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低碳化办公探析

2017-04-25 12:20:41陈晓春
关键词:办公用品碳化碳源

彭 淼, 陈晓春

(1.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10128; 2.湖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2)

高等学校低碳化办公探析

(1.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10128; 2.湖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2)

高等学校低碳化办公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建设低碳型校园的必由之路。文中运用脱钩理论对低碳化办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参考国际通用的碳源核查体系,分析了高校办公过程中的碳排放源。目前,高等学校实施低碳化办公主要难点集中在技术、工具、意识、管理等多方面,文章提出加强办公碳排放源的测算与监控、培养高校管理人员低碳办公意识、建立低碳办公用品采购制度、完善高校低碳办公管理协调机制等建议。

高等学校; 低碳经济; 办公管理

高等学校是指具有招收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资格,对在校学生实施高等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学校。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摇篮,无疑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起到传承与创新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全球变暖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波“低碳”浪潮。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全球变暖危机。2012年,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务院(2011)41号指出:“加快设施低碳化改造,推进低碳理念进机关、校园、场馆和军营。”建设低碳校园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媒体的关注,在高校推广低碳化办公能够为建设低碳校园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是优化现有办公管理,提高办公绩效,推进校园整体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一、基于脱钩分析的低碳化办公概念界定

办公主要由办公环境、办公技术和办公事务三要素组成。办公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办公场地、建筑设计、室内空气、光线、颜色等外在的客观条件,软环境是指工作氛围、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团体凝聚力等社会环境;办公技术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办公目标,优化办公环境而采用的通讯、电子、环保等各类技术;办公事务是日常办公中要处理的主要事务,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设置、办公接待工作等。[1]低碳化办公以办公环境的碳中和为基础,通过低碳办公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办公事务处理的高效率、高质量与低消耗,不断地减少办公活动的碳源,增加碳汇。

脱钩分析原本用于物理学领域,用来解释两种物体由相互依赖走向不再依赖的过程。为了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联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引入了“脱钩”这个概念。低碳化办公的界定可以通过对办公绩效与碳排放量的“脱钩”关系来描述。办公管理作为高等学校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绩效直接影响到办学质量与管理效率。传统上,办公绩效的提高依赖于人力、物质、技术等多种管理资源的投入,一般认为办公绩效与碳排放量成正比关系。低碳化办公摒弃传统的高碳排放的办公方式,采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办公方式,注重办公过程中的碳平衡。低碳化办公要求在办公绩效稳定或上升的前提下,实现碳排放量相对或绝对减少。从脱钩视角来分析,低碳化办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相对低碳,即办公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的边际增长速度低于办公绩效的边际增长速度;另一种是绝对低碳,即办公中碳排放量的边际增长速度小于零,随着办公绩效的增加,碳排放量反而减少。如图1所示,△AP为办公绩效的边际值,△CE为碳排放量的边际值,在OF阶段,如果△AP>△CE,且△CE>0,那么这一阶段是相对低碳。当CE曲线经过G点,此时△AP>0,且△CE<0,CE曲线与AP曲线脱钩,这一阶段为绝对低碳。

图1 低碳办公示意图

通过对低碳化办公的界定,可以知道化解办公活动对碳排放量的依赖是实现低碳化办公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低碳化办公并不是建立在降低办公绩效的基础之上,而是在碳减排约束条件下,通过对办公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单位碳排放的办公绩效。由高碳办公走向低碳办公是一个过程,其拐点不会自然形成,需要一些制度、技术、理念方面的变革。构建低碳化的办公环境、推广低碳办公技术、采购低碳办公用品、注重办公事务中的节能减排等都可以导致拐点出现。因此,高等院校应在保持相应办公绩效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低碳办公意识,开发低碳办公技术,逐步推动低碳办公由高碳向低碳、由相对低碳向绝对低碳迈进,建立碳源与碳汇平衡的高校办公体系。

