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帅
安全文化建设涉及企业安全生产诸方面,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惠及职工生命与健康,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平煤股份一矿始终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的主体文化,坚持以“三不四可”为指导,以“三基三抓一追究”为支撑,以塑造本质安全人为核心,以“三零”为目标,着力在推进中深化,在完善中提升,在创新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一矿特色的“三三四三”安全文化模式,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持续升级,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理念引领方向,思路决定行为。企业长治久安离不开先进科学的安全理念引领指导。一矿发挥理念引领作用,立足于把住魂、织好网、立榜样三方面,着力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使理念外化于心、内化于行,逐步转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真正成为企业安全发展之魂。
把住魂。坚持管人先管思想、抓人先抓灵魂的原则,把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塑造全员共同安全价值观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提炼形成“凡事安全先,万事安全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核心理念,引导全矿职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思想。深入挖掘利用各类时间及载体,抓好事故警示教育、“三帮两促”帮教以及新《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宣贯等活动,持续增强“红线”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安全“八条线”和区科包队作用,确保安全教育不断线。特别是从2011年起,坚持每年一个主题,每年一个目标,连续七年开展“珍爱生命、自主安全”主题讨论活动,持续深化全员安全意识。
织好网。创新工作思路,多形式开展安全理念宣贯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层层推动的良好氛围。在宣传平台上,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立体式”宣传网络,充分发挥矿内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等阵地作用,高频率、大力度、多维度进行宣传灌输,真正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在氛围营造上,构建井上下牌板理念群,修筑北一安全文化墙,设置井口和井下安全文化长廊,对核心理念用巨幅牌板和多地点展示等形式强化提醒,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理念渗透的效果;在理念认知上,利用每周一政治学习日和每周三安全技术学习日时间,变“背理念”为“讲理念”,深化职工对安全理念的认知程度。
立榜样。安全典型是安全理念的优秀践行者,是展示企业安全工作成果的形象和名片。持续开展“我心目中的一矿人”评选活动,通过职工自主推举的方式,把各层面、各工种安全文化的优秀“践行者”选出来、推上去,打造职工身边看得见、跟得上的榜样,先后已推出370名季度人物和92名年度人物。连续9年举办“我心目中的一矿人”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着重挖掘典型人物背后的事迹,以典型引领,靠典型带动,增强辐射力,扩大覆盖面,把一个典型人物的闪光点打造成整个集体的共同点,营造人人保安全、人人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职工,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与素质的提高,是安全文化落地生根的决定性因素。一矿把职工素质提升摆在事关企业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大力实施“全员素质登高工程”,牢固树立“宁停产不停训”“培训不达标就是隐患、无证上岗就是事故”理念,着眼于搭建学习、竞赛、成长三个平台,全面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搭建学习平台。制定素质提升规划,坚持每年一个主题,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系统实施,逐步登高;建成实操培训基地,配备采掘机运通等专业主要设备,可供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等;相继在基层区队建成7个“四新”培训工作室、1个非煤技术研究室和80个远程多媒体学习室,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区队培训质量;建立矿副总以上领导、首席专家授课制度,将现场应急处置、核心技术运用、强化队伍管理等实用性内容作为培训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搭建竞赛平台。搭建“先锋杯”党员技能大赛、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党员、职工技能擂台赛三个竞赛平台。从2010年至今,连续八届举办“先锋杯”党员技能大赛,各工种第一名选手授予矿模范党员;连年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的同步授予劳动模范;在此基础上,举办党员、职工技能擂台赛,让党员和职工同台竞技,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近年来,先后有30余人获得省、市技术比武前3名,2人在全国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二名,3人在国际矿山救援比武中获得一等奖,产生集团首席技术专家和首席技能大师各1名,涌现出国际第五届矿山救援创伤急救和模拟救灾一等奖获得者刘光辉、第二批河南省管企业拔尖人才杨伟猛等优秀技术人才。
