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丹,沈晓溪,周晓梅(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民办本科院校“焙烤工艺学”课程改革探析
王艳丹,沈晓溪,周晓梅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民办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本文对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开展了新的探索。以“焙烤工艺学”课程为例,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作业及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并优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方案,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职业技能。
民办本科;焙烤工艺学;一体化教学;职业技能
近年来,国家反复强调教育改革是科技兴国的必要之举,但由于普通高校体制以及人员聘用形式的限制,教育改革工作无法全面有效落实。相较普通高校,民办院校在教职人员聘用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引进“技术型”教师上有明显优势,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一部分高学历企业从业人员,能够将企业的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满足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办学需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无缝对接,需将创新创业观点带入到具体教学课程中。本文以“焙烤工艺学”为例,提出优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案[1],旨在培养出高水平食品焙烤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焙烤业的可持续发展。
“焙烤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传统的焙烤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理论与实验相脱节。理论课堂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师生之间沟通较少,学生缺乏主动性,这种授课方式会逐渐弱化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成为教师思想的附属品[2]。传统的实验课安排在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其弊端是学生容易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忘记,使得理论和实验脱节[1]。
“焙烤工艺学”课程的实验内容及实验形式较为固定,教师在提供实验指导时对实验目的及原理、产品工艺流程、原料配方、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有较详尽的介绍,学生往往在课上只需按照老师的讲解和实验指导进行操作,课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此种实验过程不能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被禁锢[3]。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该门课程的长期发展,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有些偏差,不符合该门课程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此外,传统的考核模式偏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力,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更不能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急需对原有的教学进行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等方面入手,寻找解决方案。
2.1 教材内容的选编
理论教学以书本内容为主,要求教材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全面性、科学性以及普适性。本研究以李里特编著的《焙烤食品工艺学》为参考,结合食品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增补,自主编著了《民办本科焙烤工艺学》试用教材,具体内容如下:
表1 《民办本科焙烤工艺学》试用教材主要内容
该自编的试用教材符合食品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新颖性、适用性及全面性。除最基本的焙烤知识外,在体现焙烤加工原则、原料比例范围等内容的基础上,还安排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实验内容,培养操作技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思想,为学生构筑施展的平台。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焙烤工艺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课程的关键。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除借助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外,在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结合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给同学们演示焙烤食品原料特性及制作工艺流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此外,可适当地在课程教学中融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流程是“学生提前看材料——做练习——教师指导——总结提升”[4]。以饼干的制作为例,该内容通过三节课完成:首节课教师讲解饼干相关内容,演示传统饼干的制作工艺流程,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会提供华夫饼、黄油曲奇、马卡龙和姜饼屋等饼干制作的相关视频材料或其他文字资料,并布置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任务,学生也可自行查阅资料,为下节课做预习。第二节课则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展开,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知识,而是结合之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对衍生的花式饼干制作工艺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并协作完成饼干制作,制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促进教与学相结合。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第三次课则是焙烤作业展示时间,学生阐述焙烤作品的创意理念,同时演示焙烤流程,教师现场评分。
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在课堂上一并呈现,每节课4学时,保证了教师授课与演示同时进行,学生学习与操作有效结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发掘,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2.3 作业与考核制度变革
在作业的形式上,不再单纯地以实验报告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完成三、四、五章授课后,要求学生分别设计一款饼干、面包以及蛋糕作品。饼干的制作主要以功能性为主,学生要从作品名称、创作理念、所需原料配方、制作方法以及适用人群等方面入手,并对该作品的功能进行说明,其目的是增加学生制作工艺熟练度,同时增强创新创业理念。面包的制作以特色面包为主,要求学生发散思维,并对作品加工工艺进行详细的阐述。蛋糕的制作注重艺术性创作,学生根据外观赋予蛋糕一定的寓意。对于传统的中式糕点的创作,要注重馅料的口感与营养性,并对外形加以修饰,创作出既美观又美味的中式糕点。另外,可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给出合理的建议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焙烤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一旦有好的创意,可在课余时间随时进行试验,整个过程会有实验教师全程参与,保证学生安全并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以上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巩固课堂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并熟练掌握焙烤食品工艺,了解不同产品的市场价值,使学生的创意想法得到实践。
课程采用综合性考核模式,即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3]。在考核中,不再以传统的考试成绩为主,加大个人作品创作所占的比例。以小组为单位考核作业完成情况,考察每个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调动组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2.4 实践教学环节强化
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方式,需根据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需要,广泛寻求企业支持,构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统筹规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共享、注重效益、持续建设等原则,在课程的后续安排上设置短期见习以及较长期的实习,在加强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实践环节建设,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完善“课程实验——校内生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实验室与工业生产的区别,了解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赢得企业对高校的尊重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亟需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以“焙烤工艺学”为例,该课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焙烤食品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本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一方面体现在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形式、“双师型”教师教学手段,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打造特色创新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职业技能型人才。
[1]王立江.关于《焙烤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85-87.
[2]封书勤.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日语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5(1):317-318.
[3]魏春红,刘远洋,周睿,等.综合性全程考核模式在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焙烤食品工艺学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5(6):78-79.
[4]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5.
2016-11-20
王艳丹(1988- ),女,助教,硕士,从事微生物发酵与功能性食品研究。
周晓梅(1966- ),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
G423.07
A
2095-7602(2017)04-0140-03