二、高等学校办公中的碳源分析

碳源包括两类:一类是指温室气体从地球表面直接进入大气,如地面燃烧过程向大气中排放CO2,另一类是大气中其他物质经过化学过程转化为温室气体,如大气中的CO被氧化为CO2,对于CO来说也叫源。[2]对高校办公的碳源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碳源的排放特征、分布情况、减排难度等,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能够为高校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高校办公的碳源分析,一方面应参考国际通用的碳源核查体系,另一方面应基于高校办公管理的特点。[3]200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ISO14064,该标准旨在促进碳排放的量化、监测、报告和验证的一致性、透明度和可信性,根据该标准碳源分为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三个范畴。[4]高校办公管理的碳源分析应先对核查范围进行界定。在ISO所给出的组织边界设定方法里面,控制权法是比较常用的界定组织所控制设施或部门的方法。[4]对于高校办公的碳源分析,运用控制权法可以清楚界定高校办公涉及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公务交通、办公保障器材、教学科研活动等。基于控制权法,高校办公管理中的碳排放清单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办公管理中的碳排放清单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畴1)是指高校所拥有排放源的直接排放,如教职员工的办公活动、公务交通、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逸散性排放等。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畴2)是指学校从外部购买的电力和热力,这些电力与热力主要由碳基能源转化而来,高校是这些电力与热力的消费者,也是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者。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畴3)主要指教职员工的私人交通、各类办公用品生产和运输中的碳排放、废旧办公用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办公建筑物等。

加强对碳排放源的管理是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实现高校低碳办公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碳排放源的分析,可以得知高校的办公环境、办公技术、办公事务均有碳源的分布。目前技术和管理条件下,实现零碳办公尚不具备条件,因此减少碳源,控制办公过程的碳排放量是实现低碳办公的重要路径。在办公环境方面,应推广低碳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引入低碳理念,优化采光、通风设计,减少建筑物在供电、取暖中的碳排放;在办公技术方面,应推广办公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低碳办公技术,提倡使用低碳办公用品;在办公事务方面,应以培育办公人员低碳意识,在会议、文案准备、信息沟通、公务交通、日常教学、科研等方面自觉减少碳排放,逐步建立低排放、节约化、高效率办公模式。

三、普通高校低碳化办公的困境分析

通过碳源分析,可以得知高校办公中碳源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大量碳源的存在是高校实现低碳化办公的阻碍。碳源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有管理、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工具方面的原因。

(一)办公活动中碳足迹难以监测

碳足迹是指一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或产品生命阶段积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碳足迹是目前测算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方式。从碳排放源的分析来看,办公活动中的碳足迹遍布整个办公过程,后勤储备、人事管理、信息沟通、文案处理、安全工作等都能够产生碳排放。办公过程中碳足迹难以监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目前的碳足迹测算方法尚不完善,碳足迹的测算与监控主要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氯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则较少涉及,并且目前的测算方法主要是服务于企业、政府等组织机构,高校没有建立专业性的碳足迹测量体系;另一方面是高校办公系统的差异性与复杂性,由于各高校地域分布、治理结构、学科特点等方面的不同,碳排放源在性质、规模、监控难度方面差异较大,而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的碳排放系统,办公过程涉及面较广,在碳足迹的测算中容易造成重复计算或测算遗漏。

(二)低碳技术与产品推广困难

低碳办公技术是高校实现低碳化办公的基础。目前低碳办公技术并不成熟,低碳用品、低碳工具应用不多,低碳办公成本较高。为了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技术,我国政府对家电、小排量汽车等实施节能补贴。但是高校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锅炉、交通、外部购买的电力和热力等,节能补贴政策对高校的影响有限。现在市场上存在的热泵空调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清洁锅炉技术应用成本高,而一些高校建校早,设备相对陈旧,大多数高校后勤部门所采取的还是以传统燃油、燃气锅炉。[6]现有的低碳办公技术仅限于一些小的项目,如变频空调、节能灯具等,距离实现办公系统的整体低碳化仍然存在较大距离。低碳办公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与市场进一步磨合,一些适用的低碳技术在高校中推广尚有难度,缺乏统一的高校节能信息交流平台,消费者对低碳办公技术认知不够。在前期成本相对较高,低碳技术与设备缺乏稳定性,节能减排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的前提下,高校低碳办公技术与产品难以普及。

