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迎春
摘 要:初中数学作为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起来必然会枯燥、乏味,学生会有厌学情绪,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新课改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学习的乐趣,转变对数学的传统观念,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会成为一种趋势,生活化的数学会让学生更为乐于接受。本文将对如何数学教学生活化来进行探究和论述,让数学散发出更好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生活化 实际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89-01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学生活化深入实际课堂。面对复杂乏味的初中数学,如何带动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肃的挑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观念的提出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学生活化会更适应实际教学,更容易学生的知识接受,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生活化的教学必然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中赋予生活化的气息。
1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教学活动也是生活的反映。初中生处在青春期,也是敏感期,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喜欢去接受新鲜的事物,乐于尝试冒险,对于数学这门思维型的学科来讲,他们的学习态度会非常的极端。有一些学生面对难题,越挫越勇,直至突破,在学习方面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另一方面的学生属于基础较差的,对学习内容没有深刻理解,难题越积越多,越来越不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耐心,甚至于放弃对数学的学习。学生的极端表现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数学。数学的学习是永久性的,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因此,课前预习必不可少。在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比如,在学习《图形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所存在的图形,例如圆、长方体、梯形等各种图形,并用自己的方法把它的特点总结出来,在课上介绍给其他同学。这样的生活化预习成果会让学生更能牢记所学知识,课堂气氛也会由学生自发的调动起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导入过程生活化
导入是教学的一个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一个好的导入会让教学成功了一半,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在数学教学中,很多人都忽视了导入过程,其实,创设一个既简单又有生活气息的导入过程会让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大多数学生喜欢接受简单的事物,就像计算要用简便算法一样,教师在进行教学导入时,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描述生活化的数学,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学生会觉得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难学。初中生的课堂集中能力也是有限的,如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更难进入课堂。因此,教师需要平时对生活进行更细致的观察,更深刻的理解,用亲近平实的富有生活化的语言去开始新的一堂课。新课改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导入环节的创设也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来进行生活化的导入环节。数学教学生活化,不能简单的把生活搬到课堂中,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造成充满魅力的生活化的数学,让数学不再刻板生硬,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3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导入环节是开始,教授环节是重要步骤。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更轻松的融入课堂,集中课堂。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备足功课,了解学生的特点,对本节所教授的知识有全方位的把握,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合情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拿着教案和课件,一味的去传授,并不客观的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将生活融入其中,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会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不是简单的模仿造句,是将所教授的数学内容赋予生活气息,去把复杂的内容生活化,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节时,教师去创设一个有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情况中去进行数据的学习和探索,这样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会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的真正含义,让教学变得更为轻松。
4 布置生活化的课后练习
数学的学习是不断练习的过程,在反复练习中寻求规律,掌握技巧,让数学由繁化简,由难到易,因此,课后练习必不可少。很多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课后练习,被动的去学习数学,而对于数学来说,课后巩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进行课后练习的布置时,要加入一部分的生活设计。加入的生活设计可由教师来完成,也可由学生自己根据在生活中的发现,结合所学知识,来进行课后习题的设计,之后大家互相交换做练习。学生会应付教师所下发的作业任务,但初中生都有竞争心理,在进行习题设计和完成习题时,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设计,希望从习题中设计出与别人不同甚至高于别人的内容。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来进行课后练习的布置。生活化练习的设计会让学生更细致的观察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内容,去不断探索新的领域;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践行了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又能转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新一节数学课堂更为简单。
5 结语
初中数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相互学习来完成和提高。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学观念的改变,生活化的教学越来越深入课堂,为师生学习所用。生活化教学让复杂的课程简单化,让刻板的内容生活化,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内容,教学来源于生活,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实践和探索创新,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数学课堂散发出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穆鲲鹏.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7).
[2] 李守忠.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应用探讨[J].赤子:上中旬, 2015(12)
[3] 屈鹏飞.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2014.
[4] 宋龙宝.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科学咨询(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4):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