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小说及电影中狼的形象及主题意蕴探究

2017-04-26 23:47刘宇
文教资料 2017年3期
关键词:狼图腾

刘宇

摘 要: 姜戎的《狼图腾》通过对草原狼的描写,阐述了狼与人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狼、人、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活状态。由《狼图腾》改编的电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文学驮着影视走,好的影视作品的产生离不开好的文学作品。用文学和电影的形式探索中国历史文化中关于狼的重大思想命题,是当代文学一种可喜的努力。

关键词: 《狼图腾》 狼的形象 主题意蕴

姜戎的《狼图腾》叙事主题是以狼为创作背景,文章的主线是由几十个狼的故事串联而成的。情节紧张,场面宏大传奇。有独闯狼阵的英雄,上演狼口脱险的场面;有一个蒙古猎人在山上看群狼围攻羊,然后坐收渔翁之利;有蒙古妇女和九个孩子与狼徒手格斗;有石圈里的飞狼之谜,展现出惊人推断;有狼群与军马惨烈的生死决斗,同归于尽;有白毛风和蚊虫的天灾人祸,生死存亡;有狗和草原狼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有人与狼的殊死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万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有小狼非凡的命运和悲壮的一生……歌颂狼团结智慧的精神,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

电影存在的意义是艺术的再现。电影《狼图腾》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删改,电影展现的是以狼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文化精髓,并进一步阐释中华文化的狼性。狼代表的事实上就是一种草原上的强力意志,一种非理性的哲学命题。狼作为草原的强势文化,当与世界的工业文明交汇时,强势文化被另一种文明摧毁殆尽时作为强力文明的本身,它的命运必然是毁灭,正如狼的灭绝一般。

一、《狼图腾》中狼的形象探究与主题意蕴

《狼图腾》一书对狼的形象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探究,书中有多处对狼的外貌、习性的描写。狼牙是狼最重要的东西,狼以杀为天,如果狼没了狼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它主宰草原的生杀大权。它在草原上所有的骄傲和雄心,在狼群中的地位和同类的尊敬,将统统化为乌有。它只能暂时苟延残喘地活着,有口无牙地活着,活活地看着同类的屠杀和欢宴,把它最不愿看的东西全看在眼里。狼是宁死也不愿受辱的硬汉,头狼更不愿看自己的儿女受辱,所以头狼会干脆地杀掉重伤兵。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是没有宁死不屈,敢于敌人同归于尽的精神,只能被别人统治和奴役。

在中国,人们常说的猛兽是虎豹豺狼,但是虎豹是稀有动物,而狼是普见动物,恶行多。狼是历史上对人威胁最大、最多、最频繁的猛兽。“贪”就是狼性的代名词。董仲舒说秦“以贪狼为俗”,也把贪与狼并列。中国人形容贪食总是用“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到了草原,狼简直就是人马牛羊的最大天敌。但为什么草原民族还是要把狼作为民族的图腾呢?

贪食只是狼的一个特征,是狼精神和性格的表象。商周时期的华夏族对饕餮神兽的崇拜,是对游牧先祖狼图腾崇拜的承续,狼虽然贪食,但是它的凶猛进取、威武不屈、宁肯战死、不愿病终的精神才是早期华夏族崇拜它的根本原因。这个原因只有深刻了解狼以后才能理解,而后来恨狼怕狼的农耕民族和儒家就难以理解,所以无法给人以信服的解释。再后来,当农耕和儒家越来越占统治地位的时候,贪吃的恶兽——饕餮,就必然从国家神器上退位,被改造成龙,让位给龙。在作者看来,龙图腾实际上就是改形换面不变心的草原民族的飞狼图腾。

中华龙令人恐惧的凶猛形象和身体里面最初蕴含的很可能就是令人敬仰的狼图腾精神和灵魂。中华龙图腾与中华狼图腾也可能具有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但是在精神实质上,中华龙已完全异化:自由的狼变为专制的龙,全民族的精神楷模变成了独裁者的化身;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图腾演变成毫无生命力的龙舞道具空壳、纸龙纸老虎。

在草原上,狼是弱者而非强者;在残酷的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双重挤压之下,如果不屈服又不想灭亡,那么仅仅顽强的求生意志和超常的生存能力(比如中华民族)是不够的,严格的纪律和团队精神几乎是它唯一可能的“自然的”选择。草原狼那令人称道的集体主义是本源性的,基于险恶的生存条件和缺乏选择的生存方式,恰恰是弱势群体(比如曾经的日本民族)在“别无选择”的艰难处境中最自然因此也是必然的选择[1]。

只有抽掉中华龙图腾中的封建帝王专制精神,重新“注入”狼图腾自由强悍的进取精神,那么未来的中国巨龙才有可能真正腾飞,飞向全球,飞向太空,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开拓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为了用事实改变人们对狼的偏见和敌意,为了充分证明草原民族以狼作图腾的合理性,从而最终将“狼图腾”变成对人类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资源,作者让小说中的人物陈阵抓回一条小狼养了起来。陈阵不仅能“亲身感受、亲手能摸到狼性温柔善良的一面”,而且慢慢地品味着这种纯净的友谊,认为自己的生命向远古延伸得很远很远。