(三)办公人员低碳意识淡薄

低碳意识是指人们社会活动中如何进行能源利用,如何降低排放与保护环境的意识,低碳意识表现在办公活动中主要指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理论、思想、知识、观念等。[7]低碳意识的影响遍布于高校办公的各个细节,其树立非一朝一夕之功,办公人员低碳意识淡薄是实现低碳办公的重要阻碍。低碳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对低碳经济、低碳办公等概念缺乏了解,认为低碳的结果可能导致高校办公效率下降,办公成本上升,将低碳办公简单的局限在节约成本、降低消耗上面,将效率与低碳两者对立起来;二是缺乏节约意识,高碳办公所产生的高成本,由学校负担,一些办公人员认为“花学校的钱不心痛”,办公过程中不注意节水节能;三是不能够正确认识显性浪费与隐性浪费,认为只有显性的能源、资源节约是低碳办公,而制度、管理层面的隐性浪费则缺乏认识。

(四)低碳办公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各大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低碳办公协调结构,高校后勤所属节能办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电力、热力使用控制。低碳办公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办公过程的系统低碳取决于办公环境、办公技术、办公事务三要素的总体碳排放水平。碳排放源分散在各个办公要素内,需要一套系统的低碳办公管理机制来协调碳减排。目前协调机制缺位的情况下,低碳办公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碳排放总量控制与部门减排缺乏统筹,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制定减排总体目标,只有从总量上控制碳排放,各个碳源的减排才有意义,不会造成“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二是办公成本与办公效率难以协调,一般情况下,有更高附加值的低碳办公用品市场价格较高,其采购必然造成办公成本的攀升,因此需要一套机制来平衡办公成本与效率的关系;三是低碳办公的要求未与人员管理挂钩,一些高碳的办公行为没有得到惩罚,且低碳办公仅停留在倡导、鼓励阶段,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四、推进高等学校低碳化办公的建议

推进高等学校低碳化办公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上文的困境分析,高等院校低碳化办公可以从加强碳源的监测、培养低碳办公意识、创新采购制度、完善管理协调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办公碳排放源的测算与监控

高校碳源分布的广泛性和差异性,造成办公过程中碳足迹难以监测,创建碳足迹测算与监控体系将有效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度。目前除了少数高校因为科研的要求,对办公过程的碳排放进行监测外,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这方面的安排。创建办公碳足迹监测体系,应针对我国高校办公的特点,借鉴现有的国家碳排放监测体系、区域碳排放监测体系、城乡碳排放监测体系、企业组织碳排放监测体系,科学分析主要碳排放源,列出碳排放清单,优化测算与监控方法。在测算方法方面,根据碳排放源的实际情况,涉及办公活动中的技术、管理、运营等,针对性的选取实测法、统计法、数学模型估计法等。[8]对于二氧化碳、氯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多种温室气体,应建立统一的测算标准。在碳排放监控管理方面,根据碳排放源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监控管理方法,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加强学校内部控制,通过对碳排放总量的管理达到减排目标;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应提高外购电力、热力的利用效率,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则要加强该类碳源信息的披露,增强监测部门的核查能力。

(二)建立低碳办公用品采购制度

因为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且低碳办公用品的技术含量高于一般办公用品,故低碳办公用品的市场定价往往相对较高。低碳办公技术的开发与低碳产品的市场化均需要庞大的市场需求来拉动,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市场参与主体的“理性人”选择将会自私的排斥低碳办公用品。因此应建立低碳办公用品采购机制,推动低碳产品市场化,拉动低碳技术进步。目前条件下,建立低碳办公用品采购机制有如下对策:第一,搭建高校低碳办公用品采购平台,建立统一的低碳办公用品认证标准,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在统一平台上进行低碳产品交易,减少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交易成本;第二完善低碳办公产品采购的法律法规,在《能源节约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规的基础之上,推出《高等院校节能减排促进办法》、《高等院校低碳物品采购办法》等行政法规;第三鼓励低碳技术与低碳产品发展,低碳技术进步和低碳产品开发是实现低碳办公的前提条件,国家应出台有关税收、财政、金融政策积极引导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办公用品开发。

