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 经贸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利率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邓琳琳,邱丽丽
(青岛理工大学 经贸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繁荣和衰退是否影响利率对于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消费受利率影响较大,比较符合凯恩斯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最重要的是,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如果利率上升,他们会减少消费支出,增加储蓄。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讲,则不同。物价因素也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物价上涨会减少城镇居民的支出,却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看,经济周期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较小。并依据以上分析给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利率;居民消费;经济繁荣;经济衰退
近年来,我国GDP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但从2012年至今,GDP增长趋势有所缓和。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基数大,人均GDP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拉动力,出口贸易总量也达到了GDP的相当比重。消费是解救当前GDP发展瓶颈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引擎之一。近年来,我国消费率一直萎靡不振,至2014年,居民消费率不足40%,消费率过低造成储蓄率过高,进而又促使高储蓄率转化为高投资率,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难以转变。相应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进而出现国内流动性过剩,刺激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膨胀,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这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需要应对的最突出挑战。
造成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有许多,例如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全使人们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等。我国为应对此类问题,采取诸多措施(降低利率、加征利息税)抑制过高的居民储蓄,以期促进消费。仅2015年一年,央行共三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降至2.25%,我国贷款利率(5年以上)降至5.65%,创24年来最低。通过变动利率来影响储蓄,进而影响消费,这种作用机制是否能有效地解决消费率偏低的问题?经济周期是否会影响这种作用机制?
关于利率对于消费的影响研究比较广泛。比较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是比较利率变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大小。这种方法一般基于修正的斯勒茨基模型,也有学者将此模型与跨期选择模型结合来研究利率的作用机理。刘赣州将居民分为低收入者和中高收入者,分别研究降息对于这两类居民的影响。臧旭恒和刘大可、王立平等也基于跨期选择模型,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简单的降息并不能对消费产生明显的影响。
另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思路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根据希克斯—汉森模型,货币供给增加会使LM曲线右移,从而使利率降低,进而通过利率传导渠道对消费产生影响。Campbell and Mankiw 也采用将居民分类的方法进行研究,他将居民分为持久收入与当期收入居民两类,研究发现利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不大。我国的学者李焰也采用这种思路,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并认为变动利率以期促进消费的观点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证研究。
基于斯勒茨基模型,观测利率对于消费的影响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定性的。因为利率变动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不确定的。这就降低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有些学者(刘赣州)将居民分类进行研究,去除了异方差对于结果的影响。但是,分类仅限于将居民分类,并没有考虑地区性因素的影响。有些学者只研究利率对于消费的影响,忽略了收入、物价水平的联动影响,有些学者虽然研究三者的共同的影响,却不够重视利率因素。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加入定量分析,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二是把我国居民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试图说明在发展不均衡的区域,存在收入差别的区域,利率的影响力度是否有所改变。三是引入经济周期,观察经济处于衰退期或繁荣期,是否会影响利率对于消费的作用机制。
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被分为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本文主要研究利率对于引致消费的影响。本文基于1990—2013年面板数据,研究对于不同收入、不同区域,利率对于消费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ct为第t年的消费,rt为第t年的一年定期利率,ut为随机误差项。Xt为一组其他影响变量,主要包括:yt为第t年收入,P为当年物价水平。我们给出基于全国数据的消费率与利率散点图,如图1。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消费率与利率大致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提高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的绝对值小于。我们可以继续通过对消费与利率的实证分析,来进一步探究两者的关系。
利率在理论上会对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会有多大程度?当处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时,这种影响程度是否一致?当居民收入不一致时,这种影响是否一致?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证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图1 消费率与利率关系
1、划分1990年至今的经济周期
自1990年至今,我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时期及稳步增长时期。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时期,其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本文根据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将经济周期分为扩张和收缩两阶段。1990年—1994年、1999年—2007年、2009年—2011年为经济扩张阶段,1994年—1999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4年为经济收缩阶段。
2、关于城镇与农村消费、利率数据的分析
我们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可以将居民分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衡量收入差距对于所研究因素的影响作实证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为了避免产生遗漏变量,我们将居民可支配收入纳入模型。我们将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ct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rt为一年期居民定期存款利率,Xt指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本文将收入与物价因素纳入模型。其中,收入采用数据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物价采用数据为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实证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
经实证分析,所得结果如表1。
表1 因变量对消费的影响
由上表可以看到,因变量对消费ct的影响十分明显。拟合度高达0.99以上。自变量除却经济周期因素,在5%水平上都很显著。这表明模型设定无遗漏变量。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城镇收入的系数与农村收入的系数都为正,但是城镇收入的系数0.84小于农村收入的系数0.88,这符合凯恩斯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最重要的是,城镇利率的系数为负值,但是农村利率的系数为负值。这说明,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如果利率上升,他们会减少消费支出,增加储蓄。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讲,则相反。物价因素也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物价上涨会减少城镇居民的支出,却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看,经济周期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较小。
消费与利率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而是两种关系的均衡。那么,这种均衡是否与发展区域、收入差异等不同而不同呢?本文从城镇与农村出发,研究利率对于消费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利率对于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的作用效果相反。利率增加会减少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但是却会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第二、并且居民消费水平很大程度的依赖于居民收入,并且两者关系符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这点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而且西部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其他两个地区。此外,物价上涨会降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却会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同时,地域差异不会影响物价对于消费水平的作用方式。除此之外,经济周期对于消费水平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消费率却越来越低,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关于怎样缓解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促使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
城乡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其对国家关于消费制定的利率政策的不敏感。2015年全年,连续五次降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镇居民的消费,但是却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削弱了国家政策的影响。
2、改革利率结构,使其成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调节的有效工具
利率市场化机制还不够健全,利率高低与风险的匹配度不高。至于改革办法,总的来说就是循序渐进,关键要与整体金融体系改革协调。要将市场流动性状况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避免放开之后,因为流动性偏紧导致存款利率乃至于贷款利率双双大幅上升,给实体经济带来较大成本上升压力。通过对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实现提高消费的利率弹性,使其成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调节的有效工具。
[1] 赵华春、Jeffrey Forrest:收入、物价和利率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研究——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2).
[2] 张五六:物价、利率与收入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研究——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4).
[3] 喻胜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比较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
[4] 金中夏、洪浩、李宏瑾: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3(4).
[5] 张克俭、晏艳阳、宫琛、李博凯、谢亮书: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结构突变的视角[J].中国经贸导刊,2011(15).
(责任编辑:占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