,T.M.(2015).Body image 2.0: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grooming on Facebook and body image concern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48,331-39.

Krämer,N.C,&Winter,S.(2008).Impression management 2.0: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esteem,extraversion,self-efficacy,and self-presentation within socialnetworking sites.Journalof Media Psychology:Theories,Methods,and Applications,20 (3),106-116.

Kross,E.,Verduyn,P.,Demiralp,E.,Park,J.,Lee,D.S.,Lin,N., et al.(2013).Facebook use predicts declin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s.PloS One,8(8),1-6.

Lerner,R.M.,Lerner,J.V.,Almerigi,J.,Theokas,C.,Phelps,E., Naudeau,S.,&Von,Eye,A.(2006).Towards a new vision and vocabulary about adolescence:Theoretical,empirical,and applied bases of a“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erspective.Child Psychology:A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Issues,445-469.

Lee,S.Y.(2014).How do people compare themselves with other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The case of Facebook.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32,253-260.

Metzger,M.J.,Wilson,C.,Pure,R.A.,&Zhao,B.Y.(2012). Invisible interactions:What latent social interaction can tell us aboutsocialrelationshipsin socialnetworking sites.In F. Communello(Ed.),Networked sociability and individualism: Technology fo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pp.79-102).Hershey,PA:IGI Global.

Mussweiler,T.,Ruter,K.,&Epstude,K.(2006).The why,who, and how of social comparison:A social-cognition perspective. In S.Guimond(Ed.),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cognition,intergroup relations,and cultu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h,H.J.,Ozkaya,E.,&Larose,R.(2014).How does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enhance life satisfaction?The relationships among online supportive interaction,affect,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ense of community,and life satisfac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30,69-78.

Pempek,T.A.,Yermolayeva,Y.A.,& Calvert,S.L.(2009). College students′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0,227-238.

Qiu,L.,Lin,H.,Leung,A.K.,&Tov,W.(2012).Putting their best foot forward: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Cyberpsychology, 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15(10),569-572.

Seidman,G.(2013).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4(3),402-407.

Sheeran,P.,Abrams,D.,&Orbell,S.(1995).Unemployment,selfesteem,and depression:A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approach.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7(1-2),65-82.

Smock,A.D.,Ellison,N.B.,Lampe,C.,&Wohn,D.Y.(2011). Facebook as a toolkit:A uses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 to unbundlingfeatureuse.Computersin Human Behavior,27 (6),2322-2329.

Spokas,M.E.,Rodebaugh,T.L.,&Heimberg,R.G.(2007). Cognitive biases in social phobia.Psychiatry,6(5),204-210.

Thrash,T.M.,Elliot,A.J.,Maruskin,L.A.,& Cassidy,S.E. (2010).Inspir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well-being:tests of causality and mediation.Journal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8(3),488-506.

Valkenburg,P.M.,Peter,J.,&Schouten,A.P.(2006).Friend networking s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s′wellbeing and social self-esteem.CyberPsychology&Behavior,9 (5),584-590.

Vitak,J.,&Ellison,N.(2013).“There’s a network out there you might as well tap”:Exploring the benefits of and barriers to exchanging informational and support-based resources on Facebook.New Media and Society,15(2),243-259.

Vogel,E.A.,Rose,J.P.,Roberts,L.R.,&Eckles,K.(2014). Social comparison,social media,and self-esteem.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3(4),206-222.

Vries,D.A.,&Kühne,R.(2015).Facebook and self-perception: Individual susceptibility to negative social comparison on Facebook.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86,217-221.

Zhao,S.,Grasmuck,S.,&Martin,J.(2008).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4(5),1816-1836.

The Impact of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on Adolescents′Happiness: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Zhang Yongxin1,2,Zhou Zongkui1,2,Zhu Xiaowei1,2,3,Lian Shuailei1,2
(1 Key Laboratory of Adolescen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Psycholog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2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3 School of Education,Yan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Based on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the present study constructed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to examine whether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would be indirectly related to adolescents′happiness through negative social comparison,and whether this indirect association would be moderated by social anxiety.A total of 964 middle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mean age=14.55 years,SD=1.09) were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this study. Participants anonymously completed the Scale for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Intensity,Negative Social Comparison Questionnaire,Social Anxiety Questionnaire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and adolescents′happiness was mediated by negative social comparison.2)The mediating effect of negative social comparison was moderated by adolescents′social anxiety,with the indirect effect was enhanced among high socially anxious adolescents.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both indirect-effect model and interaction model exist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and adolescents′happiness,creating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social network site use,negative social comparison,social anxiety,Hhappiness,adolescents.

B849

2016-12-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1&ZD15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31400887)、华中师范大学专项 (CCNU14Z02004, CCNU15A02042)。

周宗奎,E-mail:zhouzk@mail.ccnu.edu.cn。

猜你喜欢
消极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立与存在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