搭建成长平台。积极开展导师带徒、大学生班长培养工程、大学生职工讲坛等活动,努力为大学生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推行首席工程师、工程专家聘任制度,出政策、给待遇,促进技术人才成长。以培养职工创新能力为主,开展好“合理化建议月”“五小”攻关、青工创新创效等活动,尊重技术创新、岗位创新,让每名职工都成为创新的主体,让每个岗位都成为创新的舞台。将每年的12月25日确立为一矿科技节,在集团首家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连续33年举办科技节表彰大会,重奖科技功臣,激发创新精神。
企业只有管理更加科学、精细、规范,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一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致力于“四项”管理创新,即推行岗位规范管理、现场精细管理、安全精准管理、风险预控管理,着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推行岗位规范管理。围绕岗位、现场、流程三个重点,对全矿近300个岗位和170个场所制订详尽的岗位责任、工作标准、场所标准,使每个区域、岗位、工序都有标可对,使每名职工都有标可依。编纂《安全文化手册》《员工必读手册》等,制定《职工井上下行为规范》,严格推行班会礼仪,坚持列队打旗持证上岗,塑造文明安全规范的职工队伍。坚持每年开展全员军训及春秋两季军训会操考核,把“双述”、安全确认、自救器演练纳入军训考核项目,做到全员参与、人人过关,打造纪律严明、作风硬朗、行为规范的职工队伍。
推行现场精细管理。大力推行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OPM精细管理,通过干部走动式现场管理,实现严格自管的标准化规范管理,构建起精细化管理平台。全面推行编码、定置、标识、看板、全寿命周期五项技术,使精细管理融入到每道生产工序,实现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精细管控。培育创新文化,连续五批开展精优作业法、卓越管理法等创新行动冠名活动,评选出冠名成果73项,用首创者姓名冠以成果名称,激发职工首创精神。深化“三无区队”“三无班组”创建活动,开展“十佳”区队干部和班组长评选活动,稳步提升区队班组安全管控能力。
推行安全精准管理。结合煤矿实际,全力推行“三三三”安全确认制,以严谨的制度控制和严密的机制制约实现精准管理。实施“三确认”,即岗前三确认、岗中三确认、岗后三确认。岗前三确认:确认上岗职工思想情绪稳不稳、上岗职工身体状况好不好、上岗职工操作规程会不会,不确认不准入井;岗中三确认:确认有无隐患存在和整改、是否按章操作、工作流程是否符合规程,不确认不准工作;岗后三确认:确认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当班是否存在隐患并整改、是否挂牌复命交接班,不确认不准下班。实施“三签字”,即“三确认”中的每一次确认都要有确认人签字。实施“三追究”,即不签字视为没确认,要追究;确认后不准确,要追究;挂牌不复命,要追究。“三三三”安全确认制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道操作程序进行确认,不确认不工作,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失误,确保安全生产。
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作为省及集团试点,一矿通过深入调研、加强培训、制定方案、选取试点、成立机构等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套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职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全面查找人、机、环、管四方面不安全因素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体系运行中,强力推行“2208”班前会模式和井下“四人联岗”工作制,加强层级风险评估,划定安全风险等级标识,实现分级分类管理,提升安全风险预控水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先进的安全理念,再科学的决策部署,再精细的安全管理,再优秀的安全文化,都必须要有严明的制度来保障。为此,一矿着力于“三项”机制建设,即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确保安全文化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把安全文化建设摆在企业重要位置,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每年年初下达安排任务,提出创建目标,明确创建要点,与经济发展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并将其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把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发展规划和专项资金计划,把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年度经费总体预算,每年按照规定额度安排文化建设经费,专项用于全矿文化创建投入和表彰奖励等。在“4321”结构工资制中,将安全及质量工资占比提高至工资总额的70%,以工资杠杆提升矿井安全质量水平。推行安全“结对子”、安全股票、安全抵押等制度,加大安全考核兑现和问责追究力度,增强全员自主抓安全的合力,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全矿工资总额的10%确定为安全培训和安全文化工资,对全矿各单位创建工作进行动态考核奖惩。每月由宣传科牵头,安检科(质量办)、职教中心、工会、保卫科等部门依据《安全文化建设考核细则》对各单位进行动态考核,实行月考核、月奖惩、月兑现,对安全文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