(三)培养高校办公人员低碳办公意识

推动高校日常办公的低碳化管理,应培养高校办公人员的低碳意识。有效的宣传教育与系统培训,可以使办公人员自觉地将低碳要素纳入到日常办公活动里面。低碳办公意识的建立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首先应有良好的低碳办公知识储备,随着对低碳办公知识理解的日渐深入,然后逐渐由低碳办公知识转化为低碳办公信念,最后由低碳办公信念来引导行为,实现高等学校的低碳化办公。培养高校管理人员的低碳意识可以从如下角度入手:第一加强低碳经济、低碳办公、低碳管理等理念的宣传,举办各类提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活动,为低碳办公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举办各类低碳办公研讨会、展示会、交流会,搭建高校间低碳办公交流平台,促进广大高校的低碳办公学习与交流;第三针对高校办公人员开展低碳办公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低碳知识、低碳办公技术、节约型机关管理等,提高工作人员对低碳办公的认识;第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节能降耗、控污减排纳入到办公人员的工作绩效中,依靠制度的力量,促进办公人员低碳意识的培养。

(四)完善高校低碳办公管理协调机制

低碳办公需要同时在减少碳源、增加碳汇两方面开展工作,要协调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监督部门等多方面的关系,完善的管理协调机制不仅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低碳办公氛围,还能够成为低碳管理创新内在动力。目前条件下,可以考虑建立如下协调机制:第一,建立低碳办公管理工作组,工作组对低碳办公进行总体规划,对高校的碳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各部门的碳排放源,保护和开发碳汇资源;第二实施碳预算制度,对于各部门办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碳排放,开展年初预算,年底决算,对预算以内和超出预算的单位予以相应的奖惩;第三建立碳平衡激励制度,鼓励办公人员使用低碳办公用品,注意日常办公中的节能减排,完善低碳办公环境,建设低碳建筑,重视办公环境的绿化、生态化,从而实现碳源与碳汇的平衡;第四完善低碳办公监督机制,对于办公活动中的公务会议、公务用车、办公设备、公务接待等建立统一的低碳办公消费标准,防止超标、超范围的现象出现,严肃处理办公活动中出现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现象。

[1]孙荣.办公室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杨鹏,陶小马,崔风暴.上海市碳排放量及碳源分布[J].同济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9):1398-1400.

[3]许红芹.高等学校低碳办公实现方法刍议[J].中国林业教育, 2012,(6):50-53.

[4]沈鹰.温室气体排放ISO14064标准在中国企业实施推广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3,(4):156-158.

[5]耿勇,董会娟,郗凤明,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足迹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6-12.

[6]汤方明,程潇爽.以低碳化视角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J].高校后勤研究,2012,(6):65-67.

[7]陈晓春.低碳经济与公共政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8]曾静静,张志强,曲建升,等.家庭碳排放计算方法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2,(10):1341-1352.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Offic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PENG Miao1, CHEN Xiaochun2

(1. 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It is a long-term, complicated but necessary project to fulfill low-carbon office in university. The paper firstly defines low-carbon office management based on decoupling theory. It goes further to analyze the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 in the activity of university office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ly applied carbon source verification system. Since the present obstacles in realizing low-carbon office lie in technology, devices,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the paper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s to calculate and monitor office carbon source, raise the low-carbon office awareness of university administrative staff, establish low-carbon office supplies procurement system and perfect university low-carbon office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university; low-carbon economy; office management

2017-03-06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等学校日常办公低碳化管理研究 ”(12YBB122)

彭 淼(1981—),男,湖南汨罗人,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陈晓春(1959—),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C931.4

A

1672—1012(2017)02—0088—06

猜你喜欢
办公用品碳化碳源
缓释碳源促进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昆钢科技(2021年6期)2021-03-09 06:10:20
Sebastian Conran设计的家用办公用品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16
创意办公用品的系列设计套装:让办公用品排队站好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10
致敬现代艺术运动的办公用品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09
Craft Design Technology:从小东西做起的办公用品品牌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06
四甘醇作碳源合成Li3V2(PO4)3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电源技术(2016年9期)2016-02-27 09:05:25
9608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在混凝土防碳化处理中的应用
大型筛板碳化塔的研究与应用
纯碱工业(2014年6期)2014-03-11 1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