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晶
摘 要: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出现财务困难而采取的让步措施,这种让步的行为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比如,债权物资的计量、债务重组收入、损失的会计处理等问题。从当前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来看,其中存在的会计问题较多。本文首先对债务重组的概念进行阐述,就债务重组带来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债务重组带来的会计问题的解决方法深入探讨。
关键词:债务重组 会计问题 解决
债务人在发生财务困难时,由于无法按原定条件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为了防止出现更大的债权损失,使用债务重组的方法来降低损失。为了使债务重组会计事项得到完善,一些发达国家早已颁布了施行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我国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亦于1999年1月1日开始施行,然而当前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存在着很多会计问题。本文就对债务重组及会计问题展开探讨。
一、债务重组的概念
债务重组的定义为债务人出现财务困难时,也可以说是操作存在问题的状况下,债权人所作出的让步的行为。其中“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在面对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使得债务人偿还债务时存在一定难度,无法实现债务的偿还,在原先的状态下,找无人将债务转为资本,而且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以此实现债务的偿还。
二、债务重组带来的会计问题
(一)会计准则中缺少明确的相关税费规定
债权人作为盈利公司的重要一方,在实施债务重组时,其他总利润难免会面临降低的现象,还会导致所得税缴纳减少;另外,在人力资源的储备方面,以及债务人实施收益重整中,并不会增加利润、所得税以及资本。因此,关联企业的避税行为,能够展开适当的随机重组,这样能使资本所有增加,并且减少缴纳所得税。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不仅要考虑到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部分,还需要注重债务重组所得需要征缴的税费。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无需考虑增值税的问题,其会导致税收风险的产生。
(二)在运用公允价值中缺乏市场基础
当前市场法规还不够完善,极易导致公允价值失去可靠性,同时企业的管治极其容易出现利润操纵的问题。其中还存在着不达标的资产评估流程,就需要对资产评估队伍的提升尤为注重。
(三)固定资产抵债入账违背谨慎性原则
如果仅仅只是以公允价值来作为计价基础,那么就十分容易导致与谨慎原则相违背。债权人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由公允价值转为重组债券的账面价值。但对于费用来说,其并不会计入到债务重组的损失中,其主要是以资产价值的方式计入,这就极易导致储蓄爱你虚增资产,最终偏离谨慎性原则。
三、债务重组带来会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重组产生的相关费用应当进行冲减
实行债务重组的第一步就是对公允价值销售资产的确认,其次再按照账面价值将债务清偿。最后再将确认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抵偿债务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计征所得税。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抵债过程中所出现的税费,将其纳入到固定资产清理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假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处置所导致的,那么就应当冲减资产转让损益,冲减清理当中所产生的其他税费。
(二)债务重组损益在会计期间进行分摊
将债务重组当中的损益纳入到将来会计当中,不仅能够大大减少利润增虚,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由于利润虚增所出现的所得税费,其对企业快速脱离财务危机发挥重要效果。在权责发生制原则过程中,损益都必须以递延收益的方式实行。债务人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将收账款的账面价值、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增值税销项税额,这三者之间的差额确定为债务重组利得,以递延收益的方式十四,在将来各期分摊为营业收入。
(三)将公允价值合理的运用到市场
(1)在完善公允应用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过程中,应当将其建立于统一且充分竞争的活跃市场上。因此,促進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以此大大提升各级市场的建立,最终确定商品成本与价格,以这种方式来获得有关商品的公允价值信息十分有必要。
(2)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使国有股和法人股占据的比例降低。国有股减少持有制能有效强化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以此使得其可独立于主要股东与管理层的董事会之间。
(3)对资产评估流程加以规范,并对资产评估的建设不断加强,另外,还应当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更好的提升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质量,发挥出社会监督的重要效用。
(4)上市公司加大监管力度并建立机制。重视企业上市后的监管工作,不断完善会计信息不足的地方,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完善,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四、结束语
随着当前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很多企业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我国债务重组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会计准则中缺少明确的相关税费规定、债务重组的损益全都会计入到当期损益等等,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十分有必要,可以通过重组产生的相关费用应当进行冲减;债务重组损益在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将公允价值合理的运用到市场等进行完善,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捷.企业债务重组中的所得税会计问题探析[N].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86-89
[2]任侠.浅析《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外资,2013,01:160-161
[3]章永奎.债务重组问题探讨——兼析《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N].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21-23
[4]张璿.浅析新准则中债务重组会计的若干问题[J].财政监督,2011,0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