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滢滢
【摘要】传统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弊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而不断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化管理这一新型的管理理念便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校在当前的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并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人性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16-01
“以人为本”是人性化管理最重要的核心所在,将人性化理念应用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则可以将“以人为本”理解成为“以学生为本”。人性化管理最先是在企业管理这一领域中出现的,其主张从人这一角度出发,以关心人、尊重人和理解人为基础,以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其工作热情。人性化管理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实现了从命令式管理到主动性管理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人的潜能和促进了人的主动性的发挥,促使管理和工作效益都实现了最大化。
一、我国高校在当前的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理解较为模糊,缺乏经验
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都是辅导员。然而因为辅导员的各种工资福利待遇远远低于同校其他教师,所以,大部分学历高且管理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都不愿去从事辅导员工作。所以,我国当前大部分的大学辅导员都是由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来担任,大多缺乏工作经验,年纪偏小,并且还缺乏专业的管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对人性化管理这一概念的理解都比较模糊,对其内涵本质的把握也不够准确。
(二)在推进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受到传统制度的阻碍
作为新时代发展产物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虽然在广大高校中推进,但推行的效果却不是特别理想,因为传统强制式的学生管理制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某些时刻,这种管理方式的实施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可见,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人性化管理在高校的推行还是产生了较大的限制和束缚作用。
(三)“以生为本”的观念意识淡薄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高校学生其实更多的是在“管”这一传统制度下进行活动的,他们的很多行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虽然这种束缚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和稳定,但是学校的某些不当管理行为对学生的人身自由与个人隐私也造成了侵犯,这与“以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是相悖的。
二、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确立“以生为本”管理理念
要彻底地改变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强化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意识教育,使高校管理者及其相关的工作人员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为学生服务作为其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地去关心、理解和尊重学生,树立起“管理育人”的先进价值理念,并在这一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并形成一套集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模式。
(二)通过关爱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能够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
任何一位高校的学生管理者,都应该勇敢地抛弃自身的权利意识与那些强制性的约束思想,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来唤醒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用关爱去取代强制性制度,引导学生去了解和剖析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促使其能够通过不断的反省来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三)建立起柔性的管理机制
柔性的管理机制其实就是要摈弃之前那种传统的强制性的管理机制,将学生的需求、利益和发展等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使其更加符合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等。例如,在对学生的严重违规行为进行处理时,其实没有必要作出非常严厉的处罚,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再加之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我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减轻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抵触感,从而自觉配合学校的各校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我国高校在学生的人性化管理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诸如对人性化概念理解模糊、人本意识观念淡薄以及受传统制度影响较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解决的,只要高校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相互理解,积极配合协作,从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出发,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性化管理与评价机制,定能够将人性化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提高高校的學生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常瑞飚.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前沿,2012,18:193-194.
[2]陈刚.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5,0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