《狼图腾》中最重要的一个生态观念是书中多次提到的大命和小命的关系,毕利格老人是原始宗教信仰和草原朴素生态主义的代表,如毕利格老人所说在蒙古草原草上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把草原的大命杀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都没命。原始宗教和朴素生态主义通常在保护生态中起着积极作用,不应一味视为落后而抛弃[2]。人对自然要永怀敬畏之心,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文学驮着影视走

“因草原狼所產生的恐惧与敬畏,是不是从原始时期起,就是人们心灵中所崇拜的图腾。我对这种神秘的力量给予我的帮助满怀感激。我有种感觉,我已经推开了通往草原人民精神世界的那扇门”,这是电影《狼图腾》中开场主人公陈阵内心的独白。20世纪60年代,北京知青陈阵(冯绍峰 饰)和杨克(窦骁 饰)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加入了蒙古族牧民毕利格老人(巴森 饰)及其儿媳噶斯迈(昂哈尼玛 饰)一家的生产队,从此开始若干年的放牧生活。在与狼群的接触过程中,陈阵带着强烈的好奇,逐渐了解了这种动物,甚至有了想自己养一只小狼的念头。蒙古人民崇敬狼,热爱草原,而汉人则功利地掠夺土地,这导致狼群与人之间的“战争”。以场部主任包顺贵(尹铸胜 饰)为首的生产队最终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自然与人的关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影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耗时五年才拍摄完成。

影片结束播放主题曲《沧浪之歌》的时候,小说中的种种画面在我眼前浮现:“用你想念我的方式敬仰我,用你遗忘我的风格憎恨我,不要探寻所有我无为的迷惘。”体会词里的意境,配合狼的血性,马头琴的苍凉搭配汪峰沙哑的声音,有种淡淡的悲伤,挣扎过后的无奈,挥之不去的忧郁,却又声声道出自己的执着、坚守,仿似回到狼图腾的精神世界,遥想腾格里的高旷、草原的一望无际、肥硕的牛羊、沉默的牧人,还有时刻准备冲杀的草原狼,从一本小说到一部电影再到单曲循环一首主题曲,文字、影视和音乐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

虽然很久之前就听说了这部电影,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电影上映期间看,当我看完小说怀着期待的心情看电影时,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导演没有放弃对灵魂、精神和信仰的追求;没有放弃对不同民族文化、科学与时代的探讨,让电影充满浓郁的情怀。它让我明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生命才能延续;向往自由,敬畏自由,灵魂才能永生。但因看过原著的原因,这部电影离我预想的还是有点差距的,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肯定不能把原著的情节和思想完全表达出来。原著对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思考,对于现代人类生活对草原生态破坏的深深担忧,让人意犹未尽。电影对小狼的结局做了更改,原著里的小狼死得很凄惨,而电影里的小狼被放回大自然,个人觉得小说中小狼的结局更能突出主题意蕴。

文学驮着影视走,好的影视作品的产生离不开好的文学作品,《狼图腾》电影自从2015年2月19日上映以来累计票房达到7.03亿(数据来自360百科),口碑票房双丰收,有很多观众感觉意犹未尽,电影在争议声中不断发展着。《狼图腾》是作者以自己在“文革”时期在蒙古草原的亲身经历、以近乎自传体的叙事角度,描述了狼的活生生的世界。该书在中国出版后,被翻译成30种语言,在全球110個国家和地区发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信息破碎且断裂的时代,电影(以图片为载体)相对于小说(以文字载体)更具有传播广泛性,你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看完一部电影,可是一般不可能在这个时间内看完一部小说,所以人们更倾向于以看电影的方式来告诉自己,你看完一本书,你知道相关的内容。但是,电影是以制作人的视角看这部小说,相当于别人向你转述这个故事,转述人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自己的爱憎。一本小说不只有一种观点,每个人对小说和电影的解读也不同。于我而言,先看小说后看电影让我对《狼图腾》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结语

电影《狼图腾》花费五年时间:一年多来调研、写作;两年来训练狼群、选营地;一年半拍摄,2013年12月16日结束拍摄后,是一年的后期制作。即使最后没有达到大众期待的水平,但是这五年的筹划足以说明这部电影所有主创的用心与努力。电影中的很多人与狼相处的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姜戎在采访时说:“竞争时代国民需要强悍进取、不屈不挠的狼精神……我希望狼性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表现为顽强进取、友爱合作,为争取独立自由,不屈不挠。”通过对这本关于狼的文本的研读及主题意蕴探究,我对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狼也不例外,众生平等,我们应该和狼和平共处而不是大肆捕杀他们,也应该学习狼身上展现的一些优秀品质。作者写作的初衷及对生态和精神文明的关切实际饱含作者对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热切关怀,而且用文学的形式来探索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大思想命题,实在是当代文学的一种可喜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小江.论“狼图腾”的核心寓意——国民性、民族性与民族主义问题[J].文艺研究,2009(4).

[2]周玉琳.中国生态文学欢呼“狼来了”——狼图腾的生态思想[J].黑河学刊,2004.11(6).

猜你喜欢
狼图腾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论《狼图腾》电影产业研究
蒙古国看《狼图腾》:女主角好
我看电影《狼图腾》
看《狼图腾》5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