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生
【摘要】在现代教育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同时,基于社会快速发展,国内教育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为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紧跟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一定要采取全新教育模式才能够实现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将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应用在小学教育建设中,对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教育管理 以生为本 理念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06-02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理念与人生理念,甚至是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都未成熟,具有不稳定的特征,所以,若无法采取正确教育管理方式,必然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发展。在小学生教育管理中合理地应用以生为本这一理念,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一、教学理念的全面创新
对于传统教学理念而言,所重视的是教师的主体作用,而学生必须要始终服从教师指挥。但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地摒弃,实现全面创新,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学校与教师应当重视“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融入到教育环境当中,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予以改善[1]。另外,学校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为学生提供服务,始终关心学生。
二、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创设以人为本校园氛围。在学校中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最关键的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所以,教师需要始终按照校园的准则,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而校园的管理工作人员,也同样需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针对教师与学生展开教育,确保校园管理具有一定的人性化特征。另外,应当积极创设以生为本教学环境。因为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主要目的,其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来完成,所以,教师自身教学的水平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应当全面倡导人性管理制度的创建。小学生的年龄偏低,所以,其心智与思想尚未成熟,所以,对待学生应该人性化,使学生能够在放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2]。
(二)对教育理念差异予以关注。目前阶段,受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学校始终根据成绩来对学生的好坏进行划分,这种风气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中,大部分教师更重视成绩理想的学生,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不闻不问,进而是班级内容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与成长,很容易影响班级内部团结,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对于这一问题应该理性看待。对待学生要平等,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更有序。对于小组学习而言,教师需要合理展开分组教学,把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并且根据能力的不同来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任务[3]。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小组划分情况进行定期地调整,以免不同小组学生之间出现隔閡。
三、交流平台的有效创建
要想保证班级内部的融洽性,不仅需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同时,还应当有相关机制的约束。其中,在选举班长或者是组长等方面,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表率作用,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始终约束自己。而且,班级干部可以将班级情况向教师如实汇报,教师把这些情况告之家长,使家长对学生学习近况予以掌握。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对学生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课余时间,教师应当与学生展开交流和沟通。其中,可以定期组织并进行公益活动,也可以以走访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了解[4]。另外,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其喜爱的书籍与电影,或者是动画片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够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校建设过程中,积极践行以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对于教师工作与学生学习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以生为本教育工作的开展属于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小学生教育管理中,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落实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育工作,增强教育工作的质量。文章以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研究重点,通过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与落实,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幼程.小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以生为本理念[J].时代教育,2016(6):246-246.
[2]赵敏.论以生为本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亚太教育,2015(25):5.
[3]刘继新.以生为本,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5):10.
[4]徐程慧.以生为本提高小学教学质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7):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