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等院校“通识课程”设置与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2017-04-26 21:32覃维怡赵家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通识学分

覃维怡+赵家敏

摘要:本文主要从国内高等院校通识课程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研究学者对现行的通识教育的见解,探索高等院校通识选修课的有效管理模式,完善国内高等院校通识课程体系,以实现通识教育中通识课程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模式

一、通识课程发展现状

(一)高校对通识教育概念辨识不清,“通专分离”制度弊端日益显著。

我国高校普遍采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各自独立发展的双轨制制度,使得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缺乏内在的整合和联系。一方面,专业教育分工过细,专业课程内容由于缺乏借鉴和吸收其他优秀学科的精华,过分注重培养人的专业技术技能而落入知识碎片化的旧套。另一方面,高校一般以通选课的形式开展通识教育,各个相应的专业院系根据专业学科建设现存教学资源,以普及跨专业学生基本概论知识为目的开设通选课。实质上,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的通选课种类和数量有限,教师为了课程达标尽量把知识点简单化,教学内容固化,班级人数少有限制,学生庞杂且素质参差不齐[1]。学生为混学分沦陷在通选课堂中虚度时间。可见,通专分离制度下的高等教育弊端日益显现。

(二)高校通识课程教育模式固化,缺乏灵活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采取的是“专修课+选修课+通识课程”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模式。相比之下,欧美国家作为通识教育的发源地,其课程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颇具盛名,教育模式日趋成熟完备。以美国为例,美国通识课程设置主要有分布必修制、核心课程制、名著课程制以及自由选修制四大模式[2]。我国教育部自1999年推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起,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实行学分选修制,即学生自由选课并在校四年间至少修够相应数量的学分方可毕业。20年来,这种学分选修课介于学分必修制和完全自由制的教育模式之间,使得通识教育一直处于较为被动和尴尬的位置,学校既不能最大限度向学生提供种类和数量较为全面的学科课程,更说不上为了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让学生完全自由的选择通选课。

二、构建合理的通识课程设置与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普通高等院校要厘清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确立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大学注重的是培养完整人格,通识教育旨在培育健全的人格与心智,打破专业之壁垒,获得整全的知识视野。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从性质、目标和内容三方面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就性質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标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

笔者认为从这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具有科学性,较为全面地对通识教育的性质、目标和内容做了细致分析。高校可针对这三个维度,把通识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让每个学生都接受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目标。

(二)普通高等院校应当厘清通识教育的实践意义,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通识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实施的主要手段,发挥通识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才能体现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北京大学在《本科生课程手册(含通选课、平台及公共选修课目录介绍)》中关于“为什么开设通选课”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本科教育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便为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个人今后的多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这与终身学习和职业流动的现代化潮流是相适应的。”可见,通识课程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分不开的,社会价值是由个人价值构成的。

(三)普通高等院校要加大改革通识课程体系设置和管理的力度

1.在通识课程体系中转变教育观念,厘清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实现“通专融合”培养制度。

首先,高校通识教育改革需转变“重专轻通”的教育思想,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其次,厘清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内在联系。《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以语言的方式写下了这样的话:“贫乏的专业主义”与固守成规的知识最终将在最贫乏的保守主义中结束[4]。国内普通高校的专业过细分工,导致学生的知识架构体系失衡,理工科学生往往缺乏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基本素养,欠缺严谨的形象思维能力。文科学生则缺乏自然科学素养,欠缺活跃的理性逻辑和抽象思维发散能力。可见,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非是独立生存、互不相干的教育体系,只学习专业知识会造成知识的僵化,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应当尽可能打开自己的视界,通过通识教育以注入新的知识源泉。再者,构建起高等院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培养制度。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着重强调高等院校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通专融合”的培养制度建设旨在让高等专业教育缺什么“补”什么,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知识体系的均衡性,从通识教育学科中借鉴吸收精华。同时,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基础和素养,通过与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的有效衔接,使得通识课程开设更具针对性,大力提升教学效果。所以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可适当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例,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改革专才培养模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模仿中自我创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应当打破原本的课程模式壁垒,大胆借鉴国外经验,在模仿中创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体制课程模式。

其一,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可以借鉴和效仿美国圣约翰学院开设的名著课程制和牛津大学实施的导师制,建立起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名著研读学分体制课程模式。我国是五千年经典历史文化的国家,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流中,无数的文人雅士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典著作。名著经典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部分高等院校可通过设立学分制度,把名著研读通识课程划分为经部、子部、史部、集部四大板块,要求本科学生四年间修够10个学分不同名著经典板块的通识课程。在高等院校设立通识选修课经典研读班,实施小班教学制,并配备一名专职的导师。

其二,部分高校可以借鉴美国哈佛大學文理学院的核心课程模式,结合国内高校的学分选修制现状,融合美国分布必修制、核心课程制以及自由选修制三大模式的优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理平衡的学分体制课程模式。即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开设种类和数量充足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以及艺术学科四大模块的通识课程,要求本科生在四年内要修够10个学分的通识课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美感的价值日益显现,各行各业都对人才的艺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除了艺体科学生,文理学生均需修够4个学分与艺体学科相关的通识课程,以拓展当代大学生的美感设计能力和艺术素养。

3.建立通识课程管理机构。

设立一个专门负责通识教育且独立运行的机构有利于统筹全校通识课程的开设和日常管理,有利于促使通识课程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开设更高质量的课程。通过建立独立运行的通识教育机构以提升通识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建构适合本校实际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促使通识教育的发展。但是目前较少高校设有独立运行的通识教育机构,因此,为了通识教育的发展,设立独立运行的通识教育机构刻不容缓。其应当囊括三大方面的职责,包括建设和管理师资、通识课程的管理以及教学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刘铁芳.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及其可能性[G].高等教育研究,2012.7,第33卷,第7期.

[2]张猛.论地方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7):96-98.

[3]王志雄.试论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之通识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6):162-164.

[4]蔡树堂.知识刚性视角下的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9):4-5.

[5]吴兰飞,刘西国.关于校通选课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69-171.

指导老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周可桢副教授、陈智旭副教授。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通识学分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学分美食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识少年·拿破仑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