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主题学习的音符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2017-04-26 10:35施清雅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讲台师生关系生活

施清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50-01

让教学轻松高效,让学生悦读好学,这是“语文主题学习”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语文老师的梦想。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放课堂,让讲台成为学生舞台,是语文主题学习得以进行的前提。让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让语文主题学习的音符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回归”,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再把语文定位为一种知识的教学,而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在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很少有自由学习的空间,而且那种准军事化的严格课堂纪律,更是无情地扼杀着学生的个性和潜在的创造能力。而如今的语文主题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透过一个个小小的主题,让学生看到的是具体生动的世界。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放课堂,让講台成为学生舞台,是语文主题学习得以进行的前提。

一、将游戏引进课堂,使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

语文主题学习的践行者——孙海燕老师,针对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乐园中去学习。她借助讲故事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突破了规范地书写汉字这个教学难点,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而字更是人的一张名片,应该“一笔一画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在这里,游戏不是正课却起到正课起不到的作用,游戏不仅带有趣味性,而且还具有学习语文知识的多种可能性和载限潜力,这样的一堂课无疑是打动人心的。

二、让课堂回归自然,使讲台成为学生与自然沟通的舞台。

传统的语文是细嚼慢咽,是精读细解,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边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太少了。老师累,学生更累。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改变学的方式。

如教三年级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美丽的神话传说》时,教师就把课堂以幻灯片的形式移到了大自然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在大自然中都爬过什么山,结合平常的所思所感,编一个神话传说,学生的现场作文异彩纷呈,不论夕阳下的云彩,暴雨过后的彩虹,蜿蜒的溪流,就连一片落叶、一只小甲虫,在孩子的眼中都蕴藏着美,这样的课堂再次验证了:只有童心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

三、让课堂回归生活,使讲台成为学生与生活联系的桥梁。

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生活就是鲜活的教材。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读得深刻。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告知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生活中来。

语文主题学习的导师胡建英老师在执教《幸运的内德》绘本阅读课时,从生活入手,抓住二年级学生比较稚嫩,对生活充满好奇的特点,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叙述,让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引导学生根据图画,仿照绘本语言说一说:

真幸运!……

真倒霉!……

啊!真幸运!……

这样,课堂不仅注重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把语文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在叙述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让课堂回归社会,使讲台成为学生与社会接触的舞台。

社会是个活动着、变化着的大课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不失时机地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观察、分析、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地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山东之行的张云杰老师执教《生活中的启示》时,他给我们展现的又是另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他上的那一节课,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的。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那些启示,结合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谈谈自己对“启示”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从而产生了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感。

总之,学校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天地,课堂是师生教学演练的场所,讲台更应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摆脱束缚,开放课堂,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获取成功的愉悦。让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让语文主题学习的音符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猜你喜欢
讲台师生关系生活
爱在讲台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